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哲学 • 真理(科学原理、规律)

火烧 2011-08-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哲学真理与科学认知程序的区别,揭示贪腐专制利益集团如何扭曲科学认知,转而推广名利驱动的信仰体系,强调真理需通过探索与验证,而非臆想与包装。

哲学·真理(科学原理、规律)   

因为哲学是先进文化的总论,所以对“条件定性原理”略加变换就可以得到如下科学认知基本程序:  

基本交流(可比、可加性)→探索认知(条件定性)→科学原理、规律(真理)。  

但在社会历史和现实中,科学认知程序几乎是大多数自然科学家的专利,原因在于它被贪腐专制利益集团以“信仰自由”为借口,篡改、曲解并包装为具有浓厚“名利”色彩的打拼认知基本程序:  

个人理想(可比、可加性)→个人信仰(条件定位)→信条结晶或臆想(真理)。  

对比可知,虽然科学程序具备容错功能,但不允许长期犯错,其主要特征是收敛性,须要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而在打拼程序中暗藏着一个潜在的(贪腐专制)法律执行前提,鼓动大家暗中角逐“名利”,故谁都可以依据自身的认知(根本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去辨别“真理”的真伪,甚至没有必要),尽管自慰式地给自己的灵魂安个家即可,其主要特征是发散性——争斗、破坏和再建。  

历代贪腐专制利益集团为了解决这个发散性和容易失控的问题,就必须在枪管上不断制造和灌输各种谎言,必须让荒唐故事有一个符合“现实”的结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并赋予权威命定性。[1]再举个例子,被亚当·斯密晚年看做“罪恶”的《国富论》被奉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圣经”,其中对“看不见的手”的各种解读不乏权威命定,受压迫受剥削的老百姓没有选择认可权,如:1、“(斯密)影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英国经济的幕后主导”;2、“自由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3、“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等等。这些解读者是真的“看不见”?是有人视而不见吧!先把资本专制演绎美化成市场,然后再来个“锦上添花”。  

不可否认,在各国的文学名著和贪腐专制经典中,确实有很多动听的词句,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那里面没有作者自己发现的真理,“都是废话屁话”,这个结论是毛泽东评孔子时说的话,“孔夫子的很多话都是好话,现在看起来也都是好的,但是拿到现实社会里,那种复杂的矛盾他都处理不了,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2]从科学的角度讲,儒家经典反映的研究方向是错误的,具有宗法(信仰)性质,它的价值是让中国人民支付了二千多年的探索经费。再举一个另类的例子,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有一句“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的话。这个“施与”可解读出风马牛不相及的多个对象。雨果认为“把全世界缩减到惟一的一个人,把惟一的一个人扩大到像上帝那样,这才是爱。”“爱,便是众天使向群星的膜拜。”中国航天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的“施与”观就不是那样,吴老的解读是“白吃人民的饭,不为人民办事,心中有愧啊!”比较可知,不敢指明对象的“施与”就是屁话。  

关于真理的一些“警句”同样经不起“一票否决”。如: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既然是“绝对真理”,那就无须强调“绝对”,多此一举;既然是“相对真理”,那就不是真理,不要忽悠。2、“真理只有一个。”大家对这句话的解读可谓五花八门,但惟一遗忘的是自然科学常识——真相、真理都是随着事物属性的临界变化而变化的,即至少一个,允许多个。3、“有时候,真理再向前迈进半步就成了谬误。”这句话的缺陷在于不了解事物的基本系统与临界点(区域)的关系,即也许大于万里,也许小于毫厘。4、“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句话的错误是混淆了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即事物基本系统的联系变化和发展包涵了性质的转换或域变,如:集成线路的极限是单个原子的排列。5、“真理是永恒的存在。”这是大学文科生经常争论的话题,对此热议的现象说明了这些大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或思维模式陈旧,不知道已经证明了的物质“六态”,或不懂得运用。  

以上事实证明,沿着第二条探索真理的道路探索哲学和社会科学不但不能发现真理,而且始终离不开谎言和刀剑。第一条探索真理的道路是自然科学发展证明了的正确道路。  

自然科学爱好者都熟悉爱迪生利用和打压特斯拉的故事,结果是不管资本专制集团如何吹捧爱迪生,都无法贬低或“保密”特斯拉的伟大。此事不到百年,在我们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即贪腐利益集团30年来不遗余力地贬低或“保密”毛泽东的伟大,结果是毛泽东思想就像大海风暴中的灯塔,令人向往。这就是真理的力量!  

8月22日发生了一件科学大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称“上帝粒子”可能并不存在(“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正逐渐消失”,[3]否定了7月(22日和24日)宣布的“首次捕捉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潜在信号”和“提示‘上帝粒子’存在的线索”。[4]仅仅相隔一个月,对撞机的实验结论正好相反,这就意味着我们去年的相关分析判断是正确的,即否定了量子力学的研究方向。遗憾的是他们打算将“目光转向‘新物理学’”(错误定义),这就再次偏离了“五力七态”的正确研究(实验)方向。但我们坚信,自然科学不会走哲学和社会科学那么大的弯路,所有推理判断错了的理论定能在科学试验中及时地得到否定或纠正。  

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就难了!如:有关学者在谈论国家时都故意避开“谁来实施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问题。部落制国家的大民主很难形成长远发展战略,或难以传承;君权制国家可以通过家族的“天子传承”来实现;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资本集团的法定继承权来实现;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不敢承认一党专制,名曰“政协制”(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传承问题毫无保障。在这些社会制度中有没有真理?若没有真理,那就说明这些社会制度都是人为的事实错误;若有真理,那就应该大胆地说真话,敢于承认错误,科学提炼真理,坚决捍卫真理。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说明真理的概念及其涵义,所以被联系到的议题点到为止。但这些被联系到的议题又证明了一个事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是科学的三大支柱。它们都是科学,探索和发现真理不是哲学的专利。既然是科学,真理就属于科学概念——科学原理、规律。换言之,真理就是科学原理、规律的代名词,或统称。社会历史发展证明,贪腐专制利益集团及其圈养的文人根本不敢承认科学的三大支柱,这就是社会科学和哲学发展严重滞后的基本原因。  

因此,真理不是谁也说不清楚的“最纯真的道理”(汉典定义)这类模糊定义,哲学不是愚弄老百姓的经学、理学和玄学(形而上学)及“特色”、“中心”等政治说教或故意混淆各类概念的臆撰与诡辩。历史反复证明,之所以经常出现“真理”讨论,就是因为那些“真理”都是人为的条件定性(不是科学原理、规律),并用人为事实检验那些人为“真理”,再用人为的“检验结果”吹捧最高实权操纵者或其代言人“发现”了“真理”,结果是积非成是,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判断真理须要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  

2011年8月19日CCTV10播放了《失控的瘦身》,片中用一个病例证明了形成错误“神经犒赏回路”的基本原理,进而证明了神经环路的自然平衡是健康,人为失衡是病态,严重病态则只能使用DBS对某一脑区进行外加刺激纠正(还原)。结论是:“美,要有一个健康的标准。”同理,真理,要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就哲学而言,真理必须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就是哲学定义真理概念及解读其涵义的基本标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真理概念定义则不受这一标准的限制,但它必须满足其学科基本系统的要求。在这方面,数理化及其工科已作出了正确示范。  

最后强调一点,根据原子化学属性和生物进化特征及唯物辩证法,在落后思想文化处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内,理想、信仰、真理应该搞统一战线,自觉地让世界人民在矛盾运动中辨别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  

注释  

[1]:北大博士生导师陈启伟撰文认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是黑格尔的命题”,是“伪黑格尔命题”。那么,是黑格尔故意曲解“现实”,还是陈启伟故意篡改“现实”?其实,是与不是都是伪哲学。  

[2]:摘自《毛泽东谈历史:如果再请回孔子说明共产党快完蛋了》。  

[3]:法新社华盛顿(8月)22日电。  

[4]:英国BBC新闻网及《独立报》在线版等媒体7月25日报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