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精英"必读之文章

火烧 2011-05-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故事,揭示学究与鬼友的对话,讽刺当代精英言论混乱,提出诸多荒诞观点,引发对知识与言论的反思。

                   中国”精英”必读之文章  

在清朝有两个以擅言鬼怪妖狐而闻名于世的人。一个是蒲松龄,一个是纪昀。蒲松龄虽白衣一世,郁郁不得志,但他的《聊斋》却对后世影响深远,比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成就各价值要高多了,真可谓“文章憎命达”。《阅微草堂笔记》虽比不了《聊斋》,但是还是值的一读的。这不,我就看到一篇好文章,觉得最值中国现在的精英们一读了。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中的一篇文章:说是一个老学究夜行时,遇到到他一个过世了的朋友,此人胆大,便和鬼朋友边走边聊。过一破屋时,鬼朋友说这地方是文人住的。问其因由,答曰:“人在白天忙生计,而掩盖了灵性,只有睡后才思想纯净明亮,他所读之书便会从其百窍发出光芒来。如学问如孔子那样好,文采如屈原,司马迁那样好,其光芒能照亮天空,如月亮星星一般;次一点可以照亮几丈,末者也如灯光。”学究问自己的光芒如何,鬼朋友说他的学问都化为黑云,笼罩住屋顶,见不到半点光芒。学究大怒。古时的文化普及相当的低,一般的民众都是睁眼瞎子,比不了现在,所以,那时的乡村学究应该和现在的精英差多吧。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使人难辩真伪;世事又纷繁,使人头晕目花,故而使人迷惘,不知所措,这正是我们的精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可是我们的精英们的一番言论却使人更加觉得如“道”一般,是“玄之又玄”,不知是我们民众慧根大差,没有悟出精英们微言大义,抑或是精英们的道本来就““玄之又玄”,反正呢,我们总是觉得的玄之也,悬之也。如谈鲁迅就有“汉奸论”、“鲁迅结巴论”、“弟媳原是妻子论”;比如说房子房价吧,就有“房价不高论”,“丈母娘抬高房价论”,“农民们使房地产暴利论;又是什么”学费太低论“,“为富人拉皮条,为穷人开毒药(孔庆东语)论”;又是什么“钢琴杀人论”,“大师不如老师论”,论,论,论,奇谈怪论……总之是太多太多。语不惊人死不体。前不见古人,后却有来者,念长江后浪推前浪,喜极而涕下。  

鲁迅先生说,博学家多浅,专门家多悖,这是真的。无论什么人都有他自已的局限性,这个倒没有什么——要有自知知明。就怕没有这个,总以为自己所学,为天下第一重要,可治天下一切事;仿佛天下之事都系于他一之口中,所以无论什么事都要插上一嘴。然而,民间向来是藏龙卧虎,结果招来一遍非议,而贻笑方家。这样,他感到万分的委屈,说别人愤青,是网络暴民。他是现代的屈原了——只是做不出《离骚》。  

中国现在发展真的是快之又快,什么都能于一刹那间得到普及:大师普及、专家普及、美女普及、学者普及,教授普及、祼模普及……就如大学扩招一样,普及是普及了,只不是多加了水份罢了,用我们乡下话说是“一只螺蛳打二碗汤”。  

不过呢,这些自认为是现代屈原的精英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确还是有点真东西的,也是一番好心,只是成日囿于书斋,脱离了现世,故而不免迂腐可笑。而有些呢,或有点真本事,或有点假本事,名利之心太重,结果是给糊涂油脂蒙了心,难免要出丑弄怪。最末的呢,是为能喝主子家的一点涮锅水,而不惜抬轿子吹喇叭,糊弄民众之无耻之流。总之,也都是知识化为黑雾的三家村的老学究罢了。  

如果中国的这些所谓的精英们真想睡后能有光芒发出,那就不妨把《阅微草堂笔记》里的这篇找来看看——想想,反思。文言的看不懂,可以看白话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