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是中国农业管理最精细的时代
“人民公社”是中国农业管理最精细的时代
[左右互博]网友在《社会应该进入精细化管理时代(兼答大于网友)》中提出,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尤其在方法论上,有世界影响的代表作就有《矛盾论》、《实践论》等等。这说明毛主席其实是非常重视方法论的,所以片面引用[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句话,其实是违背毛泽东思想的。
大于最近好像没有引用过毛主席的这句话,不过大于不同意[左右互博]网友的这个意见。一般在讨论中引用名人名言来作理论论据都是有针对性的。如果讨论的是“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同时引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论据,如果那样面面俱到,这个思想不丢,那个理论不少的话,难免就会“八股”起来,成为王大娘的裹脚布了。
[左右互博]说:当然你可以喜欢人民公社这样的模式,我也并未否定这一模式。相对于大包干,人民公社模式可能的优越性,不光是我和你,有很多人都想得到。但是,曾经的人民公社模式的实践,并没有按照“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轨迹运行下去,导致方向偏离的“魔鬼”藏在哪里呢?
首先,这种说法不是事实。在毛泽东时代,人民公社模式在大多数地方不但运行下来了,而且运行得越来越好,在后来坚持运行下去的周家庄等地方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在像小岗村这样的地方运行不下去,导致方向偏离的“魔鬼”,恰恰就藏在思想上政治路线上。小岗村人在思想上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政治上不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路线上喜欢各顾各只想吃国家,当然搞不好集体生产。把这样的落后典型树为中国勤劳农民的榜样,确实是对广大农民兄弟的羞辱。
说到精细化管理,大于认为有史以来“人民公社”是中国农业管理最精细的时代。过去有一首《毛主席是咱社里人》歌,其中唱的“春耕夏锄全想到,防旱排涝挂在心,八字宪法亲手定,丰产的道路细指引”,“关心社员衣食住,问寒问暖问辛苦”,唱的就是这种精细。歌中直接唱的是毛主席,本质上唱的是共产党。毛主席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管得那么细。但毛主席提倡的的群众路线让干部不脱离群众,就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保证。什么精细会有群众知道得那么精细?
但是,这种精细化管理对干部来说是很辛苦很麻烦而且得不到什么个人利益的。所以人民公社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要解决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关键应该是如何提高“治理团队的素质”问题,而不是干脆放弃管理。放弃的结果,干部成为官员舒服了,管理真正的“粗犷”了,让农民自己去折腾;而国家得到的就是现在“三农问题”的苦果,让我们大家不得不一起来精细地品嚐。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