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资料私有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制约
论生活资料私有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制约
悠悠千古,是什么酿就了万千家庭的悲欢离合?是什么造成了多少朝代的兴衰存亡?
要探究任何社会现象得以产生、存在和变化的终极原因,我们不应当仅仅从其他的社会现象中去寻找,不应当仅仅从人们的头脑里行为中、即从人们的思想方式或行为方式中去寻找,而应当进一步从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去寻找。
那么制约着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究竟是什么?首先请正视这样的客观现实:
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论是牙牙学语的婴孩,还是耄耋之年的长者;不论是居住在青高藏原,还是生活在东海之滨;不论是扬名海外的歌星、影星,还是默默无闻的工人、农民;不论是陶醉于文艺复兴时的“老外”,还是浸润在华夏文化中的国人,都要衣、食、住、行、用、娱,都要消费生活资料;并且,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从他(或她)呱呱坠地的第一天起,直到他(或她)的生命之火熄灭之时,也都衣要服装、食要食物、住要房间,用要生活用品等,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消费生活资料,对生活资料的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基本需要,而要能够消费生活资料,就必然涉及到对生活资料的所有问题,如果某一个人没有属于他所有、可供他支配、消费的食物、服装、住宅等生活资料,那么任何社会成员都将不可能生存下去。
而且,这种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不是个别的私有,而是整个社会间的普遍的私有,所以,生活资料私有制——对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社会形式——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是每个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当今社会上的社会成员,都必须要用各种方式来谋取生活资料,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生活资料私有制制约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即生活资料私有制对当代社会的制约具有普通性、决定性。所以,在我国社会中,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存在是长期的和必然的。生活资料私有制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有机结合,这一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奠基于其上的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往讲到所有制问题,通常认为指的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却不知生活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而且这两者之间,生活资料所有制又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具有基础性)。
生活资料私有制对当代社会的制约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差异性。由于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存在,每个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的占有会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呈现出多少不一甚至极为悬殊的现象,形成了社会成员间对生活资料占有的差异和悬殊,从而它在客观上必然强烈地刺激着人们努力以各种方式去追求对生活资料占有的“最大值”,人们要想生活得更好,就必须更积极、更科学、更有效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活资料私有制的差异性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然而,在生活资料私有制的差异性的消极影响的刺激下,导致某些人为了捞钱,不择手段,用各种投机取巧甚至违法乱纪的方法来大肆攫取各种生活资料;有的多做一天官,就千方百计多贪占一点国有或集体财产;有的则利用职权,贪污索贿,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有的还直接参与犯罪活动;还有的精心构筑形形色色的关系网,如结亲联姻搞裙带关系,酒肉金钱铺路搞交易关系,结帮拉派搞小集团关系,互相勾结,互相利用。我投你以挑,你报我以李;我送你彩电,你分我住房;我给你“烧香”,你评我职称;我庇护你公子,你提拔我千金……。有的以改革为名,行谋私之实,以“权钱结合”、“内线交易”、“金钱游戏”等多种方式,巧取豪夺人民创造出来的财富!更为高级的形式则据说是可以通过股市大送“老鼠包”,弹指之间,能使人笑纳几十万、上百万而不至于受到“受贿罪”的法律制裁。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还反映在腐败现象的面广量大、性质严重之上,君不见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已导致了多少单位头头、县市级干部、省部级领导纷纷“落马”,甚至连个别国家领导人也人头落地!这些众所周知的事实,就不—一例举了,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生活资料私有制又是一个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它的社会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原始社会末期,生活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一个全新的动力,结合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逐步形成,人类迎来了文明的曙光。生活资料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奠基其上的社会的不同性质。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构成,生活资料私有制横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活资料私有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活资料私有制的存在仍然是长期的和必然的,并将继续为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开辟广阔道路。但是正因为生活资料私有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它的消极影响也将随之长期存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变得很普遍很严重,所以,消除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影响,清除不断孳生出来的大量的腐败现象,是一个长期的、甚至需要几代人反复进行的任务。
生活资料私有制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具有转化性的特点。它的微观表现是,储存的私有的生活资料可以通过货币这一中介物向私有的生产资料转化。在宏观上,则是生活资料私有制与生活资料公有制及其过渡形态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生活资料私有制导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化等。而需要特别严重警惕的是,生活资料私有制的转化性的消极作用可以导致“权力资本主义化”,当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无孔不入地、潜移默化地、普遍而深入地渗透、腐蚀到党和国家的权力中心、各级权力机构,甚至当整个社会都受到它的腐蚀后,大量的普遍的量变一旦导致质变,那时,人民的权力的性质将会发生蜕变,国家的运行轨道将会产生逆转,社会的发展将会遽然停滞,法律的秩序将会严重破坏,其后果不堪想象!
生活资料私有制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必然,它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起革命作用的崭新力量,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当今社会中,生活资料私有制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有机组合,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基本构成之—的生活资料私有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长期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战略决策。在中国当今社会中,生活资料私有制的主导方面是它的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积极性,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承认生活资料私有制的客观存在,充分认识、妥善利用全面发挥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可靠保证,它已经并且将要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然而,对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万万不可忽视,否则,我们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所以进一步开展对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研究,以及如何充分发挥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积极作用,限制、减少、清除它的消极影响,将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是关系我国的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何处的重大理论课题:
《新 世 纪 宣 言》
谁愿受剥削,谁愿受压迫?
伊甸园、乌托邦、大同世界、世外桃源┄┄,是人类的千古梦想、万年求索。
共产主义的旗帜整整飘扬了百年之久,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却又风云变幻。它何以不至流于梦幻,而由理想成为现实?
任何社会现象得以产生、存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那么,决定这一切的社会经济基础究竟是什么?
生活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其中,生活资料所有制又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具有基础性。
生活资料私有制有着历史衍变的过程。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构成的生活资料私有制,横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就以上意义说,生活资料私有制是构成全部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生活资料私有制对整个社会的制约具有普遍性、决定性。从根本上说,它制约着每一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制约着每一个集团、政党和国家。
生活资料私有制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有机结合,这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奠基于其上的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生活资料私有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长期地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战略决策。如果不能全面发掘、调动、发挥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积极作用,将不能成功地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对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也万万不可忽视,否则,我们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还反映在腐败现象的面广量大、性质严重之上,君不见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已导致了几多单位头头、县市级干部、省部级领导纷纷“落马”,甚至连个别国家领导人也被害得人头落地!当生活资料私有制的消极作用无孔不入地、潜移默化地、普遍而深入地渗透、腐蚀到党和国家的权力中心、各级权力机构,甚至当整个社会都受到它的腐蚀后,大量的普遍的量变一旦导致质变,那时,人民的政权的性质将会发生蜕变,国家的运行轨道将会产生逆转,社会的发展将会遽然停滞,法律的秩序将会严重破坏,其后果不堪想象!
生活资料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有机组合,是当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因而,生活资料私有制在当代是个全球化的问题。
生活资料私有制问题,又是涉及到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分界的重大问题。
人类将重建信心和希望,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