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读《西游记》比丘国

火烧 2011-08-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西游记》比丘国情节,揭示表面太平下的黑暗真相,探讨社会现象与现实映射,引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反思。
   读《西游记》比丘国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写道:话师徒们冲寒冒冷,宿雨餐风,正行间,又见一座城池。三藏下马,一行四众进了月城,见一个老军,在向阳墙下,偎风而睡。行者近前摇他一下,叫声:“长官。问你一声的。”那老军闻言,打个呵欠,爬起来,伸伸腰道:“长老,长老,恕小人之罪。此处地方,原唤比丘国。”师徒四众牵着马,挑着担,在街市上行彀多时,看不尽繁华气概,又入三层门里,到通倒也衣冠济楚,人物清秀。但见那——
    酒楼歌馆语声喧,彩铺茶房高挂帘。万户千门生意好,六街三市广财源。
    买金贩锦人如蚁,夺利争名只为钱。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此国表面看来实乃太平境界,所不同的只是:“但只见家家门口一个鹅笼。”虽然怪异,只要市面歌舞升平,并不足怪。结果真是,假如那唐三藏不因好奇多管闲事的话,也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他们照样取他们的经,人家比丘国之人照样繁荣昌盛。
   其实在前面所述“夺利争名只为钱。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的话里行间,便可瞧出端倪。可想而知,在一个人人争名夺利只为钱而又能共享太平日子的国度,这个“太平”肯定是一个假象。
   果不其然,家家门口挂的那一个个鹅笼 ,原来里面坐的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再一深究下去,这些小孩居然是马上便要供国王开膛破肚取心的“药引子”!
    这些小孩的父母竟然“自愿损献”,以换取太平!
   当然,《西游记》只是一部神话小说,可以自由虚构夸张。但却引人联想到当今世界,如此类似的太平境界究竟有没有?
    书中所描写的众目睽睽之下:
    “买金贩锦人如蚁,河清海晏太平年。”——正似如今景象。
    “礼貌庄严风景盛,夺利争名只为钱。”——正似如今社风。
    因此,不敢肯定地说绝对没有类似的“魔太师”、“妖美后”、昏国王。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公开场合,绝对没有取小孩之心作药引子之事。
    现在的“魔师、妖后”却比那比丘国的“魔师、妖后”的本事还要大,完全无须青年人开膛破肚之苦,便可以将其心肝吃得干干净净,然后将他们变成一具具没有灵魂的活跳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