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财重要还是安全重要
是发财重要还是安全重要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做着发财梦。对普通人来说,发财致富更有不可抵御的诱惑,似乎只要发了财,就能过上富足安稳的小康生活,但是不知道,有时候人发了财,反倒失去了安全。
据媒体报道,福州最早经营二手汽车的老板之一的陈信滔,因为发了点财,惹得竞争对手徐承平眼热,勾结当时福州公安局副局长王振忠,将陈信滔的朋友打死,并将他和陈信滔栽赃成抢劫犯,陈信滔停放在旧车市场内的29部轿车被全部拖走,保险柜里价值500万的财务被洗劫一空,陈信滔本人一关就是三年,一夜白了头。直到2005年5月份,当时的公安部长周永康亲自批示,方沉冤昭雪。
难怪现在很多大款不敢“炫富”,怕一不小心小命就没了。中国有句老话,“一人饱暖千家怨”,普通人难免嫉妒之心,红黑两道更会见财起心而强夺之。
如今有些黑道人物,不用直接置办产业,只需勾结官府,网络一些小混混,恃勇斗狠,靠敲诈勒索,索取保护费,不照样搞成家财万贯?
尤其在在乱世,人的安全系数低,小康富人的安全系数更低,因为普通富人,只有钱没有势,容易引起黑白两道的注意。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旦被贼惦记,财富就难有安全了。所以,为了安全,稍微有眼光的富人,要么与官府结盟,寻求保护;要么自己购买枪支,训练家丁,寻求自我保护。
看来,是发财重要还是安全重要?如何既发财又安全?的确是个问题。
个人如此,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国家尤其是所谓的大国,如果只知道发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注重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成天韬光养晦,埋头发展经济,将自己弄得肥大富态,但又缺乏军力保护,迟早会引得列强注意,而最终被宰割。
现在有一个流行观点,中国目前是战略机遇期,应该全力发展经济,等到GDP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到那时中国在世界就有话语权,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中国在南海、钓鱼岛等主权问题上仍需韬光养晦,不要坏了经济建设大局。
这种观点表面听来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难道发展经济就需要丧权辱国?GDP高了就可以使万国来朝,解决一切问题?中国历史上,北宋经济总量最高时候占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却亡于GDP总量低于它的金国;清王朝GDP高,据说占当时世界1/3,却被GDP低的英法联军所灭。看来,GDP高只表示经济实力强,并不意味就军事实力强。总之,发了财并不一定就安全,有时反倒更不安全。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经济实力,没有军事实力,只能是肥大而不是强大,就会引起别国垂涎。
如今的世界,通行的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拳头硬,就有话语权,没有钱也会变得有钱。美国的经济实力日趋下降,早已资不抵债,因为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作保障,它仍能保障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只要发行货币就能继续剥夺世界各国的财富,富裕国家为了保值,还乐不颠地购买美国债券,各种财富不断流向美国。有人说,美国目前象集贸市场的黑老大,到处随便拿东西,然后再给各摊主打一些白条,由于黑老大无限制发白条,白条越来越贬值,于是各摊主又用贬了值的白条去购换黑老大的其他白条,由于黑老大欠债太多,摊主们生怕黑老大跨了,不断购换黑老大的白条,于是黑老大不用经营,财富仍不断向他汇集:美国可谓生财有道。
借用陆游诗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可换之“汝国欲发财,工夫在财外”。
曾有中国知识分子写文章夸耀中国“地大物博”, 鲁迅 先生就一针见血地写道,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可见,发财固然重要,安全更为重要;没有安全作保障,发财也不持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