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 平治天下
把脉中国
《易》·治病·治国
内容提要:
本文先从易图着手,阐述易之阴阳思想,全息律思想,然后文章谈到中医借鉴易理形成阴阳学说,气化学说和藏象学说,并用它们来治病。最后,论文联系社会实际,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易理在治国方略上的运用。运用易理,可解决当今社会大部分的难题。
关键词
易、太极、两仪、五行、全息、气化、治病、治国。
《易》
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辉蝗的部分是《周易》。
3000年前的《周易》处于中华6000年文化史的中点。易理发挥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
《周易》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富有精深的哲理,是多种学科的渊薮。我国文化史影响至深的儒家思想来源于《易》,道家之宗《老子》亦以《易》为圭臬。
《易》在我国传播和发挥已近3000年。其易著甚多,其中包括一些太极图。
我国历代流传较广的有古太极图(如图1)和太极图(如图2)。这些图是古人深研于《易》心有所得,然后将之形象化的结果。现结合易理,我对此二图作作比较。
《易传》说“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也就是说,太极产生两仪,之后,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在它的外围又多了两仪而己。图1中有核心小圆代表太极,相对于图2更能体现《易传》的易理。
清朝杭辛斋认为“道本无形,即物而寓。”在图1中,两仪应是从圆心发出的黑白两条线。两鱼是由两仪各自产生的子系统。在图2中,两仪应是黑白两鱼眼,两鱼身是两仪分别作为核心各自产生的子系统。
《易传》说:“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里,太极作为核心,产生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内包括阴仪和阳仪两个要素。阴仪和阳仪又分别作为核心(子太极)产生一个子两仪系统而得到四象。同理可得八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周易》包含着最早的宇宙全息律原理,可以说是全息律最早的原胚。”《周易与中医学》(杨力著)。太极全息律思想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作为核心(太极)产生系统,其系统的各要素又都可作为子核心(子太极)产生各自的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是其核心在某一向度的外化,因此图2比图1更能形象地表示两仪各自作为子核心(子太极)各自产生子系统的韵义。
我综上所述,博采众长而得一易图(如图3)。我结合图3,讲述如下:
|
|
|
|
|
|
|
太极
在图3中,太极是图中心的核心小圆,它生发并调控两仪系统,是两仪运转的动力。太极是球形,它的任何一个剖面都可产生并调控一个两仪系统。每个两仪系统都可分为元阳、元阴两要素。
两仪。
两仪,是图3中的黑白两鱼眼。元阳,它可作为核心产生并调控一个阴系统即阴鱼。阳仪是阴鱼运转的动力。此阴鱼整体相对阳仪为阴。但实际上,此阴鱼内部又可以阳仪为核心,作为子太极产生并调控一个子两仪系统。即此阴鱼内部又分阴分阳。
元阴,它可作为核心产生并调控一个阳系统即阳鱼。阴仪是阳鱼运转的动力。阳鱼整体相对阴仪为阳。但实际上,此阳鱼内部又可以阴仪为核心,作为子太极产生并调控一个子两仪,即此阳鱼内部又分阴分阳。
两仪,即两个鱼眼,带动阴阳两鱼,两个系统运转。它们分别是这两个系统的原动力。
五行
五行中,水是指由太极发生并经过阴鱼鱼眼,贯穿阴鱼的部分。即元阳陷于阴鱼。它是五行运转的动力之一。
五行中,火是指由太极发生并经过阳鱼鱼眼,贯穿阳鱼的部分。即元阴陷于阳鱼。它是五行运转的动力之一。
五行系统是两仪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五行系统实质还是太极所产生。
五行系统中包括水、木、火、土、金五个要素。每个要素又都可作为子核心产生子系统。
五行系统中五个要素的主要特征。水外至阴而内元阳,主变化。火,外至阳而内元阴,主规范、成形。木,主生机,不息。金,主收肃。土,主协调。同理,易可一分为五:变易、恒易、不(明)易、衡易、速易。
五行系统中的五个要素存在如下生克关系:
五行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中,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火,金克木。
五行中,水结合木强烈克制土;木结合火强烈克制金;火结合土强烈克制水;土结合金强烈克制木;金结合水强烈克制火。
治
《周易》理深意宏,是自然科学的胚基。中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与《周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医的宝典《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即递嬗于《易》。
隋朝巢元方在《诸病原侯论》中把《周易》的阴阳刚柔理论应用于导引养生,并贯穿于炼精气神之中。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更提出“不知易,便不足以言太医。”
明朝张景岳的《医易义》更是中医应用《周易》的杰作,提出了“医易同源“的理论。
清代医家唐容川的《医易通说》谈到“发明阴阳者,莫备于易。”
在中国历代医家中,我们尤其应该提一下明朝的大医家赵献可。
明朝医家赵献可,师承薛立斋,擅长于将易理贯通于治病。在中医基础理论如心肾水火方面颇有创见,尤在命门学说的创建上多有建树。其中,他所著的《阴阳论》说:“世人但知气血为阴阳,而不知水火为阴阳之根。能知水火为阴阳,而误认心肾为水火之真。”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一般人只知用脏气的五行生克来治病,而不知心肾为五脏之根。有的人知道心肾为五脏之根,而不知元阳元阴寓居于心肾之中,元阳元阴才是五行运转的原动力。有的人知道元阳元阴寓居于心肾之中,却不知元阳元阴受太极(命门)的调控。由赵献可的这段话,我们大致把医术分为三等。
一、一般的医术。医生擅长于利用周易的全息律思想来诊断病因,并能运用脏气的五行生克来“治病”。
我国的中医医师,一般都能利用《周易》的全息律思想来诊断病因。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采用了全息诊法,它在《灵枢·五色》篇已发现五官含有五脏的信息。如“明堂骨(鼻)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它已提出鼻及其两侧包揽着内脏的全部信息,它在《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毛脉含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其中,它将寸口脉象称为“气口”,即言寸口脉象是人体气全息的全息元特区。
我国的中医医师,一般都知道人体内脏的五行分类。人体内脏中,肾为水。因水中内含元阳,所以肾在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中为温升的动力。元阳发动,肾脏温升,脾土得以温煦而中气足。心为火,因火中内含元阴。元阴之生,意味着营血的周流全身,滋养五脏六腑,四支百脉,使其生机如火一样旺盛。肝为木,主升发。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肝脏之象征春生之性。体内的脏气,有了木性的活力与鼓动,才能生机振奋,气血和畅。肺为金,金为降,适宜的顺降是为了更好的升发。脾为土。中土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中土的生发作用正常,气机升降才能顺利完成。
我国的中医医师,很早就知道,人体内脏中的某一脏或某几脏气机过旺过衰,则必定使内脏气机失去平衡,不能顺畅运转而致生病。这就必须要医师用脏气的五行生克来治病。如果体内肝气过盛。肝为木,肺为金,金克木。所以治病时,在平抑肝气的同时稍加润肺的药物,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如果体内胃和肺的气机过盛。胃为土,肺为金。土生金,金克木。则肺的气机大盛而强克制肝(木)。再又肝为木,心为火,木结合火则火的气机大盛并强烈克制肺(金),所以当体内胃和肺的气机过盛时,在平抑胃肺的同时应益肝养心,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等的医术。医生擅长于用心肾之元阳元阴来治病。医术达到此等高度的医生,他们明白元阴元阳两仪寓居于水火之中,它们才是五行运转的原动力。在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中(如图4),肾中之元阳上升,心中之元阴下降。肝肺是升降的翼佐,脾胃是升降的枢纽,而心肾中元阴元阳才是升降的根本。心肾气机圆运动在辩证论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左半圆升机失常的辨证论治。内脏气机圆运动以左半圆肝脾肾主升。升机失职主要为脾肾,而起决定意义的又在于肾,临床上,肾阳式微不能发动,必脾陷胃逆,肝木不升。在许多情况下,脾虚升陷,单纯补脾力弱效差,若兼以补肾之元阳则效力倍增,即前贤所讲的补脾莫若补肾。
左半圆升机失职临床表现一组为“水寒土湿木郁”,即肾中元阳虚衰,脾湿水泛,肝气郁滞不升的综合症状,证见畏寒肢冷,头昏腰酸浮肿便稀,食少纳呆,神郁寡欢。两尺无力等。应予“暖水燥土疏木”治之。由于肾元阳虚衰导致肾寒脾湿,已土不升及水木俱陷,故应温补肾之元阳,健脾运湿及疏达肝木予以纠正。
2、右半圆降机失常的辨证论治。右半圆降机由心肺胃组成。胃为戊土(燥土),脾为己土(湿土)。胃赖心血所荫,脾湿所濡。正常情况下,燥湿调停脾升胃降则右半圆能正常右旋。如心阴暗耗,心火上炎不能下荫。则易导致胃燥上逆,胃逆则肺气不降而呈“火炎胃燥金逆”病理。临床出现心烦失眠,心情不畅,干呕胃胀、鼻干、胸部不适等综合证。发展下去则可出现干呛咳逆等病,治疗原则为“清心润土凉金”,如竹叶石膏汤之类可以调复。又如有的情况下,胃逆不降,除用瓜蒌、半夏开结降逆之外,酌加黄连却显奇效。此因其根源在心之元阴不降,所谓“治胃莫如治心”故也。
三、高明的医术。医生擅长于用命门来修炼内丹以防治病疾。医术达到此等高度的医生,他们明白阴阳两仪由太极产生并受其调控,心肾中之元阳元阴来源于命门并受命门调控。我结合黄宗炎的《图学辩惑》认为,修炼内丹大致应据如下程序:
1、“玄牝之门”: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知觉皆根于此。”修炼原则:提此祖气上升。2、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炼原则:“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芒之气,炼依稀呼吸之气,化为出入有无之神。”3、五气朝元,左木火,右金水,中土为之联络枢纽。分别代表心肝、脾、肺、肾五脏。修炼原则:以心肾水火升降为中心,以土为枢纽,将五脏气由四方向中央土凝聚。4、取坎填离。目的在于使后天心肾坎离变为先天乾坤。修炼原则:使水火相交,修炼乾阳坤阴孕结圣胎于命门。5、复归太极,炼神还虚。修炼原则:复归命门,从有到无。
实际上,人体的任何生理活动和任何机体组织都通过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方式来调节,人体内脏气机调节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调节方式。
人体内丹的修炼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在1、2阶段调动命门之气;在3阶段是将命门之气运行于五脏,以使五脏气和谐运转;在4阶段,让五脏用潜意识进行调节,而用命门气将心肾中之阴阳二气调节和谐,在5阶段,五脏气,阴阳二气都用潜意识进行调节;当命门中气的运动也达到和谐后,命门也用潜意识调节,从而达到“从有到无”的境界。
治
《周易》博大精深,既然它运用于中医可用来“治病”,那么它可否用于政治用来“治国”呢?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邹衍等阴阳学派就把阴阳五行应用于政治,提出了“五德终始”的理论。邹衍认为,运用土、木、金、火、水五行轮转的顺序,可推算历代王朝的主运,从而得出历代王朝盛衰的历史,并以此制定这个王朝的政令、服色、冠舆等制度。他认为每一个朝代皆由五行轮序中的某行所主,根据主德的转移,方可推测这个王朝的大体盛衰状况。
邹衍的“五德终始”较为刻板拘泥。诸子百家中,把《周易》较为全面应用于政治的莫过于儒家。儒家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包括智、仁、礼、信、义五个方面,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水、木、火、土、金五行,只有当君子能同时拥有了此五种性格才能行为做事合乎理性。《大学》认为,一个社会要达到“至善”的高度,其领导者必须“明明德”,即修养其个人理性,并以身作则。《大学》认为理性应包含创新的意义。它援引《盘铭》“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援引《诗》“其命维新”,它告诉我们,我们应不断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大学》认为理性应包含公正的意义。它说“道得众则得国”。它告诉我们理性的行为应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大学》认为理性应包含公开的意义。它援引《太甲》“顾
儒家对“至善”社会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个人修养层面上。我浸淫于易理,广猎于中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把易理贯通于“治国”,我在社会组织层面上,把治国之术分为三等。
一、基础的治国术。领导者应擅长于运用易理的全息律来诊断社会之病因,应擅长于利用社会各组织的五行生克关系来治理社会。
孔子说: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蒲卢也。为政在人,取人以身。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的全息律思想。他认为观察树木的生长可推知其地肥瘦,一个人的好恶是社会政治的全息元特区。有感于此,再结合《大学》中理性的五个含义,我构建了一个全息元特区,以诊断社会之病因。
我把《大学》中理性的五个含义创新、公正、公开、公平、效率分别配属水、木、火、土、金五行,构成一个五行系统,其核心是理性(如图5)。当一个社会,人们把创新作为主要的言行准则时,这个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五行属水,水气盛行。当一个社会,人们把公正作为主要的言行准则时,这个社会就是公正社会,五行属木,木气盛行。当一个社会,人们把公平作为主要的言行准则时,这个社会就是公平社会。五行属土,土气盛行。当一个社会,人们把效率作为主要的言行准则时,这个社会就是功利社会。五行属金,金气盛行。当一个社会,人们把公开作为言行的准则时,这个社会就是法制社会,五行属火,火气盛行。
在学习型社会里,人们能随机应变,能克服巨大的灾变。在公正社会里,人们身体力行,积极性被极大地鼓动起来。在法制社会里,人们的言行循规蹈矩。在公平社会里,社会基础极其稳定。在功利社会里,人们唯利是图。
我结合实际,把上面的诊断方法,略作推演。例如,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都把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人们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段时期,人们把公正作为主要的言行的准则,应属于公正社会,五行属木,木气盛行。
再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的政府偏重效率,偏重经济领域。全国各级政府的政绩指标唯GDP是从。2005年,《潇湘晨报》就曾报道:某地一领导。将当地各单位,不论职责,全都摊派招商引资的任务。否则,不达标的单位就得上电视台曝光。这是政府急功近利的一出典型闹剧。再看我们的人民。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曾说过:“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主要原因。”试想,连原本是社会象牙塔的学校都成为了功利主义的俘虏,社会其它角落不用猜想就知是什么情况。2005年11月23日,《北京晨报》报道:无任何职业资格的在校生、2005年度的亚洲小姐王磊,近日以“文化产业特殊技能人才”的身份,经深圳市劳保局特批入户深圳。看到这里,再联想以前的“刘翔读研事件”,真让人感到现在的社会,怎么看都象是在范进中举那个时代。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人们主要是把效率作为言行的标准,应属于功利社会,五行属金,金气盛行。难怪房产大佬任志强敢抛出“富人优先论”,在功利社会里,任志强的确是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
具备基础治国术的领导者,应该清楚,社会是由文教组织、公民、司法组织、权力机关、执行机关五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配属水、木、火、土、金五行而组成一个五行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应是社会理性(如图6)。应该清楚,社会建设领域包括文教、环保卫生、法制、政治、经济五大领域,他们分别配属水、木、火、土、金五行而构成一个五行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应是建设社会理性(如图7)。
具备基础治国术的领导者,应该自觉运用五行生克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一般的领导者,都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人体五脏中某一脏或某几脏过盛过衰,气机异常即为病;同理社会上五个组织中某一组织或某几组织过强过弱,导致社会不能匀衡理性运转即为乱。
我联系实际,略作推演示范。
在我国,权力机关——人大中,约70%的成员来自执行机关——政府。人大主要代表政府的利益。在社会组织五行系统中,权力机关为土,执行机关为金,公民为木。由五行生克关系可知,土结合金强烈克制木。人大结合政府的后果将是强烈克制公民,也就是说人大结合政府的后果是无视公民的利益而为所欲为,现行政府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
同理,决策权与执行权不相互独立,甚至重合,是功利社会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
我们不仅可用此五行系统分析社会现象,而且,我们可以依据此五行系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上面谈到的关于人大结合政府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我们用五行生克关系谈谈其解决之道。
权力机关为土,执行机关为金,由于土生金,所以人大结合政府后,政府的势力过大。因此解决方法之一是确保人大与政府相互独立,确保人大中来自政府的成员数量,与政府机关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比例相适应。
公民为木,司法组织为火,执行机关为金。由五行生克关系可知,木结合火强烈克制金。在这里,我们可得到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二:公民结合司法组织,司法非常便民,能有效制约政府的行为。
二、中等的治国术。领导者应擅长于用文教和法制来治国。上面谈到的社会组织的五行系统,元阳寓于文教组织,元阴寓于司法组织。在社会组织五行系统的气机升降运动中,文教组织和公民主升,起决定意义的在于文教。司法组织,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主降,起决定意义的在于法制。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会上曾说:“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来解决问题。
社会组织五行系统中,升机失常的辨证论治。该系统升机失常主要表现为“水寒木郁”。即文教组织思想被禁锢,公民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很小。应用“温水疏木”以治之,即应采用百花争放的文教思想并能“因民欲”。即顺应民意。
社会组织五行系统中降机失常的辨证论治,该系统降机失常主要表现为“火炎土逆金燥”。即司法组织对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限制太少,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势力膨胀。应以“清火、润土、凉金”以治之。即加强司法组织对权力机关和政府机关的管理。
在我国古代,秦始皇独取法家思想,主张权势术,其中,“权”是指皇帝施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势是确保皇帝下面的执行者的执行效率。“术”是指司法。也就是说,秦始皇是运用了社会组织五行系统的降机运动,为中国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时变法亦变”,反而焚书坑儒;不重视文教的发展和民力的恢复,忽视社会组织的升机运动,从而导致他在统一中国后的短时期内身亡国灭。
三、高明的治国术。领导者应擅长于用理性来治理国家,擅长于在社会上修炼一个作为社会理性标杆的“核心”。
1、领导者用理性来治理国家。首先领导者应用理性来指导社会建设的路线和政绩观。我国近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已出现贫富悬殊,矛盾激化频繁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个“以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建设中心”的思路产生了副作用。胡锦涛同志曾说过: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我们知道,社会建设领域包括文教、环卫、法制、政治、经济五大领域,其核心是建设社会理性。经济领域为金,政府偏重经济领域,是不理性的。因此我们的社会建设思路应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主义理性建设为中心,用理性的创新、公正、公开、公平、效率五个含义推动改革工作、发展工作、规范化工作,稳定工作、效率化工作在文教、环卫、法制、政治、经济各领域全面进步。
同时,领导者应树立理性的政绩观。用理性的创新、公正、公开、公平、效率五原则去全面评价社会在文教、环卫、法制、政治、经济各领域中的改革工作,发展工作,规范化工作,稳定工作及效率化工作。
其次,领导者应用理性来指导决策。理性的决策应符合创新的原则,应符合实际的需要。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性的决策应符合公正的原则,应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最高标准。那种以“改革必须付出代价”为托词,来侵犯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是不理性的,那样的人必将为人民所抛弃。理性的决策应符合公开的原则,应做到决策程序化规范化。理性的决策程序应经历:提出议案——听证——会议决定并公示——听取弱势群体的声音——最后修补并交付执行。我们现行社会进行的医改,国企改革等,一般都没有经过此程序。更有甚者,某些部门既是改革的决策者,又是改革的执行者。而决策权与执行权不相互独立是功利社会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要提高警惕!理性的决策应符合公平的原则,应该先听取利益相关方各种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这在我们现在的改革中,难见先例。倒是古时,周文王对于鳏寡孤独,“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理性的决策应符合效率的原则。理性的决策不仅应有决策的目标,而且还应有决策施行的时间表。我国的公车改革已进行了整整十二年,屡改屡失公信。真不知其何时才能到头。
最后,领导者应使理性成为人们主要的言行准则。只有当人们都用理性作为评价标准时,政府的一切社会活动都逃不出民众的法眼。不管企改,医改还是车改,民众都可依据理性建言献策,发出自己的声音。民众用理性的舆论监督政府的理性。只有当人们都用理性作为言行的准则时,民众的言行才变得理性。既使贫富悬殊仍然存在,但贫者也不仇富,富者将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理性的社会里,“货,恶其弃于地,而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而不必为己。”《礼记、礼运》我们离和谐社会就不远了。
2、高明的领导者,应在最后阶段修炼一个“核心”,作为社会上理性的标杆。
其修炼步骤如下:a、掌握理性的含义,诚心追求理性。b、把理性运用于社会组织五行系统,使其五组织力量匀衡以和谐运转。c、让五大社会组织处于自然平衡状态,将理性贯彻于文教与法制中去,使文教之元阳与法制之元阴相谐调。d、在文教和法制都变得理性后,领导者应修炼其自身的理性水平,使领导者成为社会上理性的化身,使其“言为万世法,行为万世则”,以“明明德”达成“至善”的社会。
2006年1月12日
把脉中国
我们所在的社会业已问题丛生。现在,我结合易理来分析它,并努力寻找解决其问题的根本方法。
一、我国问题丛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指出,当前贫富差距拉大,主要源自腐败和垄断。腐败和垄断已成为当今社会问题丛生的重要原因。腐败和垄断这两个毒瘤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病毒”在社会这个“大肌体”里从小到大,逐渐壮盛起来的。下面请看我们查找“病毒”。
①腐败和垄断是决策权与执行权高度集中甚至重合的产物。
②权力高度集中是“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副产品。
③“行政首长负责制”是中国社会建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路下高效运作的经验总结。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是国家在改革初期,欲打破大锅饭机制,提高劳动效率的首选。
由上我们得出:当前社会问题丛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把效率作为言行的准则。这个社会“金”气盛行,已成为了功利社会。
2006年9月11日,《潇湘晨报》报道:2006年6月4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不明罪,判处陈国新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财产40余万元。陈利用长沙市税侦大队大队长一职,“成为(税侦)案件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什么事都要他做主来做。”从这个案例我们们可以分析出,陈的贪腐行为一则他有“利用职务高效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观故意;二则他在税侦大队决策权与执行权一手在握,形成绝对权威,有其客观条件。
依据易理,我们知道,“执行机关”——政府在社会五大组织中五行属“金”,“经济建设”在社会建设五大领域中五行属“金”,“效率”在理性的五大含义中五行属“金”,当功利社会“金”气达到极致时,人们会把“个人利用政府获取财富的效率”当作言行的准则。而此时,社会“金”气盛极必亏的未来已不可避免。
二、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
①我国文教的功利思想浓厚,我国受封建社会的统治长达几千年。人们“利用当官来提高获取财富的效率”的思想根深蒂固。国人的这种思想可用“三千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充分体现。
现在,教育状况令人担忧。育人的,口里说的是一套,手里做的完全是另一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系统理应是“身正为范”。但“教育乱收费”已连续6年蝉联“乱收费冠军”。我们真不知当官的看了会怎么想。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反正已是审恶疲劳了。
我国的制度设计已严重功利化。我们的制度在设计上就已偏重效率、偏重经济、偏重政府。2006年8月23日新华社电,《物权法(草案)》中有:法律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我没读过很多书,但是对“国有即全民所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民行使权利”,我还是懂。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而不是国有财产由全国人民的代表——全国人大行使所有权,我就不知这符合哪门子逻辑。
②政府相对市场的强权。
首先,政企不分,使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例如2006年国家对《邮政法(草案)》的修改,一个倍受诟病的原因是:《邮政法(草案)》的起草者正是邮政系统的老板——国家邮政局。
其次,政府充当国企老板的角色,以行政方式干预市场。2006年8月25日《郑州晚报》报道,前一年7月,河南登封一家由农民筹资建的变电站开始运营,它的平价供电救活了十几家因缺电而停产的企业。然而在运营九个月后,变电站收到停业整顿的通知。该市电业局的说法是:他的变电站绝对违法,绝对不安全,绝对不允许。该市电业局作为该市电力行业的管理者,理应对该民营电站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服务,而不是对其“绝对封杀”。地球人都知道,电业局这么做,不是因为该变电站“绝对违法,绝对不安全”,而是该变电站平价供电侵犯电业局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电业局“绝对不允许”才是真的。
最后,政府可以利用行政命令决定企业的生死。2006年1月17日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财经时报》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政府2004年关闭年产6万吨以下小煤矿、2005年9万吨以下小煤矿,其理由并非法定,而是行政官员定。政府对于市场的强权是中国民营企业日趋短命的主要原因。
③政府对于权力的垄断。
一个企业做产品,如果它能沿产品的产业链向上延伸,它就可能在该产业形成垄断地位。同理,政府在组成社会的五大组织中,如果向其上游组织如人大,司法组织等延伸,就能在社会形成对于权力的垄断。
首先,政府可以挟持人大的方式来形成对于权力的垄断。在组成社会的五大组织中,决策机关——人大五行属土,执行机关——政府五行属金,据五行生克关系土生金可知,政府挟持人大后,使政府的权力得到极大的膨胀。在我国权力机关——人大中,约70%的成员来自政府,人大主要代表政府的利益。现行政府已完全具备挟持人大的客观条件。再说,今年提请人大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中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浅显易懂的是,国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理应由全民的代表——全国人大行使所有权。《物权法(草案)》中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现行政府欲“架空人大权力,挟持人大”的一个脱不去,洗不掉的嫌疑。
其次,政府可以不依法行政和干预司法独立来形成对权力的垄断。作为社会的执行机关,社会上的精英代表,政府理应是崇高法律依法行事的模范。但政府的“XX政法委”“XX绿色通道”及“不能给钱给政策”等行为将国家的法律撕得千疮百孔。《医疗卫生绿皮书》主编杜乐勋指出,按照1986年财政拨款比例,2003年卫生部门为政府节省了1430.4亿元。这个千多亿元是怎么来的呢?莫不是卫生部门减少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出来的吗?真实情况是这样的,财政部门说:卫生部门不就是缺200亿元吗?我给你政策,多收200亿元不就够用了吗。卫生部门说:我要得到200亿元纯收入,就必须多收1000亿元。关于此事,我不知道财政部门与卫生部门这样运作合不合法。如果这样是不合法的,那么卫生部门是用违法的手段剥夺了国民一千多亿元,犯下了滔天大罪反而来邀功请赏。
我不知道政法委这个部门存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但我知道政法委的存在,必然会有政府干预司法、干扰司法独立事件的发生。2006年9月12日,《潇湘晨报》报道2005年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居巢分局错误拘捕4名青少年学生100多天。在此事件中,居巢区检察院起先因为此案涉嫌逼供诱供而作出不予批捕的决定,但后来它在巢湖市政法委的“协调”下不得已予以批捕。
最后,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大型民间组织和打压群体性事件来维护自己对权力的垄断。在我国,工会、妇联及消协等都是大型民间组织。但是这些组织的领导人,要么是政府官员,要么有政府背景,它们一般都成了政府的一个辅助性机构。当民众与行政当局发生利益冲突时,这些组织一般优先执行行政命令,而不会优先顾及民众的利益诉求。
民众,相对于社会其它组织成员来说,没有财富优势,没有智力优势。他们的优势只有一点:人数众多。但是数目再多的民众,如果不利用真正的民间组织团结起来,就是一盘散沙,就不可能在社会上有其利益诉求。我们的政府正是看到了这点,才通过打压群体性事件以维护其对权力的垄断。2006年9月8日《河南商报》报道,河南省卫生厅、公安厅前段时间下发通知,要求患者及其家属不得以“医疗事故”等为由停尸要胁,打砸医院,不得围攻殴打医务人员。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对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此次发文,不能说不合法。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则政府严重偏向强势的医院,再则政府机关严重忽视和打压弱势群众对于权利的诉求。
三、解决现行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前已提到,当今社会问题丛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把“效率”作为言行的准则。依据易理,我们可以得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是通过各种途径使人们把“理性”作为言行的准则,使整个社会在“理性“这个核心的吸引下理性地运转。
四、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大致途径
根据易理可知,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治理社会可采用基础的治国术,也可采用高明的治国术。在这里,我用中等的治国术,即从文教与法制的角度来谈治理社会。
①从法制的角度来谈治理社会。
其一,法制的精神应是崇尚和信仰理性,尽量使司法非常便民。如我国的改革工作,一般老百姓只要听说政府又要进行某项改革,必条件反射似地捂紧自己的钱包。因为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来看,已有多次不理性的改革使他们本不饱满的钱包更瘪了。因此,在我国改革已摸索多年的情况下,我国立法机关有必要使改革行为规范化、理性化。具体操作可参考《治国》一节中的“理性的决策”。
其二,我国的法律应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但是中共作为执政党,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本上睡懒觉,它应清理党产,整顿党风。应努力成为“社会理性的化身,代表民意的先锋”,努力成为“凝聚社会的核心”。
其三,我国的法律应规定人大的决策机关地位。“国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理应由全民的代表——全国人大行使所有权。也就是说,我国法律应规定国有资产及国税都交由全国人大直接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有:这样避免了政府(国务院)在市场里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处境,同时,这可使人大控制财权迫使政府作为国家的执行机关与企业经理人平起平坐,剥夺现行政府相对企业高高在上的强权。
我国的法律应规定:人大中来自政府中的成员占人大总成员数的比例,必须与政府工作人员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相适应,不能超过人大成员总数的30%。只有这样,政府才没有挟持人大的客观条件,不能形成对权力的快速垄断。
我国的法律应规定:规划、审计等机构应向人大负责。只有把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划归人大,人大才能彰显其权力机关的作用。
其四,我国的法律应确保司法的相对独立,规定政府不得干预司法且必须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依法行政。对于政府中政法委这一机构的存在,我们可先进行全国性辩论再举行听证,用民意和人大决定其去留。
其五,法律应规定政府行政行为不得以获利为目的,而是以向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和提高民众理性水平为目的。它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它只是国家的一个执行机关。中国近期社会治理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社会是否剥夺政府相对市场的强权和避免政府对权力的垄断。
其六,法律应规定工会、妇联、村委等组织的民间属性。政府等不得控制大型民间组织的主要领导职位,让民间的还给民间。同时,政府应大力提倡民众建立民间组织,让民众通过集体的合法的途径实现其利益诉求。
②从文教的角度来谈治理社会。
在组成社会的五个组织中,文教组织为水,公民为木,由五行生克关系水生木可知:社会上有什么样的文教组织,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公民。前面提到,我国教育现状是:口里说的是一套,手里做的却完全是另一套。所以这样的教育培育出来的公民只能是善于伪装的,人格分裂的一代。现在,我们谈用文教来治理社会,就是要用理性的方式,教学生如何理性地分析问题,找到理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培育出信仰理性的公民,最终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理性文化。关于用文教治国,因我手上资料有限,暂只讲这条总原则,不再详细阐叙了。
《把脉中国,平治天下》一文两部分,到此已基本完工。读者读完此文后,或许有人会认为我反党反政府,这中国唯道真如你写的一团黑吗?或许有人会认为我这是利用《易》学故弄玄虚以沽名钓誉。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象老中医一样,我用易理和“病例”来说明该如何“治病”。
2006年9月17日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