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500年:从1.0版的王权资本主义到3.0版的民主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500年:从1.0版的王权专制到3.0版的自由民主
导 言
资本主义的现代西方,迄今仍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领先成就,并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仍是疮痍满目的整个世界上,俨然地成为了一个自由、民主、富裕、文明的“富人(国)俱乐部”。
以至不发达世界的许多人们都殷殷向往西方的富裕文明,或是捷足先登,甚至不择手段地成为西方国家的现代移民。能移民者,往往是落后国家的非富即贵者,或是技术文化的各类社会精英们。于是一些纵九死一生仍前赴后继的偷渡客们,真是“宁为太平犬,不做贫难人”地也要成为西方社会的非法流民。但问题是,整个落后世界更多的贫苦大众将怎样才能获得自身的自由解放和文明幸福呢?
于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或西方代理们,便把被当今全球化主导者美国标榜为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一般社会纲领的新自由主义奉为普世范本,并在各自国家极力鼓吹和实行要全面资本主义化的改革。然而,新自由主义(或新资本主义)带来的却并非什么普世福音,而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社会几无例外地造成了普遍的灾难,使这些国家正重蹈曾令西方国家苦难深重的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社会分裂、政治动荡的资本主义发展悖论的各种危机!
对此,新自由主义的鼓吹者们又振振有词地辩称,斯为设计的本是自由民主的“好的资本主义”,却因侬未全然才搞成了现在这种“坏的”权贵资本主义了。
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精英们总是把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符号的“自由、民主”和以私有化为核心的“人权”同资本主义全然地画上了“=”,仿乎资本主义就是“自由、民主、人权”。
然而这却是一种掐头截尾、刻意雕饰、僭称妄祚,甚至有些欺世盗名的非历史主义忽悠!
这就好像“第十个烧饼是真理”的谚语故事说的,某饥客一连吃了十个烧饼终于饱足后,却感慨道,既然吃到第十个烧饼才饱了,我何不一开始就吃这“第十个”,却白白靡费了前面的九个呢?
资本主义最先在西方萌芽产生并不断发展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今天西方发达世界的自由民主国家也几无例外地都经历了早期的黑暗资本主义到今天的文明资本主义,其实是充满了矛盾和苦痛的发展历程。世界资本主义的500年,从总体上看,又大约是经历了,从“1.0版的王权资本主义”(从1488年地理大发现的开启到1776年的280余年),到“2.0版的自由资本主义”(从1776年《国富论》发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68年),再到“3.0版的民主资本主义”(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解体而至今的70余年),这样三个历史阶段的进化发展。
在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上形成的西方自由主义的新文化思想体系,乃是人类建立现世生活理想的一个初始的文化思想形式,也是在不断批判构建的过程中形成为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资产阶级社会的全部秘密就是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哲学和财产权利关系的私有制。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本质正是私人所有权的财产观念和社会意识。因此,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也是一个缺乏内在统一性的二元文化体系,它的价值理想始终流于一种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或符号,最终也仍就是寄托在基督教伦理的思想形式之上了,并自诩是基督教文化的现代化和自由化,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法权的社会形态则更是缺乏“真理普遍性”的深刻内涵或是内在的历史逻辑表现。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思想形态,大致经历了两个批判性构建的体系化发展周期,以及后来非体系化发展而形成,一方面是其主流文化回避了对自由普遍性的“真理”探究,而形成了实用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理性思潮对传统自由主义反思批判的“三部曲”发展:
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一个思想周期,自由主义的思想家们坚持以理性思想对中世纪欧洲封建意识形态的旧宗教神学独断论进行了批判,并要努力实现理性的“形而上学重建”(即意识形态重建)。但这一时期的理性“形而上学重建”,却最终形成的是十七世纪以来统治欧洲一百多年的“莱布尼茨-沃尔夫”形而上学“新独断论”(即新教条主义)的思想统治(恩格斯语),并构成的是王权资本主义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在资本主义发展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欧洲中世纪以来神权教会从人们思想精神到政治社会一切方面的绝对统治开始动摇和瓦解,欧洲的主要国家也进入了将各国的教权置于王权之下的王权资本主义时代。这时的理性哲学家们则是极力地用理性来调和宗教思想和王权社会,实际上是把旧神学的宗教哲学变成了新理性的哲学宗教,并使之成为了一套为王权资本主义大唱赞歌的理性形而上学体系——莱布尼茨更是宣称,“现在的世界已是上帝所可能创造的最好的世界了”。这一时期自由主义的理性思想体系,也因此而成为了更多人们要求自由普遍化发展的思想“新禁锢”。
所以,自由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或新文化革命)还须要进一步突破这种“新教条”的束缚,并进入一个新的文化革命阶段,这就是18世纪以来,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到德国古典主义哲学革命的所谓自由主义第二个批判性构建的思想发展周期。启蒙运动促进和形成了这一时期自由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并导致建立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关系和理想王国的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德国古典哲学则被认为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总结。西方自由主义是以个性解放、人权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神圣的资产阶级口号为其思想宗旨和文化本质的。西方自由主义的那些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们,在论及人的自由权利及人们自由权利普遍化的社会真理时,从洛克、卢梭到黑格尔等,都无不把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看作人们最基本的自由权利或人权。黑格尔还把这看作是自由主义“真理现实性”的具体体现——这无疑是正确的,要是一个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权利,还何谈什么自由呢?但一切真理又必须是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于是,自由主义的真理也被形而上学地表达为一种“天赋人权”的所谓“普遍自由”思想。启蒙思想家们还把“天赋人权”解释为,上帝创世时曾赋予每一个人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财产)权利,但后来却被封建专制者剥夺了,因此要进行革命,重建自由平等的“契约式”自由民主国家。在法国大革命中,“天赋人权”还被通俗地表达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并形成人们已把自由主义理想同在现实生活中建立理性国家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而不再似以往只是流于概念思辨的“空头革命”了。但面对着无论革命前还是革命后现实存在的种种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公平、不平等和不平衡,岂不是陷入自相矛盾了吗?自由真理的普遍性或人们财产权利的普遍化又将怎样来体现和实现呢?于是,又有人出来辨说,一些人之所以沦落为无产者,是因为祖上“不肖”而败落并殃及了子孙。最后还是黑格尔以其充满辩证法的理论来证明,正是由亚当•斯密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揭示的自由资本主义“自平衡”演绎的历史逻辑显示,只要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就将会最终地实现人们自由财产权利的普遍化。黑格尔还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看作是整个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法哲学(社会哲学)基础。整个西方自由主义新文化体系的所谓真理及其社会发展逻辑的理论构建,正是在黑格尔那里第一次达到了它的最高峰,并构成了自由资本主义(或市民资本主义)所谓自由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自由资本主义也成为在思想理论形态上最为完整的一般资本主义形式。然而,整个自由资本主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是各种文化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和突出的一个时期。正是自由资本主义现实逻辑的两极分化和周期性经济危机所呈现的发展悖论,也使黑格尔主义不可避免地陷于流产了。
黑格尔主义流产后,一方面,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文化就完全放弃了对什么是自由主义真理的理论探求,并实用主义地把所谓自由主义真理的“自由、民主、人权”(甚至较“自由、平等、博爱”也显得更为抽象地大大退了一步),看作一种并不需要建立深刻历史分析的形而上学的抽象价值符号;另一方面则形成,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潮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批判解构和非体系化、狭义化的发展。从此,整个西方的自由主义也再没有任何完整的体系化发展,而是沿着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的文化思想路线,最终陷入了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这种情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吸收了种种社会主义要素的社会改良后才有所改观。但“冷战”结束后,在原教自由主义复归的“回光返照”中,又一度形成了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纵横天下”和“天下大乱”……
纵观资本主义的500年,尽管理想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们一再地提出了种种关于“天赋人权”、“普遍自由”、“契约社会”、“主权在民”、“社会平等”、“权力制衡”等的现代民主主义的先进思想,但当这一切的落脚点最终只是一种资产阶级私有权的财产意识时,就全然地都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了。而且,资本主义的500年来,无论是最早的原始积累时期,还是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从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换(或转型)时期,乃至大体完成社会转换的整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长达400多年的历程中,都并非是以政治民主方式而恰是以王权专制、或强人统治、或寡头政治等来推进和发展的,即使在建立了代议民主制的形式下,也实际形成的是大工商业者、大地产者、金融寡头们分别主导或联合专政的阶级统治(法国大革命以来至二战前法国社会的政治情形和统治形式就是典型写照)。这一切的集中表现就是:对所谓的民主权利一直都实行了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如,1848年革命之前,法国“七月王朝”的大金融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在全国一千余万人口中,符合财产资格的政治选民只不过是区区24万)。欧洲各国还普遍实施了反社会党人法的政治专政,再加上一个思想控制的新闻检查制度。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称这种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代议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事务的委员会”。而真正比较稳定地实行了普选权民主政治的所谓“民主资本主义”,其实也只是二战结束之后,当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部关系方面实行了某些社会主义要素的“新政”改良,各种社会权利矛盾也相对缓和而至今也不过70年的历史。但这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在本质上却仍然是大资本集团在主导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今天的后发国家若要趋步西方,或可缩短这样的痛苦进程,却何能就凭空地得来恰如“第十个烧饼”的“好资本主义”呢?另外,即使要去重复资本主义的A、B、C,那也得认真地思考一下,没有了殖民主义的现今时代,这条道还走得通吗?
所以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人们,还真是应对整个资本主义500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一次真正的全景认识和深刻了解呢。
在此还须要告诉大家的正是,资本主义不过是人们在近现代工商经济(生产方式)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以市场交换为基础形式,并以经济私有权利为核心而不断地发展着的经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也不是什么超然决然的东西,而是孕育和产生于旧的宗教思想体系中,并隨着社会发展而一开始只是小心翼翼地试图对旧宗教的神学独断思想做出一点理性批判和新解释的文化思想形式。甚至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系化构建也一度形成的是王权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形态,并表现出了很强烈旧文化思想痕迹的新专制主义色彩。
总之,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完全是依赖于中世纪末期,欧洲各国在政治文化形态上建立形成和不断强化的王权专制主义,或以某种法律形式而确立起的大资产阶级和新旧权贵们联合专政的阶级政治统治(如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并对应的是具有鲜明资本原始积累特征的王权资本主义形式。但资本主义新经济关系的发展又必然要对欧洲中世纪以来以教会神权统治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结构和土地所有权关系产生巨大冲击,从而在使传统社会关系全面解体的历史嬗变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主体性地位的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即所谓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也是不断发展着的自由主义新文化思想形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的新文化思想不仅是在同封建专制主义的旧神学文化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斗争中形成、构建和发展的,也是在自我批判的不断发展中成为了对王权资本主义(在思想形式上则是对理性自身的新独断论教条主义)进行批判、斗争而要求“更普遍自由权利”的重要思想力量,并最终在文化思想形态的理论构建上成为了定格于或对应于自由资本主义的主流文化思想形态(意识形态)。
其实,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所对应的上层建筑形式往往会是跨文化形态的。譬如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方式乃是人类原始文化的氏族社会后期就形成了,而后在长期的发展中才逐渐地成为了主体性的社会经济方式,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主流社会关系和文化思想形态,即是被人们笼统地表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社会形态;但所谓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和社会,随着生产力(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实际上又经历了,从主要是宗法神权主义文化的奴隶制(或农奴制)社会到宗教神权主义文化的领主封建制社会,再到王权专制社会的嬗变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生产关系萌发和产生于传统自然经济的封建主义关系内部,并是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各国在政治文化形态上的王权专制主义最为强化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迅速发展,而最终成为一种独立新生产方式和新经济社会关系的;西方自由主义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的新文化思想正是产生于以私有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之上,并最终成为一种与资本主义一般经济关系和理想社会形式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相对应的文化思想体系;自由主义的新文化思想构建也最终止步于充满了矛盾的自由资本主义,并表现出自身文化思想体系的矛盾性,具体就是,自由主义所宣扬的个人自由权利的普遍性,虽表现出了对封建专制主义文化,以及对王权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反对的革命性,但它所标榜为真理的“普遍自由权利”,却最终只是一种表达中等阶级利益诉求的精英主义社会文化观念,而并非一种真正具有“自由普遍性”的文化思想体系,也最终因无力驾驭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矛盾而陷入不可逾越的文化矛盾之中;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关系的矛盾发展实际上早就在孕育着一种旨在克服资本主义权利私有化、个人化和生产方式社会化、集约化矛盾的社会主义新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了,这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也必然要形成为一种超越个人自由主义的新文化思想体系——这就是,由马克思主义初步确立并终将构建形成的,真正是“从每个人到一切人”的自由普遍性为其理论和实践宗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新文化思想体系……这也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一般历史逻辑之所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此就暂不去展开讨论了)。
但这一切的一切,还需要人们从对人类近现代文明发展的资本主义500年的梳理和认识说起。
资本主义500年,从“1.0版的王权资本主义”到“2.0版的自由资本主义”再到“3.0版的民主资本主义”三个历史阶段的进化发展,又大约是:从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第一次从欧洲到达了非洲好望角并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到1776年的280余年,正可谓是“1.0版的王权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时期;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被誉为自由经济宣言的《国富论》和美国宣告独立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宪法》,以及在此前后英国工业革命拉开序幕,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68年,则可认为正是“2.0版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至今的70余年,整个西方世界才大体进入了“3.0版的民主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当然,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特别是早期发展其实是极不平衡的,在每一具体国家,以上资本主义三阶段的发展也并没有一个完全一致和准确具体的历史分界,所以我们以上的历史分段不过是从总体上来讲、并是以一些具有主导性意义和重要标志性影响的事件而作为历史起始的发展坐标,而这也正是一个“发展过程论”的辩证历史主义表述。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是萌芽和产生于传统小商品交易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并从原来附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封建经济关系,逐渐成为独立的、以市场交换为主要形式的新生产方式和不再依附于传统封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独立经济关系。由于商业和手工业可不受地力经济的自然限制,而是在市场条件允许并在一定资本(本钱)的积累推动下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扩展,从而显示出新生产力发展的更大优势。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产生其实是有着更为久远的世界发展的历程。但14~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欧洲一些逐渐强势起来的专制王权推动之下的远洋贸易,正是在更大规模上拓展了市场,刺激和推动了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和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我们不妨就把1488年迪亚士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重要历史坐标,以作为整个资本主义、也是1.0版的王权资本主义发展纪年的历史标志吧。
我们把1776年确定为2.0版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纪年标志,是鉴于是年发生的两个重要事件和相关影响,即:亚当•斯密发表了被誉为自由经济宣言的《国富论》和美国对其宗主国英国宣告独立,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宪法》,以及在此前后,以1765年珍妮织布机诞生和178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还有就是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自由资本主义也可认为正是最典型和最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形式。这是因为,仍致力于宣扬“普遍自由”理想的整个自由主义新文化思想体系,无论是在思想观念形态和社会理论形态构建的意义上,即在文化思想的精神哲学(黑格尔)到法哲学(即社会哲学)基础的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等)等方面,都正是把理想中的自由资本主义当作了它的社会摹本。这一时期英国、美国,以及大革命后的法国等,也都相继地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时代。马克思悉心研究的资本主义,其实也主要是最一般和最典型意义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也正是指从英国工业革命和《国富论》发表至1848年,这不到一百年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严格说来,《国富论》提出的那些自由经济理想,直至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前的整个欧洲大陆(甚至英国),其实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和贯彻,倒是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的美国,由于没有从传统社会关系在向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嬗变转轨的剧烈阵痛和历史包袱,反而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体现。整个欧洲大陆的王权资本主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848年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才大体寿终正寝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同此前欧洲各国曾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所不同的正是,它已是一场波及相当广泛、但主要是反映了中等资产阶级要求“更普遍自由权利”的革命。但革命爆发后,无论是大资产阶级、新旧权贵还是中等资产阶级,却又共同地担心起正日益兴起的,进一步要求“真正普遍自由权利”工农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会形成对资产阶级现实利益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颠覆和破坏,于是又合流形成了一股反对和抑制革命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潮。
1848年的欧洲革命相继被镇压下去了。但在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权贵统治也开始了政治和司法改革的进程,并对现实社会权利关系和选举权的财产限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让步调整,整个欧洲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在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市场激烈争夺的内外矛盾中进行的,并导致在20世纪初以来的二十年间,连续爆发了两次资本主义争夺的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4年国际社会关系重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而至今的70余年,正是在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劳工运动的冲击下,各国也开始对传统资本主义进行了具有某些社会主义要素的改革以来,才大体形成了当今这种不再是靠简单的阶级专政和殖民争夺,而是内部建立起形式上更加法律制度化和普选民主化,但本质上却依旧是大资本在主导人们经济社会发展,外部则建立起更加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从而形成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但最终还是陷入了新的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3.0版的民主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以上大约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的500年来,先后经历了从“1.0版的王权资本主义”到“2.0版的自由资本主义”再到“3.0版的民主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逻辑,这也是一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无例外地相沿递进的历史发展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