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不改造国民性,打不成禁毒的人民战争

火烧 2015-06-2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强调禁毒工作需以人民战争形式推进,指出毒品危害严重,需改造国民性才能打赢禁毒战。引用习近平讲话及数据说明当前禁毒形势严峻,呼吁全社会参与禁毒斗争。

                                                                         不改造国民性,打不成禁毒的人民战争

 

 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强调,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厉行禁毒是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和主张。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坚持多策并举、综合治理,坚持部门协同、社会共治,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总书记把禁毒工作都提到到了战争、特别是提高到了人民战争的高度,可见目前我国毒品之害的严重程度。

 一五六月二十三日,在“六二六”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之际,由国家禁毒委主办,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合成毒品防治专家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一五中国禁毒论坛——合成毒品防治京举行。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柯杨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致辞。

在本次论坛上,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向外界进行了权威性透露目前我国登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数量是○○年同期的六点五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百分之四十。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的吸毒人员有二百九十五点五万名,估计实际吸毒人员超过一千四百万,这就意味着我国每百人中就有一人吸毒。

凡中国人,对毒品不仅就应该有刻骨铭心之痛,而且也更应该有刻骨铭心之恨。中华民族挨打受辱的近代历史,就是由鸦片这一毒品拉开了序幕。

一八四年,英国殖民者以满清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打击英国鸦片贩子向我国进行鸦片走私为理由,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因此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遭受的这第一场侵略战争,后来也就被称之为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在这场历时两年的这场战争中,满清王朝由于腐朽没落,因而遭到了惨败。而满清王朝的腐朽没落,对毒品的禁绝不止和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吸毒群体,也是其主要的标志之一。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急需一个庞大海外市场作为它工业产品的出口地当时的满清王朝,由于最符合英国的这一要求因此非常有望成为英国数量庞大的工业产品的倾销地。但由于我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是英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英国出的羊毛、棉布等工业制品国却不受欢迎。因此使得中英国贸易之间,对英国形成了数字庞大的贸易逆差。而对这数字庞大的贸易逆差,英国人急需一种能够被我们中国人接纳的商品来填补。找来找去,最终,英国人发现了我们中国人对鸦片的青睐。于是,产自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的印度的鸦片,就源源不断地大量漂洋过海而来。

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地危害了我们中国人的健康,严重地戕害了我们中华民族。因此在嘉庆四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九九年,当乾隆太上皇驾崩后而真正掌握了最高权力的嘉庆皇帝马上下旨,明令禁止鸦片向我国输入。然而尽管嘉庆皇帝禁止鸦片向我国输入的命令虽严,可是某些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欲壑却难填。于是英国人向我国输入鸦片的渠道,也就从正常的商业贸易,改为了走私。因而这才在四十年后,有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走私,就是向某一国家输入这个国家法律明令禁止输入的商品或是违反这个国家的有关法律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等行为。由于逃避了高额的关税,因此走私的获利,要远远地大于正常的商业贸易。然而尽管走私能够获取暴利。但是能够把什么样的商品走私到走私的目标国,却取决于走私目标国人民的消费需要。

人的消费需要,取决于人的生活需要和喜好。实在是令人感到奇怪,英国人用工业化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精美的棉布和毛织品,要远远地优于我国的家织土布。然而英国人制造的这些工业品不管多么精美,却就是提不起我们中国人的兴趣。而当时唯有鸦片这样的毒品,才能令有的中国人“爱不释手”。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一句俗话,“苍蝇不叮无缝蛋的鸡蛋”。对鸦片的钟情和喜爱,不仅戕害了我们中国人的肌体,而且更暴露出了我们中国人安于享乐而不思进取的这种民族性格。一个安于享乐而不思进取的民族,不仅不会有活力,而且更不会有战斗力。正是由于看透了我们中国人的这种性格,所以英国殖民者这才在最多时只投入七千人的兵力,就敢向人口多达四亿人的满清王朝,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并能够决战决胜。个人的性格能够决定个人的命运,民族的性格也能决定民族的命运。英国人对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理解得要远比其他人更为深刻。

据说吸食了毒品之后,人就会产生腾云驾雾般的美妙虚幻。腾云驾雾的这种虚幻,很符合我们中国人虚假、虚妄的这种民族性格。虚假和虚妄,继而带来的就是瞒和骗。而瞒和骗,又正是鲁迅等人所发现的我们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的外在表现之一。

我们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最普遍、最突出的,就是虚伪,就是不诚实,就是不认真,就是瞒和骗。因此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就这样总结到:“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到今年,鲁迅的上述这些话,刚好已经说过九十年了。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后“猫论”、“摸论”和“不争论”的盛行和儒家文化的复活,于是虚假、虚妄、瞒和骗的这种性格,也就又重新回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身上。而正是由于虚假、虚妄、瞒和骗的这种性格,所以才导致了某些中国人对能够制人虚幻的毒品的情有独钟,才造成了改革开放后毒品在我国的再度泛滥。

 改革开放之后,不仅“猫论”、“摸论”和“不争论”开始了肆虐,而且腐朽堕落的儒家文化也得以了复活。而由于“少数人先富起来”的这样必然将导致个人利己主义盛行的政策的推行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样只能会导致人们丧尽天良的致富理论的引导,导致了人们在追求富裕起来的过程中,可以不择手段。于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就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那样,有些人为了响应“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而能够一夜致富,因此不仅敢铤而走险地去犯法,而且更能丧尽天良地去残害自己的同胞。于是在改革开放刚刚进行了十年之后的一九八九年,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私种吸食贩运毒品、聚众赌博和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等行为,就成了严重危害我们中华民族的的“六害”。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除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私种吸食贩运毒品、聚众赌博和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等社会丑恶现象统一行动。从此,“六害”和“除六害”就成了我国社会的两个流行词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毗邻“金三角”这个毒源,加之有些中国人对毒品的喜好,特别是由于少数人为追求自己的先富起来而贩毒制毒,于是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态度明确,健全禁毒法规,组建缉毒专业队伍,拨出禁毒专项经费,改善禁毒装备,加强戒毒基础建设和研究。

   一九九十一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禁毒方面的重要政策和措施,统一领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成立了禁毒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一九九十二二十八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

    一九九二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编写、审定了《禁毒教育读本》,作为在中学生中普及禁毒知识的课外读物。

    一九九五年一十二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发布了《强制戒毒办法》。

   一九九七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的处罚更加严厉。

毒品在我国的再度肆虐,除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这个理论引导下所导致的某些人为了实现先富起来,不仅敢铤而走险,而且更丧尽天良而去贩毒制毒这个因素外,儒家文化的复活、特别是儒家文化所主张的那种对生活追求的穷凶极奢,也是造成当前我国产生大量吸毒人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今的中国,明星吸毒、官员吸毒、飞行员吸毒、先富起来的人吸毒等等,已经成为了时尚。而这些吸毒人员,除了少数人是由于被毒贩引诱而误食了毒品上瘾外,大多数还是由于自己为了追求生活上的穷凶极奢而吸食上了毒品。

儒家文化之所以腐朽堕落,除了其不仅始终没有能够自发地产生民族、民族利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这样或者是与其相类似的概念和没有能够产逻辑学知识等这样一些致命性的不足而导致个人利己主义极度泛滥这个因素外,而且还更在于它对生活追求所主张的那种穷凶极奢并且还把它提升到了“礼”的这种伦理化高度

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本人就这样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第十》)

是由于自孔子起儒家文化就把对生活享乐的追求都提升到了“礼”的这种伦理化高度,因此曾经自强不息的我们中国,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舌尖上的中国》,也就变成了两度毒品极度泛滥的中国。

彻底铲除毒品,只有靠人民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通过收缴毒品封闭烟馆严厉惩办制贩毒品活动,特别是结合农村土地改革,彻底根除了罂粟种植。因此在短短的三时间里,新中国基本上禁绝了危害国百余年的鸦片毒害。新中国曾经的禁毒历史证明了,只有靠人民战争,才能禁绝毒品,才能创造举世公认的奇迹。

    二十多年来,尽管禁毒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因为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这一崇高精神追求的丧失,由于“猫论”、“摸论”和“不争论”的肆虐和腐朽堕落的儒家文化复活,所以毒品的泛滥,反倒出现了越来越猛烈之势。以至于习总书记,不得不要以战争、甚至是人民战争的力度对待之。

人民战争,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人民能否积极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那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是否觉悟。然而三十多年来,由于受“猫论”、“摸论”、“不争论”和儒家文化的毒害,当今中国人的精神,早就普遍回到了从前的那种麻木状态。因此,要想打赢禁毒的这场人民战争,那就只有“批臭‘猫’、‘摸’、‘争’,全民再启蒙。崇信毛泽东,再铸国民性”,那就只有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否则,这场禁毒的“人民战争”不仅打不赢,而且也根本就打不成。

只要离开毛泽东,那就打不成人民战争。只要打不成人民战争,那就打不赢国内的禁毒战争。只要打不赢国内的禁毒战争,那么中华民族早晚还会等来新的“鸦片战争”。因此中华民族若想避免新的“鸦片战争”,那就只有赶早虔诚地迎回毛泽东。绕开毛泽东来谈什么人民战争,那不仅纯粹就是在捕风捉影,而且还更是自己在糊弄自己。

今年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一百七十六年,更是毛主席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发出的五十年,同时也是“国际禁毒日”确立的二十八年。“虎门销烟”的完成和“六二六指示”的发出,都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健康,而“国际禁毒日”的确立,更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

一百七十六年前,从六月三日到六月二十五日,我国军民在林则徐的领导下,将从英国等外国鸦片贩子手中缴获来的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全部销毁;一九六五年的六月二十六日,毛主席发出了“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一九八七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一百三十八个国家的三千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每年的六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我国“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定为“国际禁毒日”。只是一百七十六年前的那个六月二十六日,中国人民正在为完成了“虎门销烟”而欢天喜地;五十年前的那个六月二十六日,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福祉;而二十八年前的那个六月二十六日,纯粹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侮辱和讽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