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代替不了“军事同盟”
“战略伙伴”代替不了“军事同盟”
张志坤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中俄联盟的问题引起广泛议论,其中,一个重要命题是现代世界还需不需要“同盟”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形式的军事同盟是帝国争霸和冷战时期的产物,现在已经过时了,此其为“过时论”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融合、一体时代,“合作”代替“对抗”,“共赢”代替“零和”,过去国家间的那种战略同盟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此其为“无用论”。
正是在“过时论”、“无用论”这两个立论的强大支撑下,“中国不结盟”的调子才显得义正词严、道貌堂堂。
不仅如此,在“过时论”与“无用论”的诠释下,现代中国在战略上显得更加时髦、进步,因为不结盟的中国在全世界发展建立了一大批战略伙伴,目前已达几十近百个之多,给人们的印象,地球上凡有一点名气的国家,几乎无一不与中国有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论者断言,这样的战略伙伴关系才真的高明、管用,才契合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到中俄关系上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比中俄同盟空间更大,也更好,更给力,更能助推中国的崛起复兴,云云。
这样一来,“战略伙伴”关系优于“同盟”关系,中国已经超越结盟时代而进入新的“战略伙伴”时代就被砸实钉牢了,如果有谁再动“结盟”的念头,无疑就是开历史倒车,就是推中国下火坑、跳陷阱了。
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我们说,如果上述这样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今天的世界就应该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其一,美国是世界的弃儿
因为美国在世界到处拼凑同盟集团,这都是“过时”的、“无用”的东西,这就意味着,美国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非但不是世界的“领导”,而且为世界所抛弃,世界各国都纷纷倒向中国。如此一来,美国岂不成了世界的弃儿?
第二,美国势单力孤
既然美国几十年来精心打造的同盟体系都是些“过时”的、“无用”的东西,那么就意味着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美国挺身相助,更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听从美国趋势为之效劳效力了。美国已经势单力孤,可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者也。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恰恰相反!
冷战结束以来,凭借一超独霸的超强国力,挟空前庞大的同盟集团,美国在全世界可谓一呼百应,一言九鼎,一往无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虽然近年来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打了折扣,但总体的战略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在可望的未来,依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与之匹敌。而这其中,庞大的同盟集团是美国力量的重要支撑,美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是调动与驱使各同盟国家的资源与力量。试想,如果没有遍布全球的同盟,美军如何能做到全球部署,不留任何死角?如果没有北约,美国如何牢牢控制欧洲?如果没有美日、美韩、美菲等一系列同盟关系,美国如何构筑遏制、围堵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看看美国那些卓越的战略家们对此是怎么评价的吧。约翰•柯林斯、汉森•鲍德温等人对此曾有过精彩的评述,他们说,美国的第一道战略防线是美国的外交,第二道战略防线是美元,第三道战略防线是各盟国及其军事战略力量。这是美国全球霸权或者全球领导地位的三根支柱,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还是这样。中国一些“专家“、”学者”一切所谓同盟关系“过时论”、“无用论”统统都是无稽之谈。
接下来也许有人会说,虽然同盟关系并非过时,也不是不管用,但是不是已经比不上那种时髦的“战略伙伴”关系了呢?
我们说,这也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相对于同盟而言,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存在严重缺陷。
第一,没有构成紧密的战略集团
不管是双边的战略伙伴也好,也不管是多边的战略伙伴也罢(如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无非就是因缘聚会的临时性组合,说白了在战略上还是各干各的,集体行动的面很窄,局限性很大,没有多少政治、军事意义。所以,任何战略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要忙不迭地声称“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其实就是战略上在“放空炮”。
第二,不能获得力量倍增的效应
战略耦合本应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任何同盟的真谛,但所谓的战略伙伴没有实现这样的耦合,双方或者多边在军事战略领域可能来往密切,大叫互信,样子很好看,但不会有统一的战略计划,更不可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所以,同盟国家与非同盟国家之间,形式差不多的军演看起来形似,但实质内容却大相径庭,因此无论在战略高度上还是从战术层面上,都没有因为联合而实现力量倍增。
第三,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战略威慑
在面对战争危机时候,有同盟国的国家与没有同盟国的国家二者处境截然不同:面对一个有同盟国的对手,任何敌手都要考虑清楚,如果帮手助阵怎么办?如果面对一个孤家寡人,则完全无需有这样的顾虑。这就是当年美国为什么不敢扩大对北越战争的缘由,也是当年中国打越南,大军却向北戒备的背景,也是美韩集团迄今都不敢对朝鲜发动战争的深层次原因。而战略伙伴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效能,因而在战略上没有什么威慑力,实在难堪“战略”一词。
这样说,并不是想否定“战略伙伴”关系的积极意义。其实,这一关系的最大意义,就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这样一个前景,说到底就是“同盟”——由“战略伙伴”到“军事同盟”,这是“战略伙伴”的必由之路。当然,在实现这一升级与跨越的过程中,许多“战略伙伴”将成为泡沫而被吹掉,战略上从来都是大浪淘沙,国家关系与个人关系一样,也是“吹尽黄沙始到金”,所以,任何满足于“战略伙伴”关系而裹足不前的行为都是不对的,而任何所谓“战略伙伴”比“军事同盟”更优越的论调则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