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社会被扭曲了,还是周森锋被扭曲了?
是社会被扭曲了,还是周森锋被扭曲了?
自清华毕业生周森锋全票当选湖北省宜城市市长后,可能就没有过几天安静舒心的日子,先是被查找背景后台,接下就是“打伞门”,“香烟门”,“论文门”,“不孝门”,虽然这些“门”一个接一个,在别的国家或别的人或许早就辞职没有脸面干下去了,但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公仆中算不得什么大的丑闻,对于中国公仆很多的人来说,毅力都特别的坚强,绝不会为此小小的不愉快而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官位。但对于一个刚刚被选上市长,刚刚走上“官位”的年仅二十九岁的周森锋来说,接连不断的“门”引起舆论如此的极大争论和质疑,周森锋虽然不会为此丢掉市长的官帽,但毕竟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若是对照三十年以前的社会价值观,周森锋的“打伞门”,“香烟门”,“论文门”,“不孝门”等行为毫无疑问将与社会格格不入,会被认为是劣迹丑行,很可能被停职检查。目前周森锋仍然能够安然无恙,是社会被扭曲了,还是周森锋被扭曲了?
如果以现今的市场经济人理论理解周森锋的行为,则社会没有被扭曲,周森锋也没有被扭曲。周森锋的行为恰恰是反映了市场经济下的丛林法则核心价值观。
细细想想,就算周森锋的“打伞门”,“香烟门”,“论文门”让没有与时俱进的百姓们有所不能接受,但与买官、卖官、养情妇、嫖幼女、贪污几千万元以及官商勾结卖土地、卖国企,侵害工人农民的利益,确实算不了什么大事。既然不是什么大事,那么为什么独周森锋市长大人又会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动静来呢?
若是回过头查找原因,那就是周森锋市长最初没有把网民提出的问题当作一回事,用一句现代词来说,没有运用危急攻关技巧及时应对自己面临的问题。
就以论文引起的抄袭门说吧,在左的计划时代给刊物投稿的论文,除了证明你在某一方面研究有所建树外,一旦刊登是有稿费的;而改革后的刊物,犹其是理论性学术性刊物,在市场经济指导下,左时代办刊物不注重金钱效益,不符合“发展是硬道理”——金钱至上标准,理所当然应该受到批判。即使科学发展观了,仍然要有钱来衡量科学不科学,不能赚钱的刊物在科学发展下仍然难以是生存。因此,不管是省一级的刊物,还是国家一级的刊物,不管你的学术价值多么的高,一般要由作者自己付费的。换一句话说,就是说,只要付了费,不管你的论文有没有学术价值,即使是遇到象周森锋市长大人抄袭的那篇毫无价值的狗屁文章,刊物也大都会发表的。学术刊物发表作者论文得到了效益,发表人拿到了奖金,作者通过刊物发表文章,达到了晉升职称要求,国家得到了税收,各取所需,国人各方皆大欢喜。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改革金钱来,真是一活皆活的伟大改革实践啊。
既然论文是付了钱的,追究起责任,从庄严的法律角度上说,那也是发表论文的刊物应该承担,不管怎么追究也追究不到他周森锋头上,现在是讲法治的时代,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必要为此检讨认错。再说,现在的社会,有几多是真的?假的多了去了,不管白猫黑猫,把名利竞争到手才是好猫。有谁愿意在那不赚钱的论文上下功夫,吃饱撑的二百伍才会干这傻事!若是左的年代,作假、抄袭都会被小题大做,被认为是丑恶,要检讨一番,甚至档案上都有可能留下污点,去你的不讲人性的极左时代吧,经济人可不讲这一套,改革成功之处,就在于注重结果,不讲究过程。清华、北大不会为此取消周森锋的学位?若是清华、北大这么干了,不仅是否定自己的三十年来的教育成果,更麻烦的是,那些核心刊物可就没有办法生存了,这是关系到一大批办事刊物高级知识分子饭碗的大事,这可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发财链条。相信北大、清华不会这么干,不会破坏了这个潜规则,这不符合一切向钱看的改革精神。市场经济下,也没有人把作假、抄袭当作什么大问题,若是全社会把造假当作丑恶,那么假的就一天也存活不了。套用一句过了时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目前遍地是假,说明存在即是合理的。
网民之所以把周森锋抄袭当作问题,那是仅仅因为周森锋成了政治公众人物。政治公众人物是为公众服务的,无论哪个国家,政治公众人物都是一个让公众信得过的人物。只有获取公众的信任,公众才会赞成你的政策,哪怕你把公众引向深渊,公众也会热情的跟随你走,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不管你肚子里是稻草,还是驴屎蛋,但在公众的眼中,就必须包装得象天使一般纯洁,佛祖般崇高,这就是政治人物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使露出了尾巴,也要设法把尾巴掩饰起来,就就象巴东审判邓玉娇就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掩饰案例,雄风、梦幻存在于特色社会,本来很丑恶,人家巴东牢牢抓住依法审判,立即为自己树立了法治的好形象,谁还会追究曾经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的雄风、梦幻背后的黑暗和责任?
抄袭门既然发生了,周森锋与他们的同事们,也应该学习巴东,找出有效的应对的对策。
沉默,“不争论”本来是个好办法,但对于周森锋来说,这一招不大好用。“不争论”法只适用于大人物,适用于掌握有绝对力量的权力,周森锋虽然是市长,在宜城很多地方可以说一不二,可以允许下属关心上级,为上级打伞,用不着争论,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到“不争论”,份量不够。
其实,抄袭也与其它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很多右派政治精英们反对毛泽东思想,因为力量不够,不直接说反对,先说毛主席的晚年错误,人非圣贤,犯错误是正常的吧,在人们理解的情理之中,悄悄卖自己的私货;买办们要卖国,不直接说卖,先说引资,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比如,本来想从北京去天津,担心受到阻碍,可以先说去云南,从云南再去天津,目的达到了才是最重要的。正如《要结果不要理由》一本小册子强调的那样,“你有一万个个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结果”。
抄袭被揭露固然并不光彩,但是可以因利势导啊。比如,提出向发表论文的刊物打官司,这样就会把公众的视线转移到官司上来,抄袭就不重要了;还可以信誓旦旦的痛批刊物发表论文的潜规则,不必担心刊物会因为痛批就会关门大吉,而感良心不安。社会潜规则一旦形成,除非社会被砸碎,不管怎么折腾,刊物都不会为此关门的。顺从大众心理,进三步退两步,或以退为进,比如说明明反对毛泽东思想,却装出很拥护毛泽东思想的姿态的样子,说出仍然“高举”、“一句顶一万句”等能够迷惑人的口号,这些都是政治人物赢取百姓好感,最终取得政治目标的好办法。
改革让一些共产党人更加坚定了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能够保持住做一个真共产党人的底线,仍然能够做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利益,从不让自己的亲属子女带头发财先富。但也让许许多多的假共产党人在丛林法则中学会了生存的智慧,自己口头上高喊廉政,自己的亲属子女却在改革中利用其父辈的权力影响力,一夜暴富,踌入了百分之零点几的少数先富行列。如果说周森锋有错的话,那也是周森锋刚出道,对于包装自己的技术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还不善于危急攻关,不善于用假话技巧获取人们的信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说假话,干假事,一定会脸不红,心不跳。一定会清出于兰而胜于兰。
如果一定要从“抄袭门”中总结经验,避免可畏人言,数学网友一篇“教一教清华的研究生们怎样才能够正确地抄袭”帖子就非常的有价值,数学网友在帖子中说:“比如周森锋是在房地产研究所,那么,你查找的抄的对象就不对,你不应当抄房地产的论文,而应当抄饮食业或者冶炼业或者军工企业的论文,然后把其中的术语稍微改一下,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是抄的”。不过这已经是马后炮了,帮助不了周森锋市长大人目前的忙。
对于周森锋市长大人而言,是社会被扭曲了,还是周森锋被扭曲了这些过程都不重要,重新包装设计,重新广告,从丑闻中尽快摆脱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