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个人主义的现实危害

火烧 2008-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个人主义在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强调其与封建思想的关联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呼吁回归集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指导。

  个人主义,在今日中国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基础而存在的,现如今还有人不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天然合理性吗?这应该算是30年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转变吧!然而,随着这个观念悄无声息、日益牢固地嵌入到社会肌体,其危害也日渐暴露出来,让人忧虑的是其破坏作用可能是根本性的。
  毫无疑问,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为人类进入到更高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开辟了思想解放的道路,必然地成为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根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根基。这应该说是历史的选择。但是这样的一种选择放在当今的中国是否适用,是否能促进中国的进步,现在看来是不得不受到质疑的重大问题。
  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是由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思想道德体系相辅相成的,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通俗地讲,个人在捍卫自身利益的时候,必须以平等、人权、民主等理念为要求的一系列社会规则为制约。否则,个人主义的价值无法体现,更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说,个人主义只是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基础环节,而不是全部。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在其规则体系严重遭到资本的侵蚀和破坏的前提下,个人主义也日益演变为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空洞口号。
  全盘西化是相当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复兴中国的坚定选择,百多年来,前赴后继。经济上的西化必然需要思想文化西化的辅助,于是,个人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但是却没见到推动中国文明的振兴,反倒是信仰危机、价值缺失等一些列思想甚至精神问题泛滥,成为困扰中国人的最现实问题之一。究其根本,非常简单,个人主义并不适合中国。过去不适合,现在也不适合。
  中国长达两千年的以农业形态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深刻变革,这意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无法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影响。封建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是迥然不同的。如果说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权利,那么封建意义上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自私、狭隘。在封建社会,这种自私、狭隘必然导致封闭和分散,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深蒂固权力体系相伴随的,是个体对功名利禄的执着追求。
  可能很多人不愿承认,这个观念及其物质形态在中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至上的权力体系又多了一个致命的诱惑,权力与金钱的交易。在这样的背景下,打着资本主义文明旗号的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死灰复燃,以捍卫个人权利合理性为托词,实质成为滋生腐败以及更多权力斗争的温床。1949年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先进分子,今天,却成为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源头。
  毛泽东用社会主义救中国,邓小平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惟一选择。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是社会主义(公有)和集体主义。相对于占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工人和被两极分化甩出来的弱势群体而言,除此先进的理念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没有别的出路和可能。个人主义不是实现他们权利的依据,而是剥夺他们权利的工具。一切为马克思主义感召的进步力量,必须深切认识到这样的现实,在思想领域与个人主义展开斗争与较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