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网络时政文摘(54) 2009-07-01

火烧 2009-07-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中国摆脱美国情绪趋势,提及中国对美债态度转变,经济独立幻想影响,同时探讨中国政治与民意关系,以及中美经济互动影响。

网络时政文摘(54) 2009-07-01
 
美国《新闻周刊》:中国出现摆脱美国情绪
东方日报:漠视民意基础 动摇执政根基
太阳报:最牛豆腐渣工程 豪宅竟然用纸煳
德国之声:中国特色现象 "买卖儿童生意"供销两旺


美国《新闻周刊》:中国出现摆脱美国情绪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新闻周刊》7月13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题:中国的独立幻想    《中国不高兴》这本书称,现在到了“与西方决裂”的时候了,尤其是与美国及其国库券决裂。要求与美国保持更大距离的愿望正在增强:《环球时报》在5月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7%的人反对购买更多美国债券。就在美财长盖特纳6月初抵达北京前不久,对中国最主要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23名经济学家中有17 人认为美国的债券存在“风险”,美国股票对中国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中国政府应该离开美国市场寻求资产多样化投资,转向能源和矿产资源。

这种独立精神的增长正在使全球市场感到紧张。很多有影响的中国人对寻求与美国更密切关系的观点表示怀疑。近期担心中国可能收回资金的忧虑情绪导致利率急剧上升,使最近召开的八国集团财长峰会讨论的议题由经济复苏转向寻找偿还巨额债务的方法上。随美国代表团访华的共和党议员科克认为“中国开始取消国会的信用卡,不想再借更多钱给美国”。

幸运的是,奉行稳定压倒一切的中国领导层并不赞同独立于美国经济的这一流行观点。他们清楚表明,与美国突然“离婚”将是自我拆台之举。但受人欢迎的中国经济独立的幻想却有实实在在的影响。就在危机发生前,中国一直指望美企提供指导。而现在中国的国有银行看起来是比较安全的,中国没人再谈论美国模式。

中国高层领导也了解,除了美国,没有其他国家比中国从全球化中受益更大。政府近来的一些举动可以部分解读为试图缓和这种经济独立运动。然而,中国向内转会走多远也存在诸多限制。外国知名大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一直是就业来源之一,并且在中国繁荣的出口产业中占据一个很大份额。北京将不会断绝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也不会中断在美投资,没有其他市场能够吸收中国外汇储备。(作者卡拉贝尔,陈一译)

东方日报:漠视民意基础 动摇执政根基

内地官民对立愈来愈严重,官员漠视民意是根源之一,很多基层官员对关係到民生疾苦、社会公平的重大问题视若无睹,甚至以和稀泥的方式胡乱应付,结果愈煳弄愈糟糕。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省大学招生体育加分事件便是典型一例。面对民众关于部分考生加分不公的指摘,浙江教育部门不是迅速查明真相,反而变本加厉,玩弄花招,在近期公布的加分名单中,只有报名序号、学生姓名,却无学校名称和具体体育比赛项目,这样做分明是为了逃避公众监督。

其实,每年高考民众总是会提出种种质问,譬如招生名额分配、考场舞弊、加分项目弄虚作假等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却一直装聋作哑,不予理会。

装聋作哑的并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俨然已是整个内地官场通病。譬如问责官员被罢官后,短短时间内就莫名其妙的再次复出;官员财产向社会公开,明明已被实践证明是一帖反腐良药,但当局却至今拒绝实行,实在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为此很多人质问:不是当局一直誓言要与腐败斗争到底吗?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公开官员财产,接受公众监督呢?类似问题,比比皆是。

高考腐败 官员懒理

纵观这些问题,不仅关係百姓民生和社会公平等是非原则,更关乎当局形象和执政地位问题,有的仅凭常识都能判断出其中存在问题,但面对汹涌澎湃的民意诉求,面对一些常识性质疑,各级官员却装聋作哑,不予回应。即使勉强给出回答,也是漏洞百出,矛盾丛生,根本不能消除民众疑问,有的甚至黑白不分,溷淆是非。

官员默然冷对民意,主要是内地官员升迁不是由民意决定,而是由上级决定,官员当然将民意放置一边。另外,这些问题背后都有牵动着官员贪腐的利益纠葛,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以浙江高考加分问题为例,如果每一名考生的加分都经得起质询,有关部门何必遮遮掩掩,为何不能顺应民意,将每个考生资料详细公布?正是由于其中包含腐败因素,极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儘管民意沸腾,但政府官员总是默然置之。这些官员採取的应对办法就是能拖则拖,能骗则骗,能推则推,就是不肯正面回应。不过,如果说的更准确一些,可能是不敢回应,因为一旦回应,可能就会暴露其中隐藏的腐败内幕。

但这种做法能够煳弄一时,却不能煳弄一世。如果任凭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失去的首先是民众对当局的信任。再如问题官员频频复出,以致现在再有官员被问责丢官,全国人民都会发笑,因为问责不过是度假,不久就会官复原职,甚至高升一级。

一个政府能够存在,根源于民众的信任。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一点点丧失之时,也是政府执政根基一点点动摇之时。民意不可违,民智不可侮,这个古训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太阳报:最牛豆腐渣工程 豪宅竟然用纸煳

继上海一栋在建楼盘倒塌之后,陝西西安近日又爆出纸煳牆风波,有业主收楼后发现屋内间隔牆居然是纸煳的,消息一经传出,便被网友讥笑为「史上最牛的豆腐渣工程」。

据内地媒体报道,前两天是西安宏途星城小区交房的日子,但不少业主发现自己新房的间隔牆,竟然是用一种纸填充的,一些业主用拳打或脚踢就将这些纸牆彻底推塌。业主们找开发商退房,开发商竟然声称,这些纸牆用的是最新型建筑材料,而且还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面对开发商的狡辩,业主们群起抗争,陝西有关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实际上,开发商振振有词毫无道理,如果一拳都能将纸牆打倒,这样的牆壁有何安全性可言?如果这种房子没有质量问题,倒不如先请开发商和建设当局的官员住上一段时间。

这几年内地房地产开发极为火爆,各地不断推出新楼盘,但这些表面光鲜、装修堂皇的楼盘,很多是华而不实,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开发商们为了赶时间、抢进度、省费用,往往偷工减料,纸煳牆是目前最为夸张的一种,据说其他地方还曾发现用竹竿代替钢筋的极端事件,上海一些楼盘的楼板只有八厘米厚,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十二厘米,有业主用脚一跺,就将楼板跺出一个洞。
粗製滥造 危机四伏

内地着名的地产商王石曾预言,在新一轮的楼市大跃进中,很多楼房的寿命只有三十至四十年,根本达不到百年工程质量。一个地产界大老尚且如此预计,中国楼盘的安全质量可想而知。

豆腐渣工程的直接后果,便是大量无辜生命的丧失。上海闵行区的商品房倒塌之后,很多业主长抽一口冷气:好在还没有入住,否则不知有多少人要在这次倒塌事件中丧生。由于本轮的楼市大跃进极为火爆,很多购房者并没有对楼房质量及时检查便急着购买并入住,这相当于埋下一颗颗不定时炸弹。今后几年,内地出现此起彼伏的塌楼事件,恐怕不会令人感到惊奇。

实际上,国家对建筑质量有很严格的要求,而且还组织专门的监理人员对楼盘质量定期检查,但这一套严格的措施并不可能落到实处。内地楼市是官商勾结最为紧密的领域,在势大财雄的开发商面前,设计与监理人员往往成为他们的看门狗,开发商怎麽说,他们就怎麽监理,监理完全走过场,那一枚枚猩红的大印,只不过是为了煳弄那些不明真相的购房者。

随着塌楼事件的增多,渐渐会形成开发商赚钱、购房者殒命、政府买单的局面,政府最后将不断地为开发商善后,付出巨大的社会治理成本。为避免这种恶性局面的发生,当局应当机立断,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特别是重整建筑行业的监理队伍,真正担负起相关的监督责任。

德国之声:中国特色现象 "买卖儿童生意"供销两旺

在德国,一旦有儿童失踪,警方就会立即派出大批警员、直升机、甚至潜水员进行地毯式的"海陆空"联合搜寻,媒体的跟踪报道更是牵动了千万人的心。但在中国,儿童被拐卖的事件屡见不鲜,警方甚至也见多不怪。一些德语媒体报道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南德意志报》描述了广东一起光天化日下抢走九个月男婴的案件后写道:"这只是儿童被拐卖的无数案例中的一个,它使中国的父母们恐慌不已。非政府组织估计,人民共和国内每年有两万名儿童被拐走。有组织的人口走私团伙发现,拐卖儿童是有利可图的生意。他们把男孩和女孩卖给无子女的夫妻或那些找不到老婆、给自己买童养媳的农民。

这一案件的细节再次表明,中国买卖儿童的生意供销两旺。一些儿童往往并非被拐走,而是被贫困的农民家庭卖给了人贩子。在这个令人毛骨悚然市场上,需求最大的仍然是小男孩,因为中国许多夫妻认为没有男性后代的家庭不完美。儿子可以传宗接代,给家族带来社会声望。此外,按照传统,儿子可以带来安全感,父母老后有人照顾。

不过,买卖小女孩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在东莞和中国南方其它城市,开着摩托的人大白天竟然从父母手臂中抢走女孩。一些女孩直接卖给奸污幼童的人或组织卖淫的团伙,运气好一点的被卖到想要女孩的家庭。"

周日,德国第一电视台的《世界之镜》节目也报道了中国拐卖儿童的问题。使德国记者费解的是,他们在中国南方拍摄被拐卖儿童的父母寻找子女的实况时,当地警察和便衣亦步亦趋地跟随,而对这些父母的报案却无动于衷:

"2007年10月9日,男孩孙卓被拐走,超市里的摄像头记录了他被拐走的过程。从摄像上可清楚看出身着白衬衫的拐骗孩子的人,他先把孙卓引向一个方向,然后又返回。这是这个三岁男孩的最后踪影。

孙卓的父亲说:'我们立即去找警察,但他们说,他们没办法。我们跪在警察面前恳求。六天后,警察才取来了监视录像。那时,拐骗孩子的人早已逃之夭夭了。'由于他们不再相信警察,就在自己的小卖部贴出海报,为找回小儿子,悬赏二十万元。

大多数情况下,等待自己孩子归来的父母一无所获。结果是婚姻破裂、意志消沉和失业。他们把一切倾注在寻找孩子一件事上。尽管许多拐骗事件被摄像头记录下来,但警方大多不作为。所以,当事的父母们组织起来,共同前往北京,试图对人大代表施加影响,要求打击拐骗、搜捕罪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