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苏文洋:播更大的龙种 ,收更小的跳蚤

火烧 2011-05-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批评部分国企以经济建设为名,却将利润大量用于海外分红,忽视普通民众利益,引发对垄断经济与真正经济建设的反思。

中国真懂马列的人更少了:

             播更大的龙种 收更小的跳蚤

转帖自金融界2011年05月16日 16:07   作者:苏文洋来源: 北京晚报

  

  上周五,我在《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今日快评中,以首都机场高速路和机场快轨为例,谈了一个观点:我们经常说搞经济,大家都在搞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谁人嘴上不天天挂着经济?但是,有一些人,搞了几十年经济,可能连“经济”这个词的本义都没有搞清楚。结果是我们搞的经济,或者是搞少数人的经济,多数人被搞经济,或者是被少数人的经济搞得多数人不经济了

  机场高速路拿到香港上市,去年盈利8000万,给海外股民分红7000多万。能够在香港买股票参加分红的终究是极少数人,他们经济了,所有走高速路的人大概都不经济了。连带乘坐机场快轨的所有人也都不经济,这叫搞什么经济?搞谁家的经济?

  高速路还只是一个多数人被搞经济搞得不经济的小小的例子。“老鼠拖木楸大头在后头”,更令人拍案惊奇的例子是本报上周五10版报道:同在北京控股,同在香港上市的北京燃气集团,2010年的年报显示,管道燃气业务总收入为141.2亿港元,管道燃气业务的销售总成本120.8亿港元,扣除税费及其他成本后,其管道燃气业务的年内收益约为19.6亿港元,其中约有19.5亿港元用于海外股民分红。

  倘若说坐得起机场快轨、走得起机场高速的都是有钱人,什么经济不经济的,就应当让他们多掏点钱,以壮(故宫称“撼”)我国企之威,以扬我盈利之名,以显我分红之能,以表我爱民(当然是海外股民)之心,也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北京燃气集团占全市天然气供应95%,天然气用户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普通老百姓做个饭,烧口热水,我估计连加热洗澡水都心痛得要命,不大敢放开用气,这就谈不上大部分是有钱人用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地发改委一要上调天然气价格,老百姓就议论纷纷,国家发改委规定一定要听证的重要原因。一些垄断企业搞经济,搞的不是市场经济,搞的是“炕头上捡被服”的垄断经济,搞的是老百姓不经济。老百姓搞经济,那才是真搞经济,搞的是从牙缝里往外省钱的经济,搞的是一桶水、一度电、一滴油也要物尽其用的经济。记得当年我们院里人家用液化气罐烧火做饭时,气已经到了罐底,火苗一跳一跳了,力气大的老爷们儿除了摇罐外,恨不得把罐倒过来,为了用尽最后一口气。百姓这么节省用气,燃气集团一年盈利19.6亿港元,居然给海外股民分红19.5亿港元,还叫喊亏损一再涨价。

  每次天然气涨价都是发改委力主,亲自定价,亲自说明理由。理由也无非是企业亏损,理顺能源价格。我多次声明我不懂经济,约谈一些企业不许涨价而只允许煤、水、电、气、油涨价的发改委们才懂得经济,至少是目前中国最懂经济的人。一个城市老百姓用点天然气,竟然可以让一家公司获利19.6亿港元,且把19.5亿港元分红给海外股民,请懂得经济的发改委大员们解释一下:企业到底亏损还是不亏损?一个天然气,上游的石化、石油公司除了每年盈利成百上千亿,然后拿出大把的钱给海外股民分红,下游的供气公司还要盈利几十亿给海外股民分红,到底要从国内百姓身上赚多少钱分给海外股民才算理顺价格呢?难道就不能少给海外股民分一点红,把价格降下一点来?价格不降也没关系,让喝粥的援助吃鱼翅的也没关系,我们能不能别再说自己是在搞经济?这种搞经济,大多数老百姓承受得了吗?

  一轮又一轮的涨价,一年比一年高的海外分红,发改委就没有想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吗?想到这些问题,睡觉能安稳吗?我是一想到这些问题就失眠,说我心理承受能力低我也承认。毛主席说,中国真懂马列的人不多。我不知道现在懂马列的人是不是更少了,但我的看法是中国真懂经济的人也不多,尤其是懂得民生这个大经济的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只能播下更大的龙种,收获更小的跳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