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重罚,难以服人!若不纠治,必为暴政!
文章分析秦朝因严刑峻法导致暴政与灭亡,引申至今日社会类似问题,强调法治与德治结合的重要性,指出暴政与草菅人命的危害。
中国历代豁达开明、有很大修为的政治家,都认可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不仅在秦朝之前,秦之后,更为后人深刻鉴证治国方略的德法兼治的重要性!秦始皇灭六国,一统诸国称霸天下。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家业,江上永固,秦始皇采用韩非子的策略,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刑峻法。这类似于当今中国提倡法治建设。以至于秦朝崇尚刑罚,严刑酷法成为当时的风尚。“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商君书。定分》有这样的解释:“吏、民(预)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故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
“不积德政独尊法治”是秦始皇治国方略一个致命错误。因为刑罚掌握者才是最关键因素。有德之人掌握,能给国家带来安宁祥和;奸诈刁刻、手段狠毒残忍者掌握刑罚,历史上都出现了血雨腥风,民怨载道,最终导致或国衰或政亡。秦始皇让阴险狡诈的赵高教(秦二世)胡亥,致使胡亥从小就养成了一副残酷暴虐的铁石心肠,继任帝位后刑法比起秦始皇“更为严峻,诛罚日益加剧,群臣人人自危”。从记录胡亥“税民深者为名吏”、“杀人众者为忠臣”言词探知缘由,可知如此推崇严刑峻法,促成当时执法者暴虐到了何种地步!从公元前221年建立到公元前207年灭亡,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仅存15年!
中国历代史学家比较认可汉代才俊贾谊对秦朝灭亡的缘由的主要性结论鉴定。贾谊在总结秦二世灭亡的教训时写道:“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为之诽谤,深计为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这里的“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意思是把杀人看得如同割草一样。后人将此语简化成“草菅人命”,用来形容反动统治者及其执法者滥施刑罚,随便残杀人命。因此,“草菅人命”其实是暴政的代名词。
今日之中国,周秀云、徐纯合之案,官僚之外,左右几乎不存在任何争论地一致认定为“草菅人命”!暴恐事件后的紧张治安环境虽然有些许情由,经历经济改革后执法机关人员精神素质遭遇困境也有很大原因,但普通的治安案情闹成击毙当事人,于情,于理,于法,于史,于国际,都说不过去。强拆强征导致的房地产吃人现象到目前为止都难以禁止,说明一个事实:中国有一个捞利集团习惯于暴政。这也不得不让人认为,普通治安案情击毙人也就是这个集团暴政的延续。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灿烂的文化史,蕴含而且揭示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发展规律。它告诫后人不能过度痴迷于法治,而德法兼治才是治国方略的基本之道。无能者不足使国家政权以极速溃败,无德呈恶者才会让政权迅即暴毙!如若对外竭尽阿谀奉承,对内极端残酷,很容易让人认为是无能又无德。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内这些问题早已经上传到网络,已经引起了世界广泛性关注,涉及到了国家形象,处置不当,很容易成为战略攻击重点,引起不可估测的恶劣影响。
利弊综合分析总结之后,笔者不愿意多说了,只能撂下两句简单话:若不重罚,难以服人!若不纠治,必为暴政!
很赞哦! (1033)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