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水壶与潜藏的习惯
记得在当年的“运动”初期,喊得最响亮的一个口号就是“大破四旧、大立四新”。而不管是四旧还是四新,都包括了四个内容:文化、思想、风俗、习惯。
文化和思想的内容太深,我说不清楚;风俗的内容太多,我说不齐全;倒是习惯这事儿可以说说,也可以说的清楚些。
今天想说的,就是军用水壶与潜藏的习惯的关系。
水是人人、天天要喝的,但喝的习惯有不同。我的习惯是一仰脖子,咕咚咕咚灌将下去---这才叫痛快!
可是,只要我拿起军用水壶喝水,立马就改变了豪饮的习惯而改为“轻啜”了。这是因为军用水壶唤醒了我潜藏的记忆,而潜藏的记忆又唤醒了我潜藏的习惯。
军用水壶的容积通常为一千毫升,在不能及时补充水的野战条件下,这些水仅仅够维持基本需要的二分之一。所以,在当兵的年代养成了一个习惯:喝水壶里的水时必须“轻啜”,敢豪饮者必然后悔。
从哲学的角度说,这大概是“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变成存在后又决定意识”的缘故吧。
由此想开去,又发现自己其实还有一些只有在特定场合才会表现出来的潜在习惯。
比如参加大会吧,当听到“起立!奏国歌”的口令时,我在立即采取立正姿势同时,必然拽拽衣服—这也是当兵时养成的习惯。
又如对军号声的敏感。不久前,在睡梦中听到紧急集合号声响起,我一个鲤鱼打挺跳将起来准备打背包。当我发现抓住的不是黄色的军被时,才反应过来军号声来自电视……
再有,就是在那个难忘的夏天.当看到坦克的炮塔向我和一群激愤的青年转过来时,我本能地用手去抓实际不存在的四零火箭筒……当然,在一秒钟后我就回到了现实,迅速撤离!
想到这里,不能不承认,要想改变已经“浸入灵魂深处”的习惯其实是不可能的。好在我的经历还比较单纯,没有养成那些在特定时刻表现出来后足以使自己倒霉、甚至掉脑袋的潜藏的习惯,否则就会时时提心吊胆咯……
看起来,过去那些“关键时刻表现出革命战士本色”和“人还在,心不死,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跳出来” 的说法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