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印度比哈尔邦是怎样铁腕反腐的

火烧 2011-05-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讲述印度比哈尔邦通过特别法庭法案、官员财产冻结及申报制度等铁腕手段反腐,旨在打击腐败行为,提升执法效率,展现其反腐决心与制度创新。

印度比哈尔邦是怎样铁腕反腐的  

尼蒂什·库马尔是印度比哈尔邦的首席部长,连任后仅过了3个月,他就在3月2日通过“7万违规官员停薪一月”这一非常规举错,开始兑现自己当初的竞选承诺:“我要让腐败消失!”  

作为印度第三大邦的邦长,库马尔在首任期就把自己的战刀砍向了该邦的腐败。2006年他成立了“特别监察局”,并通过它揪出了400多名涉贪官员。然而,经过旷日持久的取证和法庭抗辩等流程,最终定罪惩罚的人数却微乎其微。这种受挫的反腐促使库马尔不得不寻求  

新的制度设计,以提升这种反腐的快捷性和震慑力。经过一系列法理层面上的技术准备,《特别法庭法案》终于在2009年被库马尔催生了出来,而成为印度比哈尔邦推行铁腕反腐的一颗重磅炸弹。  

据印媒评论,这一法案的一个最厉害的招数就是“财产来源不明,立即冻结。”按照这一法案的特殊规定,“对财产与收入明显不符,涉嫌贪腐的政府官员,经司法快车道迅速处理,立即冻结财产,成立特别法庭,6个月内作出判决。如贪腐罪名成立,将充公非法所得财产;如罪名不成立,解冻财产,计付5%~6%的利息作为补偿。”  

为什么政府官员一旦涉嫌贪腐,就要立即冻结其个人和家庭财产呢?对此,库马尔解释道:“只有冻结财产,才能使嫌疑犯丧失继续行贿,干扰法庭判决的经济能力;针对嫌疑人成立特别法庭,使可能的利益相关者回避,才能作出公正的判断。”  

库马尔清醒地认识到要运用这种特别法庭法案反腐肃贪,就必须首先建立起官员的财产档案。没有这种初始性的财产档案,又怎能比对、核查它们收入的合法性呢!正因为如此,“比哈尔邦规定,全部40万名官员要于今年2月28日前完成财产申报,以后每年都要更新个人及家庭的财产情况。邦政府将建立专门网站,将官员财产清单公之于众。”(以上引文均摘自3、15《国际先驱导报》的《印度比哈尔邦长官铁腕反腐,7万违规官员停薪一月》一文)  

为了带头,库马尔政府的全体部长们早在去年年底前就已全部将财产申报完毕。7万名官员则因未在邦政府规定的2月28日前申报个人财产,而被停薪一月。  

反腐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这种官员的财产申报和财产不明的立即冻结之外,库马尔的邦政府也还将陆续出台《享受公共服务权利法案》。该法案将规定:“政府的所有审批事项都必须有时间期限,如果负责官员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或给予合理解释,将受到惩罚。”出台这一法案,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和打击官员办事的相互扯皮和故意拖延,并以此变相地索取贿赂。  

作为一个邦的最高行政长官,库马尔对官员腐败的“零容忍”受到了印度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要求其它各邦推广应用的呼声也因之频频而起。  

当然,也有不少人为库马尔的这种铁腕反腐暗捏了一把汗。它们担心这些心怀不满的官员队伍会不会暗地里造反或制造更多的麻烦。对于这些疑虑,库马尔坦言道:“我的态度非常坚定,就是要打赢反腐战争,至于未来会不会因此下台或被清扫出局,我根本不在乎。”  

勇者无惧,无欲则刚!  

看异域的库马尔在权力观上是多么地洒脱。人家为了打赢这场反腐战争,毫不贪恋自己的官位。“被清扫出局,我根本不在乎!”库马尔闪亮出这种铮铮铁骨,又岂能不让那些贪腐官员畏惧三分呢!只要有了这种铁骨,又还有什么样的腐败不敢反的,又还有什么样的进退放不下的!  

当然,库马尔也用不着畏惧这些贪腐官员的暗地造反。因为他这个邦长是民选出来的,他能不能继续在台上干下去,决定这种去留的不是这些同台的官儿,而是台下的众民。正因为他的权力来之于民,而不是来之于官,所以他才能够无所畏惧地替民反腐肃贪。  

与异域的库马尔相比,我们这里的官显然不敢这么铁腕反腐。因为我们这里的官不是民选出来的,它的实质是官选官。官选官、官官相护,这是它的一个运命。正因为如此,我们这里的反腐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时候不过是作作秀而已。  

本来,我们的“异地审判”也是一个很有震慑力的反腐招数。把涉嫌贪腐的官员空降到一个陌生的“异地”进行审判,这不仅可以隔断它们的关系网、势力圈,同时也还可以把各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回避在这种异地审判的门外。  

问题是这种异地审判的办法不可能被大规模地推广、应用起来。因为它的结局很可怕;同时,官官相护的本能情结也不容许这种反法。如果有人冒犯这种情结,体制内的力量就会把它清扫出局。除非这个人有着库马尔的气节——“被清扫出局,我根本不在乎。”  

 2011年5月14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