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台媒批柯文哲歧视女性:要两岸一家亲 就不可歧视陆配

火烧 2015-04-0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柯文哲多次被指歧视女性及外配,引发社会争议。其言论反映台湾部分群体对女性及外籍配偶的偏见,但台湾女性地位在亚太地区排名靠前,歧视并非社会常态。

台北市长柯文哲曾经用“进口”两个字表述外籍新娘嫁到台湾,虽然随后做出澄清,却已在不经意间流露了“歧视”的心态。他的失言似乎代表了台湾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女性、歧视外配、陆配的真相,否则民意怎么会如此不以为意呢?

这句话很难否认,依据“DailyView网路温度计”网路声量分析统计,台北市长选举活动进入高潮后,柯文哲失言话题与“歧视女性”相关性最高,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声势与支持度。在嘉义帮民进党市长参选人涂醒哲站台时,他评论陈以真比较适合当“柜台小姐”或观光局代言人;演讲时戏称妇产科是在“女人大腿间讨生活,只剩一个洞”,称“女性越多,该行业越没落”,“自己特聘了漂亮的女发言人”等,全都进入网路声量排名第一,有心人整理的“柯文哲十大失言录”也进入网路声量排行榜。但柯P最后仍然高票当选台北市长。

当选后,他旧习不改,继续在女性议题上频频失言。3月7日出席台北市“性别议题公共论坛”,柯文哲又脱口而出,称台湾已“进口”30万外籍新娘,怎么还有这麽多男性未婚;紧接在9日出席“MCU台北市音乐创作职业工会”会后受访时,有记者询问他是否知道周杰伦和蔡依林,柯则直接回答,“蔡依林还是比较旧的”。用“进口”、“新旧”来形容女性,柯文哲物化女性的思维方式显露无遗。

柯文哲的性别歧视言论一而再、再而三,显然已非无心之过,而是出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型态。对这些失言,柯P有时道歉,有时搔搔头默不吭声,还有些是听父母的话才愿意道歉,也许柯文哲为了政治前途,将来会改变作风,管住自己的嘴,但看其道歉的态度,要他改变歧视女性、歧视外配的深层思维恐怕真的很难。

部分柯P支持者认为,柯P无须道歉,他不过是说出了社会真相,尤其针对“外配进口说”,支持者贴出中南部买卖外籍新娘街头广告的照片,说自己也会用“买的”、“进口”这些动词来形容外配婚姻,卫生福利部及学术单位也讲“进口外配”,“丑陋,但是事实”,言下之意,柯P没有错。如果柯P没有错,“丑陋,但是事实”这句话则可以说得更显确一些:“台湾社会丑陋,这是事实”。但台湾社会真的是这样吗?

万事达卡近日公布2014女性进步指数显示,台湾在14个亚太地区中排名第5,比邻近的南朝鲜、日本都还要高,显示台湾的女性进步、两性平权优于日、南。虽然台湾的女性地位仍有进步空间,例如男女不同酬现象较为严重,但歧视女性绝非台湾社会常态。

回到“进口外配说”。一位部落客小逸的母亲是来自东南亚的外籍配偶,她说,台湾人并非看不起东南亚人,而是看不起穷人,小逸的观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婚姻,并非穷人专利;而缺少恋爱基础的婚姻,也并非买卖婚姻专属。柯P的太太是母亲选定,父母之命的媒妁之婚同样缺乏天然感情成分,但不必然导致婚姻不幸,柯P夫妇更不会遭遇歧视。就算是柯P支持者,也并不是全部都认同把外配当作物品的“进口说”。

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提到了一个数字,“进口30万外籍新娘”。但内政部移民署网页公布的统计报表显示,2011年度外籍配偶(含大陆配偶)的总人数是将近45万,而其中陆配的人数是近30万。以柯P自称是“全台湾最聪明的人”,应该不会记错这么简单的数字,柯P所言“外籍新娘”恐怕是专指大陆配偶。也难怪柯P言论引发不少妇女团体及新住民团体抗议,而陆配团体的抗议尤为强烈。

柯P希望与大陆发展良性关系,在化解九二共识争议的政治问题上付出很多智慧与心力,这一点,我们应该肯定。但柯文哲身为首善之都的人气市长,一言一行是全台指标,柯P应该对自己、对台湾有更高的责任感。大陆是否能对自称“深绿”的柯文哲产生信赖、建立互信,套句大陆常说的话,要“察其言,更要观其行”,柯文哲一边说“两岸一家亲”,一边却继续对大陆人,甚至我们称为“新住民”的陆配,以及未来的“台湾之友”陆生,从内心发出歧视讯号,这将无助于大陆官方对他产生信赖,进而建立互信。

柯P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将对两岸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两岸关系千丝万缕,强化互信最重要,柯P自喻超越蓝绿的“白色力量”,要与蓝营及大陆建立合作关系,那么就绝不应该继续歧视女性、歧视弱势族群,尤其不应歧视陆配与陆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