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火烧 2010-05-0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从爱民和廉政两方面分析毛泽东与孔子思想的一致性,强调两者对百姓福祉的关注及廉洁从政的理念,展现思想的共通性。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2010/5/3  

  

很多同志把毛泽东思想和孔子思想对立起来,而不愿去做调查、研究、分析、比较!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和孔子思想是一致的?从三个方面做个简单分析。  

  

一、爱民思想。  

毛泽东和孔子对老百姓都有很深的感情,都力图把社会变得公正美好,百姓生活幸福。虽然他们走的路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毛主席关于爱民的言论大家都比较熟悉,如:“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为人民负责。”  

我们再看看《论语》中一些关爱百姓的言论,如:  

《雍也篇第六》第三十章,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施恩惠给老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岂止做到了仁,那简直就是圣了!就是尧舜恐怕都还没完全做到呢!仁德者,自己想要站立先让别人站立;自己想要通达先让别人通达。能把身边的人当作自己的胳膊,称得上实行仁道的好方法了。”  

《先进篇第十一》第一章,孔子说:“先明白礼乐知识的是平民;后明白礼乐知识的是君子。如果用人(做官),我主张先用平民。”   

《先进篇第十一》第九章,鲁哀公问有若:“遭遇饥荒,国家有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为什么不执行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的田税,我还不够用,如何执行抽十分之一的田税?”有若回答:“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呢?”  

 《宪问篇第十四》第四十二章,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正自己,保持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正自己,使周围的人安乐。”子路又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正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修正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以做到呢?”  

  《雍也篇第六》第五章,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作俸禄,原思觉得太多,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把多余的送你的邻里乡亲吧!”  

  

二、廉政思想。  

毛主席很重视官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早在建国前就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建国后又举行过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运动,要求官员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我们再看看《论语》中的一些话:  

《为政篇第二》第十四章,孔子说:“君子照顾多数人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不考虑多数人。”  

《为政篇第二》第二十章,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和勤勉,应怎么做呢?”孔子说:“执政者庄重,百姓就恭敬;执政者孝顺仁慈,百姓就会忠诚;执政者选拔任用善良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百姓就会勤勉。”  

《八佾篇第三》第二十六章,孔子说:“执政时不宽厚,行礼时不恭敬,丧事时不哀伤,我如何看得下去呢?”  

《里仁篇第四》第十一章,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贪图利益。”  

《颜渊篇第十二》第十四章,子张问如何做官。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行为要忠实。”  

《颜渊篇第十二》第十七章,季康子问如何做官。孔子说:“政就是正的意思。你本人带头走正道,那还有谁敢不正呢?”  

《颜渊篇第十二》第十八章,季康子担忧盗贼,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假若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便奖励偷窃,也不会有人偷盗。”  

《颜渊篇第十二》第二十二章,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这样邪恶的人也回归正直。”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了皋陶这个人才,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了伊尹这个人才,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子路篇第十三》第六章,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  

《子路篇第十三》第十三章,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又如何使别人端正呢?”  

《子路篇第十三》第十六章,叶公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五章,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没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怕失去它。既然害怕失去官位,那他什么事都敢干。”  

  

三、教育思想。  

毛主席曾说过只给他保留一个教员的称谓就行了,一方面说明了他老人家的谦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把一生的革命事业凝聚成了“教育”两个字。孔子一生的事业都在“教育”上,他的思想教育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中国人并扩展到全球的人类。毛主席的有关教育言语有: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一种态度。”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论语》中关于学习修身方面的话更多了:  

《学而篇第一》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政篇第二》第十一章,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第二》第十五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第二》第十七章,孔子说:“由(仲由),诲女(教给你的),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述而篇第七》第二章,孔子说:“默而识(记住)之,学而不厌,诲(教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  

《述而篇第七》第二十章,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爱好古代的学问),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泰伯篇第八》第十七章,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失去什么。)”  

 《子路篇第十三》第五章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三百首诗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不明白如何做;让他做外交使节,不能独立交涉;背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  

 《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三十章,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错了。)”  

 《子张篇第十九》第五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学到一些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子张篇第十九》第六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学习而坚定志向,根据身边的问题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毛主席和孔子都是已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社会,希望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好!所不同的是毛主席走的领导革命斗争为君为王的道路,而孔子致力于思想教育,想通过改变每个人的思想来改变社会。孔子的思想教育大多是做为一个人的生活处世,待人接物的道德行为规范!阐明天道和人的仁慈、善良本性,把人从动物中区别出来!适用于社会中每一个人。不分种族、地域、平民、官员、君主,也跨越了历史,每个朝代都适用!这也是儒学几千年兴旺的主要原因!儒学中的一些治国的道理,也是非常精辟,从上面的话可以看得出来,称之为真理并无什么不当!  

任何一个朝代政府的灭亡都是严重违背了儒学中的治国原则而溃败的!清末时期的严重腐败,导致西方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在国内的传播和兴起,反封建反压迫的革命浪潮严重扭曲了儒学思想的本来面目,一直持续到今天!当前的中国又被腐败的魔鬼紧紧缠住,作为代表新文化思潮的左派思想蓬勃兴起来!能否客观地认识儒学认识传统文化,是左派能否发展壮大,能否肩负起历史重任的关键!不能客观地认识儒学,就不可能让左派团结起来,更不可能把全国广大群众团结起来!  

  

  

推荐阅读  

  

http://www.jfqu.net/?action-viewnews-itemid-5109《论语》简易摘编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1112.html当前儒家学说只能被利用孔子也绝不应该打倒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1002/130165.html当毛泽东遇上孔子他们后……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3648.html孔子主张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609/10479.html孔子与和谐社会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312/79.html孔子与毛泽东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610/10571.html何以毛泽东与孔子不可得而兼有?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902/68909.html毛泽东真的全面否定孔子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