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漫谈俗文化

火烧 2008-10-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俗文化的演变过程,从雅俗到低俗的变迁,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及影响,强调文化应反映真实生活,批判媚俗与低俗现象,呼吁以健康心态参与文化创造。
         看当今的俗文化,要多俗有多俗,五千年来未有过,以我仅有的历史知识来看是这样,这点要请历史学家来考证。你看春秋诸子百家如此多彩多姿。魏晋“竹林七贤”是多么的飘逸脱俗。唐宋留下多少诗词瑰宝。即使元明清黑暗衰落,仍有无数豪雄篇章,中华“四大名著”即出于此期。民国以来,战乱频仍,思想文化界依然群星闪烁。而如今,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请不要把经济多少繁荣强大来说事,这里谈的是文化。论文化一开始也不是这么俗的。大体经过雅俗、通俗、庸俗、媚俗、低俗、恶俗这么一个交替演变过 程.           雅俗文化,有雅有俗,但不是截然分开。而是雅中有俗,俗中见雅。你听过“金梭和银梭”吗?它唱的是纺织女工的劳动。还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真的是又俗又雅。俗者,大众化也;雅者,优雅、高雅、文雅之谓也。心态纯,俗事可以表达的很高雅。心态不纯,雅事也俗的一塌糊涂。“红色娘子军”是描写妇女造反的,却被西方列入经典。不要讲拔高,拔高和提炼是两回事。人为的拔高捏造,成不了艺术,不会被公认,更经受不了历史的检验。真正的艺术文化是反映、提炼和浓缩时代生活的,不论是讽刺、幽默,还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会得到历史的承认、人民的认同。你看西方的“荷马史诗”,东方的“格萨尔王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以及相同时期的中国“四大名著”,无不是现实和浪漫交替,是时代生活的投射,是文化艺术的“琼浆玉液”。反之,不是客观的反映投射时代生活,而是捏造、歪曲、以现象和标准的时空位移去粗俗的表达和张扬某个人的主观感受及偏见,至多只能流行一时。有的甚至稍纵即逝,有的成为历史垃圾,有的成为现实垃圾的一分子。以正义和健康的心态去参与,去创造,即使成不了丰碑,也为社会或个人精神生活增添了“氧离子”,成为社会文化的基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