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离我们远了吗?
文章探讨五四精神在当代是否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面对现实困境与宿命感,知识分子是否还能保持奋斗信念,反思时代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也许是经历的挫折多了,也许是体验的失落多了,对世间一切好事我都不敢有期盼,因为走过半生,对于事业的失落、彷徨,人生轨迹似已成定局,内心中的宿命感也越来越强烈。
说起事业,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传出的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自杀的遗书“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既得利益集团踩在脚下,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虽然我为这位博士的最终选择感到遗憾,但现实的无常就是捉弄人,再看一下自己的尴尬现状,也不得不对他的那份遗书多了一分理解。
现在象他那样的知识分子实在是太多了,他只是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在这世上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一个缩影。现实的压力太多了,安居乐业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城市化的发展,漂泊在城市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房价的畸高,失业率的上升,又怎能安居?为了生存而挣扎的人们,又怎能逃避内心里彷徨的情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理想境界是离我们越近还是越远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拥有鸿鹄之志的人是越多还是越少呢?
现在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对自己成功救赎,不能化作抗击命运的一种力量,而是选择了逃避现实,有的甚至要结束生命,这是何等的绝望,何等的悲哀!“五四”运动虽然离我们久远了,但那种精神不能久远。“五四”精神应该成为知识分子推动国家进步的一个标志,成为知识分子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动力,成为知识分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种信念!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