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荡涤一切污浊,净化国人灵魂(二)

火烧 2011-06-1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呼吁弘扬鲁迅的批判精神与硬骨头精神,批判当前社会的麻木与不公,强调文化复兴与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倡导人民当家作主,关注民生,推动民族复兴。

荡涤一切污浊,净化国人灵魂(二)  

   

人生有幸三万天,崇文尚武竞风流。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良师益友们谈天说地抚今追昔,一杯清茶两包香烟,虽清淡之交却也逍遥快活。抚今追昔全无意,谈天说地皆有缘,功名利禄过眼云烟,名利淡似水人格重如山!    

鲁迅先生如果生活在当今时代,也许有点不合主流社会之时宜。陈丹青先生曾讲过,当前中国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现在走红的是于丹等精英所阐释的“和为贵,顺则昌,媚而皆大欢喜”,人生座右铭是“适者生存,知时务者为俊杰”。  

就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热烈欢迎“小沈阳”吧,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沉醉……  

我们赶走鲁迅先生,是因为当今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投枪和匕首让某些人胆寒,与人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不相容。鲁迅从天堂出发,走向“地狱”,路过人间!  

为什么毛泽东把鲁迅称为中国新文化的主将,称鲁迅的骨头最硬?毛泽东说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并赞扬鲁迅:一是鲁迅的政治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是鲁迅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是鲁迅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  

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宣扬鲁迅先生的现实意义,是学习和发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历史是一面镜子,鲁迅的文章就像一面照妖镜,对当今社会映照,同样入木三分。中国不能没有鲁迅的文章,更不能没有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只有发扬光大鲁迅的批判现实的精神,才能警醒麻木的中国人,中国才不会亡国,人民才不会遭殃。  

“资本家的乏走狗”快速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尽管那些鹰犬走狗肆无忌惮鱼肉乡亲权奸横行,但是为了一切爱你的和你爱的人民群众,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所有的具有正义感、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志士,必须挥起滴血的笔进行战斗!挥笔揭开那些青面獠牙的正人君子的温情面纱,让那些嚣张狂妄的面孔大白于天下,让那些道貌岸然的无耻嘴脸曝光于天下,使社会不再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还社会一个公道!   

当今中国,人民群众需要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关注的是民生,而不是什么“人权至上”的西化民主;中华民族需要的是安定团结繁荣富强的未来,而不是什么意识形态上的争论不休。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关键在于建设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高度凝聚力的中华文化!    

希望各界仁人志士,尤其是文艺界的朋友们,要挺起脊梁,铁肩担道义,承担应当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人生除了享受,还应有付出;除了愤怒,还应有理智;除了同情,还应有行动。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挥起滴血的笔进行战斗!  

人生有幸三万天,坦荡潇洒活一回!    

纵观中国几千年,虽然有许多文人志士忧国忧民,提出不少有真知灼见的观点,但始终不能成为主流。因为那些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家伙技高一筹,要么断章取义肆意歪曲,要么指鹿为马妖言惑众,折腾的中国善良老百姓彷徨迷茫,不知所措。  

下面列举几例,供朋友们赏析点评。   

一是“以德抱怨”,出自《论语•宪问》,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报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子教我们,当别人欺负你时,你就要忍,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是多么博爱的情操啊!就如同《圣经》里的“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给他。” 
   查阅资料,《论语宪问》中完整的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的这句“以德报怨”不是单句,人们被断章取义的人忽悠了几千年!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的弟子子贡问:“老师,别人打我,但我不还手。我要以德报怨,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嗤之以鼻地回答:“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呢?当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就应当以德来回报别人。但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坚决地反击他。报德的对象只能是德而不是怨。”
  至圣先师的教诲,就因为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省略了后面的几句,义正理深的一句话,被扭曲成无数贪官污吏、汉奸卖国贼理直气壮产生的理由。资本家残酷压榨剥削,人们要“以德报怨”;八国联军打到北京火烧圆明园,人们要“以德报怨”;日寇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们还要“以德报怨”。如今,西方列强的文化、宗教、饮食、毒品、性病将中国大地侵染得一塌糊涂,还是要“以德报怨”…… 

试想,如果孔子的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断章取义,而是按照原意“德来德往,仁来仁去,以直报怨,以牙还牙”去做,历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难道仍然继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二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秦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那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句话现在看来,绝对是统治者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庸庸碌碌生活一辈子就可以了。  

这样的愚民之术,难道真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本意吗?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难道在愚弄人民?单独看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不知抹杀了多少真理,压抑了多少人民的创造力!

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在春秋时期,人们撰写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期的文章,需要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句理和停顿——即标点符号,这样才能得出一句语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查阅资料,了解这句话产生的背景:孔子与弟子们讨论诗、礼、乐这三种文化的教育问题,孔子说,诗、礼、乐这三样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就让他们自己去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掌握不了这些,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文化。《论语•秦伯》中完整的原句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品读分析,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至圣先师孔子的本意。  

教化人民的至理名言,怎么就变成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这就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多恶毒的训诫啊!至圣先师教化人民的至理名言,硬是被那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地变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寻求知识、知书达理的愚民之术。它象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毒蛇,紧紧地缠绕在中华民族的肌体上,泯灭了多少先进的思想火花,束缚了多少应该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  

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其一,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是因为孔子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涵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如此,后来的人们无论是谁,无论是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在孔子的论语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封建统治者固然可恨,但反过来认真思索,人们自己就会判断:用毕生精力教化天下民众的伟大教育家孔子,怎么会说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话来?更可悲的是,人们竟然就这样真的相信了几千年,膜拜了几千年!该伤心的,是至圣先师孔子呢?还是我们老百姓?
  三是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一家喻户晓的谚语联对。这句话绝对是国人以讹传讹的名言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算是一个小学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  

首先,“无毒不丈夫”与人们所认知的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大大背离。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人,怎么能将这种恶毒阴损、暗箭伤人的行为前缀,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  

这本来是一句哲理深刻的至理名言,该谚语充分运用了对仗、排比手法,充分显示出阳刚有力的气魄:气量狭小的人,不是真君子;度量不大的人,不算大丈夫。一个胸怀坦荡的君子、大丈夫形象跃然面前。可惜,出自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一句话,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那些所谓的才高八斗的“正人君子”嘴里,就完全变了味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要从古代文人的习学说起。在这副对联式谚语里,“度”为仄韵字,为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被读为平韵字“毒”,这在古代的音韵学派中称为“合韵声变”。肯定是那些对音韵美感要求甚高的家伙,在某一天吃饱了没事干,便发挥其专长,自做主张,把原句“无度不丈夫”改为“无毒不丈夫”。于是,至理名言终于变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为迂腐文人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联中“君子”对“丈夫”、“无度”对“量小”、“非”对“不”,本来就是对仗工整、排比流畅极其完美的句子,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去进行音韵修订。可惜,经过千百年来的以讹传讹,竟然变成被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无毒不丈夫”,以耻为荣。由此,“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成为古往今来所有的贪官污吏、地痞流氓、强盗土匪、汉奸卖国贼们不择手段以践其行的最佳理由。道德没了标准,不择手段升官发财,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中华民族的人民领袖毛泽东,著述中曾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某些人就此大做文章,鼠目寸光地评论当代中国的得失,却绝不提“时间(历史)才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邓小平同志在著述中曾有“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致富光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说法,某些人竟然据此大肆违法乱纪,侵吞国家财产贱卖社会资源,却绝不提“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受益,如果出现巨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开放就失败了”。
  愿中国出现更多的文人志士,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挖掘至理名言的真情实意,挥起正义之笔,揭开那些奸佞小人的面纱,声讨那些道貌岸然居心叵测的伪君子,让真理大白于天下,还先师们一个公道!   

愿各界仁人志士大力培养具有正义感、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自觉做到自尊自重不媚外,匡扶正义。因为青年正直善良,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复兴崛起需要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不懈努力奋斗!  

愿反腐倡廉工作快速向纵深发展,利剑出鞘斩蛀虫,风清气正建家园!  

祝中华民族早日复兴崛起,愿神州大地早日风清气正艳阳天!  

坚信:只要有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再厚的乌云也不会永远遮住太阳,鲜艳的红旗必将在神州大地永远迎风飘扬!    

       

2011年6月18日修改于水泊梁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