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国企的低效率
题为《中国家族企业赚钱能力超国企 未达到富过三代》一文道:“《福布斯》中文版昨天首次推出‘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显示,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在过去三年赚钱能力和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上市国有企业。不过,中国民营企业刚在第一代企业家手中壮大繁荣,远未达到‘富过三代’、‘家业长青’”。说白了就是国营企业不如私营企业挣钱(利润)多。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不是,私营企业挣钱的能力为什么会强和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就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来说,嘉陵、轻骑等国营企业与私营、合资企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此竞争中,我国摩托车品牌、企业利润增长等都得到了一个空前大发展,一度曾使得一些合资企业举步维艰,有的合资企业还不得不延缓、甚至是取消了在我国的扩资\扩张规模。然而,这样的好日子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无序、恶意的价格竞争就开始了。一开始,国营和合资摩托车企业怎么也搞不明白私企生产的摩托车为什么价格会那么的低;可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私企绝不会赔本赚吆喝。那时的舆论、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就是:国营摩托车企业的机制不灵活了,成本控制不力了,什么吃大锅饭了,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他们却没有说出,为什么独资、合资的摩托车企业也竞争不过中国的民\私营企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核心逐渐的浮出了水面--偷工减料,压低企业职工的薪酬,取消、或减少一线职工应有的福利和劳动保护用品,以及某些生产企业假冒他人的产品;期间,又产生了几处全国闻名的摩托车及配件造假基地。而题为《越南没有中国摩托车》的报道还在纳闷为什么越南的道路上没有中国产的摩托车,问问摩托车行业协会和现在尚存的企业,不就是众多民\私企的瞎搅和导致的吗?周边国家有几个不是如此的呢?李书福转身搞汽车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也在于此。而稀土卖出了“白菜价”,又何尝不是这种价格无序、瞎搅和使然的呢?
同时,国营摩托车企业的产品只要出点质量问题,舆论的抨击声就四起;政府部门、电视台,甚至是市长等领导干部还常常的在节假日、深夜检查企业售后服务、24小时维修等情况。可民\私企几乎就没有这些问题和事情了,似乎是只管产品的生产,那管售出后“洪水滔天”。面对如此现状,国营摩托车企业的效益又怎么可能高的起来呢?
耐人寻味的是,摩托车业在经过惨烈的竞争后,大批的企业和相关的配件企业不是举步维艰,就是倒闭,但却没有因此而诞生出一个较为响亮的摩托车品牌来,有的只是丧失的国内外市场。
如今,不仅谴责国营、国有控股企业效率低的声音是愈来愈列,面对着基尼系数、分配不公,或劳动报酬向一线职工倾斜、初次分配改革等问题,诸多论者又将扰乱收入分配秩序的始作俑者,或国营、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福利、劳保、薪酬“高”是造成我国基尼系数高企、什么这差距哪差距拉大的根源所在等一系列大帽子扣在了他们的身上。由此是不是应当厘清如下的问题:
1、是谁在理论上大力呼吁薪酬向管理层倾斜、或管理层收购?国营、国有控股企管理层的薪酬是一线职工的几倍?
2、企业职工是不是应该有福利?是不是应该有劳动防护用品?
3、不论什么性质的企业,是不是都应当严格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呢?
4、各种矿老板、房地产老板们基本上都不知道咋吃咋玩了,某些人豪赌、奢靡无度、纸醉金迷似乎成为了常态;可是,其职工的薪酬又是多少呢?是否有较为完善的劳动防护用品呢?又是否有防暑降温费、或用品呢?
5、企业职工是不是应该分享企业利润等增长的成果?题为《糟糕经济数字显示美国经济已倒退回上世纪水平》的报道有这样一段叙述:“据人口普查统计显示,2010年3月即将退休的人员中,私营部门74%的全日制员工,可以享受由雇主提供的退休计划,但私营部门39%的半职员工,就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退休金过日子,即社会保障体系(Social Security System)。”由此报道不难看出,其私营企业的普通职工不仅享受到了企业利润增长的成果,还享受着雇主提供的退休计划。可我国诸多的民\私营企业的职工又是怎样的现状呢?
6、如题为《媒体调查显示逾八成节假日加班员工没有加班费》这类报道所述的问题,都存在于怎样的企业中呢?又如,为什么题为《云南鹤庆官方通报:发现39名儿童疑似血铅超标》、《东莞一工厂厕所设所长 超时一分钟扣一块钱》、《沐足城女技师因痛经请假 被逼脱裤“验身”》、《宁波高新区惊现“内裤哥”有图有真相》、《东莞一工厂下“如厕令”:每天9分钟超过要扣钱》、《湘西矿主花百万买黑枪争地盘 几乎能武装一个排》等这类比比皆是的问题和“黑砖窑”、“包身工”会一再的发生呢?如果这些问题是发生在国营、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里,诸多舆论和精英、贤达们又会怎样的对待呢?
显然,一个遵章守法、职工能够分享企业利润增长等成果之正常经营的企业,是即竞争不过“开胸验肺”、十年也不涨工资、或欠薪、污染由他人埋单的企业... ...当然,也更不可能比其有效益、利润增长高。由此又不由得想到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后,舆论多是在指责和抨击,少有论者在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性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恶性的价格竞争为“毒奶粉”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埋下了伏笔和“定时炸弹”。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是还证明了我国众多普通人的收入并不高的现实,进而使得众多的企业常常把低价作为一个重要的营销战略、策略,以至于使得价格混乱无序,假冒伪劣产品肆孽,由此再来看“内需不足论”,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是“消费不起论”呢?层出不穷的“山寨”产品的热销,是不是佐证呢?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国奶业如今的现状,又是不是重蹈着摩托车的覆辙呢?
又据已公开的数据、资料和报道显示:“我国自1992年开始,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达到0.4,并呈现出上涨趋势;2004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达到0.44,这一数字已超过国际上公认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2004年之后,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而这期间,又是不是大量的国营、集体和街道(包括家属工厂)企业兼并重组、“一卖了之”最鼎盛之际呢?
当我们面对着题为《沿海工厂开始工人争夺战 劳动力成本至少增30%》、《沿海地区普遍出现用工荒 珠三角缺工超200万》等报道时,可否想过,为什么国营、国有控股企业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或状况呢?难道只是薪酬的问题吗?恐怕决不是。
而不论是要实现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还是“分好蛋糕促和谐”,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离开了企业普通职工分享利润增长、体面劳动这个重要环节,一切不过都是在雾里看花,目标也会成为海市蜃楼。不是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