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暴涨之后,为什么还会暴跌呢?
住宅的基础是土地,购地支出将作为房产成本体现在房价上。土地贵,房价高。这是普遍现象,但不是必然现象。开发商在确定房价时会考虑购地成本,但不能不顾及同类房产的价格。因此,仅地价对房价的影响而言,真正决定房价的是土地的平均成本,而不是单块土地的价格。这是购房者务必分清的。
成本+利润=价格。这也不过是经济公式,是一些经营者的愿景。在普遍现象之外,还有特殊情况。残酷的市场教育了很多人,有时成本>价格,即“面粉比面包贵”。于是,有了众多的亏损企业、经典的失败案例和蚀本的生意人。第2章介绍的“香港置地”正是一家由于高价抢地,陷入财务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
特殊情况通常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成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制约着价格。在经济学上,价格与供求互相制约就包含了这样的思想。另外,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还有国家政策。
如果将某地区(国家)每年(或每月)的房价连成线,会得出一条曲线,与常见的证券市场中的指数曲线或单只股票价格曲线如出一辙,形如波浪。房价的运行正像指数或股票价格一样,有短时间的波峰和长时间的波谷。在波峰和波谷,价格变化不大,涨跌幅度很小,而在另外的两个时期(一般时间比较短暂)则是迅速上涨或迅速下跌。
赫赫有名的职业证券投资人“杨百万”深谙波峰波谷套利之道,将一个波峰波谷周期细分成九个阶段,在波谷后期购入股票,在波峰出售,百战百胜。
100元采购的商品,售价超过100元才有利可图。如果消费者不接受标价,商品要么成为库存积压,要么低价处理。经过等待,积压的商品可能会卖个有利润的价格。不过,等待期可能非常漫长,商品占用的资金损失的机会成本更是难以估算。房价步入下跌周期,时间非常漫长,超过10年的比比皆是。有多少人能够熬过漫长的十年、八年?如果在等待期遭遇拆迁,补偿只有购房资金的若干成,损失更难弥补。
波峰就是“面粉比面包贵”的特殊情况。土地价格波峰时期买地建房,可能会成本高于价格。同样,房价波峰时期购房居住或作为投资,可能会面临房产大幅贬值,投资亏损。清楚了这个道理,在购房自住或者购置房产作为投资的时候,我们心中就有谱了。
若房价运行在波峰,说明房价很难继续上涨,持有房产者可以考虑出售,获利了结,避免房价下跌带来的利润损失和心理折磨;若房价运行在波谷,说明房价很难再下跌,不论是购房自住,或者作为一项投资,都是出手的良机。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普遍大涨,涨幅最小的是广州23%,北京涨幅最大42%。结合2009年全国房价暴涨的历史,国内房价是处在波谷,还是处在快速上涨阶段,或者是处在波峰呢?——这个问题留给各位读者自己作答。
为什么大量的投机资金涌入,房价暴涨之后还会暴跌呢?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说不明白,其实不难分析。投资资金或投机资金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当价格在大量涌入的资金推动下暴涨时,先期买入的资金在帐面上迅速盈利,利润率达到预定目标时,有人就会抛售房产兑现利润,于是价格上涨速度趋缓。一些人发现价格上涨乏力,担心帐面盈利减少,开始抛售房产,波峰形成。一部分投资(投机)者因此相信价格不可能再涨,也加入抛售行列,价格开始下跌。更多的投资(投机者)担心帐面盈利会因价格下跌化为乌有,或因价格下跌造成亏损,大量抛售房产,从而造成价格暴跌。因此,有时价格的暴跌即使政府也难以操控,原因是谁都不愿意蒙受损失。
(摘自经济科学出版社《传说中的房子》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