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大展望(二)
二、第三世界闹造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一)我要的是亚非拉
1974年2月22日 ,毛泽东通过会见赞比亚总统说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主张:“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新概念是第三世界人民造反有理的大理论,是多极化时代的启示录。毛主席认为,中国外交重点应主要在亚非拉国家广交朋友,同时争取同英法等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走向破裂,中国成为独立于两极世界的力量。毛主席强调第三世界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掀起反对殖民体系的世界革命。中国搞出二两弹一星后,有人邀请中国加入世界战略大三角,毛主席答曰,中国不要“大三角”(指美中苏),我要的是亚非拉 。毛主席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突破不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两极世界观,改变中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顶层定位,获得了最大的宏观利益,中国地位,步步提升,在第三世界赢得最高声誉。新中国是亚非拉广大朋友一起抬进联合国的,第三世界曾经形成一股强大的进步力量,改写过那个时代的编年史。
(二)亲美政权遭清算
种种迹象表明,凡同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其政局大都动荡。正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3月12日 在一次会议上含蓄承认的那样:“今天我们在中东地区权力平衡的急剧变化,使有利于美国和我们的地区伙伴的相对权力平衡倒向了有利于伊朗及其盟友的一边。” 值得指出,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同意伊朗军舰经由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前往叙利亚,以示同美以拉开距离。奥巴马执政后,表示美国不会同伊斯兰开战,但美国反恐战争仍在伊斯兰土地上进行,天天都有穆斯林丧生。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向美国和北约发出强烈撤军要求。美国视以色列为天然盟友。在联合国,凡涉及以色列利益的反以议案,美国基本上都投反对票,甚至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试想,阿拉伯人怎能不恨美国人呢?美国打掉伊拉克和阿富汗,使伊朗赢得和平、稳定和发展。伊朗综合国力大增,对美国敢于说不,并同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哈马斯和真主党等结成反美统一阵线。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认为,正在发生的西方称之为“阿拉伯之春”——即埃及、突尼斯和其他国家的人民运动是伊斯兰运动,必须得到巩固。他敦促穆斯林世界捍卫“埃及的人民运动”。可以想见,随着事态深化,会有更多亲美政权在人民造反中将失去权力,或是出走,或被废黜,或遭囚禁,或受审判。它会越来越证实美国将是这场“阿拉伯之春”动荡和造反中的最大输家。
(三)第三世界闹造反
第三世界闹造反,主要经历三次。它们分别是:用武装斗争摆脱欧洲统治;用人民战争反对苏联入侵;用街头革命抵抗亲美政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广泛爆发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矛头大多指向亲英法政权,如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八年抗法斗争,就是反帝反殖运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拉伯世界和东欧人民分别举起抗击苏联入侵阿富汗,脱苏入欧造反大旗,就是反苏修霸权的正义之举。这次“茉莉花革命”大不相同,其造反矛头直指亲美政权。 2011年2月11日 ,执政长达30年的亲美政权首脑人物,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反政府抗议声中黯然走下政治舞台就是明证。 中东地区是第三世界核心地带,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缘战略十分重要。前不久,埃及开罗街头的抗议者曾高呼反对美、以口号。民众起来造反,暴露出对西方国家亦步亦趋、充当西方应声虫的阿拉伯领导人多么不得人心。美国扶持这些领导人的反人民策略,只会令这些政府丧失名誉,并迟早会激起民变。美国给穆巴拉克政府的支持越多,损失的埃及民心就越大。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终将领悟到:危机时刻,投靠美国挽救不了自己。人民才是中东地区的真正主人,那些贪腐精英只是匆匆过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