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术语的重新翻译和诠释
文章探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术语的重新翻译与诠释,强调纠正错误译法,树立中国文明道义高地,提出‘人性解放、平等、博爱、民选’的新诠释,以增强民族自信与文明影响力。
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术语的重新翻译和诠释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既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以及“Democracy” “民主”是西方舶来品,也是当今西方社会占据世界道义高地的一面重要旗帜。虽然目前我们中国已经用不同于西方,甚至用西方难以理解的方式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是在人类发展最高道义标准的争夺这块战场上,我们的确在西方这面大旗下还显得不那么自信。当然,应该认识到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我们对西方社会更加深入和密切的接触,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加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的恢复,特别是在2008年海外中国学子虽然身在西方,确为维护祖国的荣誉而挺身而出,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对西方社会的可笑行为的不肖。这件事实本身就说明西方文明的吸引力在下降,而我们中国社会的文明感召力在增强。
应该肯定的是我们的文明感召力在增强,但是这种好感只是一种个人感官上的认识,到过中国的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进步和文明的力量,没有到过的就很难理解和体会到这种进步,特别是西方社会用“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的理论在世界甚至占据了很多中国人的道义高地,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的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道义高地所在,而这是西方提出的,因此西方才有解释权和示范权,这种潜意识使得我们对中国传统的道德力量和现在提出的道义力量都缺乏完全自信。因此不解决这个道义的问题,不占据世界道义力量的最高地,就很难摆脱西方理论对我们的困扰,就会束缚和限制我们创造世界更新更先进文明的创造力和自信心。由于最高道义阵地的缺失,就会让西方反华势力和他们所豢养的所谓“民主斗士”有机可乘,甚至使得我们自己在西方的迷惑、诱导下丧失自信,迷失方向,走上西方为我们安排好的破落道路,丧失创造人类最先进文明,重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而从历史上看,获得了民族自由的中国人是最事实求是,善于创造先进文明形式的,中国人应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在未来重新主导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呢!
那么如何占据人类的最高道义阵地呢?我认为要占据整个人类的最高道义阵地,首先占领中国的这块道义的阵地。应该说,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理论创新,用更先进的理论去指导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实践,用事实求是的方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三个代表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都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理论,满足和指导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应该说这都应用性的理论,从理论高度上来将还不足以成为整个人类道义的旗帜。
为了树立这面旗帜,我们有必要分析我们前人的文明和现代西方的文明以理清是非,把握方向。我们现在有一部分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真正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光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地位的提升,而是整个东西方文明地位的变更与转换。一些人认为这种变革就是东方传统文明的恢复,是儒家思想的恢复和重生。事实上这种认识片面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当代中国人的创造新文明的历史责任。古人的儒家思想是伟大的思想,但追根溯源是适合东亚的社会地理环境,为了维护自然经济时代的社会稳定一套思想和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君权之上的等级制度,这中间不否认有人性的关怀,但其精神实质是不可能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世界绝大多数的地方并没有信仰儒家思想但仍然生活的幸福快乐。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些而夸大儒家思想的作用,就是没有看到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甚至我们的前人都会笑话我们没有创新的精神,只会翻故纸堆。
我们要树立的旗帜应该不光可以引领中国的文明进程,同时还能包容和发展现时代的最新文明,适应世界更广阔的地区,适应人类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而正确旗帜的树立可以激发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从而充实在这杆旗帜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真正创造和引领一个比当今世界更先进更文明的时代,这才是当代中国人应该有的心胸和气魄,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激烈的世界竞争树立自信,找准方向,避过险滩和陷阱。对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言,不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就有可能一个混乱没落的国家,拉美化或许是好的,阿拉伯化将会是中华民族的恶魔,这甚至可以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对于这样的结果是西方社会而言是乐意看到甚至正在为此而努力的,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应该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好的,我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不光提升我们的产业级别,同时在思想领域加强创新,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这样哪怕有一天经济发展慢了下来,共同而伟大的理想信念仍然能团结和凝聚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而不是被西方美丽的谎言和所设的迷雾所诱惑,使我们丧失民族自信而离析没落。
那么对于西方目前树立的旗帜“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Democracy”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呢。事实上我认为西方树立这样的旗帜其来源还是为了反对中世纪的宗教黑暗。因为在哪个时代是诸神的时代,哪个时代人性是被忽略和束缚的。西方文艺复兴提出“Liberty”其本意是倡导人性的解放,人要有吃有穿有尊严,求知求美求发展,人类有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权利,要因此从翻译的角度来讲应该将“Liberty”翻译为“解放”或“人性的解放”。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翻译前辈却将其翻译成了“自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中国处在满清统治的封建压迫时代,翻译者认为社会灾难深重,人性的解放就是要获得民族的自由,这使得在当时“自由”和“人性的解放”这两者之间的含义是分不开的,是重叠的。但是这样的翻译错位却对现代的中国人造成了巨大的不正确影响,这使得中国人普遍从字面上理解,认为西方社会的理念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 ,而与中国“自由”一词对应的“Freedom”,主要是指对压迫的抗争和解脱,特别是对异族统治的解脱。事实上从西方自己的角度来看,对“Liberty”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尊重,中国人经常说到的美国“自由女神像”的英文名称并不是“Statue of Freedom”而是“Statue of Liberty”,人性解放的意思。西方社会本身实施法制社会,各种法律和社会规范多如牛毛,一切都有规矩,一切都基本按规矩办,那里来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的说法。但是这种有差错的翻译事实上误导了普通中国人,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并不是西方人对“Liberty”的理解。
这错误的翻译误导了我们对西方的这种文明旗帜的理解,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通过翻译对西方国家的美化,也平白地让那些“自由斗士”在宣传上就占据了先天的优势,他们宣传的“自由”事实上西方也不追求的东西,而要我们却要应付和解释。我认为将“Liberty”翻译为“人性解放”更准确,一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符合我们“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这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国人在竞争中甚至是斗争中对人性的尊重,不要有传统中 “斩煎烹刮”等各种无法无天的残酷刑罚,养成文明竞争,按法律规范办事的思想和意识,而不是通过错误的翻译将当今西方文明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错误地、背道而驰地理解成为想干啥就干啥。这种错误的翻译实际上在中国人与西方文明中筑起了一道认为的篱笆,妨碍了中国对世界先进文明的吸收,而这种错误的翻译是西方人所乐于见到到,因为中国人在这个观念上学习是“驴唇不对马嘴”,便于他们迷惑和扰乱我们的思想和社会稳定。因此本文认为这个错误的翻译危害极大,应该加以纠正并通过宣传矫正中国人心目中的这种养成百年的错误观念,阻断“自由斗士”胡乱鼓噪的道路。
对于“Equality”翻译为“平等”是正确的。平等是西方文明旗帜中最重要的一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与Liberty”的关系,那就是对人性的解放所有的人都平等的,从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从人的尊严及社会机会等方面也应该是平等的,这是西方向人类文明作出的最大的贡献,虽然我们也有过“君轻民贵”的思想提法,但前提还是有君有民的不平等前提,我们要创造更加文明的社会形式就一定要吸取这样的优秀人类文明成果。
对于“Fraternity” 翻译为“博爱”是合适的。西方文明基本上是肯定达尔文《物种起源》中提到的生存竞争的思想的,他们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竞争是自然规律,但是人类毕竟不是动物,在肯定竞争的基础上应该对竞争作出一些规范和原则,对与自己无直接竞争关系的人应该有一些关爱,要不然这样的社会就太冷漠了。事实上这样的思想也是法制思想的一种道义基础,也是激烈的竞争这会安抚胜利者和失败者的一种精神良药,但这毕竟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竞争的良性和持续。在“博爱”的理解上要与传统的“仁爱”思想相区别,两则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肯定竞争。“博爱”是在肯定竞争基础上对竞争的规范和对弱者的关爱;而“仁爱”本身并不包含肯定竞争的因素,是在安排好等级和秩序基础上的相互爱护,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维护手段。“仁爱”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有以上对下的这种姿态,体现了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安抚或妥协,这事实上是对竞争的一种回避,是对规则的一种回避,是人治的理论而不是法制的理论。
对于“Democracy”翻译成为“民主”则是一个最大的偏差。历史上西方实施“Democracy”制度从来就不是全民的,只是有选举权的人通过投票来选出他们的领袖来执行权利。或许希腊最早的“Democracy”能够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演变,西方社会已经通过各种方法成功把它变成了“民选”,那就是给选民们一张选票,让他们选出大资本家推荐和支持的候选人,这些人真正代表的是支持他的大资本家的利益,对人民而言主要是缓解和不激化矛盾而言。一张选票赋予了选民投票的权利,同时也政府也推卸了对个人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责任,个人的发展则主要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参选的时候对选民口若悬河,当选以后主要是资本家的利益为核心开展工作,对于选民的承诺却大多难以兑现。反正你已经选了我,不满意下回再选别人吧。美国的共和党上台就要打仗,支持军工集团和石油集团的利益,甚至不惜架空国库绑架全球经济和环境,就是再好不过的例证。因此将“Democracy”翻译为“民选”是合适的,西方文明的成果还佩不上“民主”这个词,因为“民主”这个词从中文的字面意识上讲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的利用为核心。
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才真正配的上“民主”这个词,当然中国要实现更广泛的民主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是走在真正正确的民主道路上,而不是简单的“民选”这种形式。当然中国的民主发展并不回避“民选”这种形式,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作出的一切决定,我们的工作中心是不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是才是真正的民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广大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同时中国也已经有了一批拥有大量个人资本的阶层,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我们要善于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国家政府能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以整个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中心来工作。中国人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也应该认识到,只有整个国家发展了,前进了,任何个人才有希望,才有荣光,否则我们将很难超越现代的西方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伟大的国家,而不成为最强大最伟大的国家,西方国家也不大会允许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有再次的发展机会,而会想尽办法让我们破落甚至四分五裂,而如果是那样,个人再有财富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因此在翻译上,我们应该西方的“Democracy”活动统统的翻译成为“民选”而不是具有诱惑性的“民主”,对于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应该大力宣传为“民主”。我们应该主动占领这块宣传的阵地,而不是因为错误的翻译把西方实际上的民选活动当做“民主”这一人类道义高地进行免费地宣传和粉饰。还有必要将汉语的“民主”一词翻译成另一个能体现其真正内涵的英文单词,如果没有合适的,可以用汉语拼音“Minzhu”之类的词来进行对外思想宣传
事实上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可以将“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术语翻译为“人性解放、平等、博爱”,如果觉得“人性解放”与“平等、博爱”不对称,可以直接改为“人性、平等、博爱”。这样的翻译既准确体现了英文原意,又可以消弭中国人对“Liberty”的错误认识,斩断所谓“自由斗士”对西方社会文明的肆意鼓噪。对于“Democracy”就翻译为“民选”,不再为西方的这种活动冠以“民主”的美名,而我们的活动才使用“民主”的术语。
中国要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国家,就必须树立世界文明道义的大旗,而这面旗帜的树立应该是吸收和传承当今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对于西方已经树立的“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的大旗我们能不能为我所用呢,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别的术语或理念,但是我们的文明是应该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明包括西方的文明,目前“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Democracy”在西方社会广为流传,甚至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得到认同。应该认识到这几个理念从其本身来将是伟大的、是没有错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也应该算是人类思想文明的一大成果。这些理念是人类道义的高地,它是人类善良美好愿望的一种表达,从理论上讲它比较抽象,没有什么教条,应该是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
社会主义社会也有权利用自己的社会方式去演绎和诠释它。只要我们要牢牢地把握对这些理念的解释权并使之真正的深入人心,就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精神的力量,重新铸就我们的民族品格和自信。另外,从迷惑资本主义对手的角度上讲,我们是可以用它来做大旗的,他们会认为我们和他们有共同的道义最求,殊不知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将能把“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演绎和诠释得比西方资本主义更好。到那时我们就等于从西方那里夺过这这面大旗,让中国占据成为世界文明的道义高地,创造一个属于中华文明的伟大时代,实现中华民主的重新崛起。
当然我们要能最终夺过“人性、平等、博爱、民主”这面大旗,就要求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勤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新诠释并吸收这种人类文明道义的思想,运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促进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全面创新,用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事实证明占据了人类道义高地的中国人民将自信满怀,中国社会将更加文明,经济将更发达、社会将更进步、人民将更幸福、环境将更美好。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既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以及“Democracy” “民主”是西方舶来品,也是当今西方社会占据世界道义高地的一面重要旗帜。虽然目前我们中国已经用不同于西方,甚至用西方难以理解的方式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是在人类发展最高道义标准的争夺这块战场上,我们的确在西方这面大旗下还显得不那么自信。当然,应该认识到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我们对西方社会更加深入和密切的接触,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加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的恢复,特别是在2008年海外中国学子虽然身在西方,确为维护祖国的荣誉而挺身而出,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对西方社会的可笑行为的不肖。这件事实本身就说明西方文明的吸引力在下降,而我们中国社会的文明感召力在增强。
应该肯定的是我们的文明感召力在增强,但是这种好感只是一种个人感官上的认识,到过中国的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进步和文明的力量,没有到过的就很难理解和体会到这种进步,特别是西方社会用“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的理论在世界甚至占据了很多中国人的道义高地,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的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道义高地所在,而这是西方提出的,因此西方才有解释权和示范权,这种潜意识使得我们对中国传统的道德力量和现在提出的道义力量都缺乏完全自信。因此不解决这个道义的问题,不占据世界道义力量的最高地,就很难摆脱西方理论对我们的困扰,就会束缚和限制我们创造世界更新更先进文明的创造力和自信心。由于最高道义阵地的缺失,就会让西方反华势力和他们所豢养的所谓“民主斗士”有机可乘,甚至使得我们自己在西方的迷惑、诱导下丧失自信,迷失方向,走上西方为我们安排好的破落道路,丧失创造人类最先进文明,重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而从历史上看,获得了民族自由的中国人是最事实求是,善于创造先进文明形式的,中国人应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自己的贡献,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在未来重新主导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呢!
那么如何占据人类的最高道义阵地呢?我认为要占据整个人类的最高道义阵地,首先占领中国的这块道义的阵地。应该说,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理论创新,用更先进的理论去指导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实践,用事实求是的方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三个代表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都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理论,满足和指导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应该说这都应用性的理论,从理论高度上来将还不足以成为整个人类道义的旗帜。
为了树立这面旗帜,我们有必要分析我们前人的文明和现代西方的文明以理清是非,把握方向。我们现在有一部分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真正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光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地位的提升,而是整个东西方文明地位的变更与转换。一些人认为这种变革就是东方传统文明的恢复,是儒家思想的恢复和重生。事实上这种认识片面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当代中国人的创造新文明的历史责任。古人的儒家思想是伟大的思想,但追根溯源是适合东亚的社会地理环境,为了维护自然经济时代的社会稳定一套思想和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君权之上的等级制度,这中间不否认有人性的关怀,但其精神实质是不可能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世界绝大多数的地方并没有信仰儒家思想但仍然生活的幸福快乐。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些而夸大儒家思想的作用,就是没有看到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甚至我们的前人都会笑话我们没有创新的精神,只会翻故纸堆。
我们要树立的旗帜应该不光可以引领中国的文明进程,同时还能包容和发展现时代的最新文明,适应世界更广阔的地区,适应人类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而正确旗帜的树立可以激发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从而充实在这杆旗帜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真正创造和引领一个比当今世界更先进更文明的时代,这才是当代中国人应该有的心胸和气魄,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激烈的世界竞争树立自信,找准方向,避过险滩和陷阱。对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言,不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就有可能一个混乱没落的国家,拉美化或许是好的,阿拉伯化将会是中华民族的恶魔,这甚至可以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对于这样的结果是西方社会而言是乐意看到甚至正在为此而努力的,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应该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好的,我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不光提升我们的产业级别,同时在思想领域加强创新,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这样哪怕有一天经济发展慢了下来,共同而伟大的理想信念仍然能团结和凝聚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而不是被西方美丽的谎言和所设的迷雾所诱惑,使我们丧失民族自信而离析没落。
那么对于西方目前树立的旗帜“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Democracy”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呢。事实上我认为西方树立这样的旗帜其来源还是为了反对中世纪的宗教黑暗。因为在哪个时代是诸神的时代,哪个时代人性是被忽略和束缚的。西方文艺复兴提出“Liberty”其本意是倡导人性的解放,人要有吃有穿有尊严,求知求美求发展,人类有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权利,要因此从翻译的角度来讲应该将“Liberty”翻译为“解放”或“人性的解放”。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翻译前辈却将其翻译成了“自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中国处在满清统治的封建压迫时代,翻译者认为社会灾难深重,人性的解放就是要获得民族的自由,这使得在当时“自由”和“人性的解放”这两者之间的含义是分不开的,是重叠的。但是这样的翻译错位却对现代的中国人造成了巨大的不正确影响,这使得中国人普遍从字面上理解,认为西方社会的理念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 ,而与中国“自由”一词对应的“Freedom”,主要是指对压迫的抗争和解脱,特别是对异族统治的解脱。事实上从西方自己的角度来看,对“Liberty”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尊重,中国人经常说到的美国“自由女神像”的英文名称并不是“Statue of Freedom”而是“Statue of Liberty”,人性解放的意思。西方社会本身实施法制社会,各种法律和社会规范多如牛毛,一切都有规矩,一切都基本按规矩办,那里来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的说法。但是这种有差错的翻译事实上误导了普通中国人,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并不是西方人对“Liberty”的理解。
这错误的翻译误导了我们对西方的这种文明旗帜的理解,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通过翻译对西方国家的美化,也平白地让那些“自由斗士”在宣传上就占据了先天的优势,他们宣传的“自由”事实上西方也不追求的东西,而要我们却要应付和解释。我认为将“Liberty”翻译为“人性解放”更准确,一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符合我们“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这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国人在竞争中甚至是斗争中对人性的尊重,不要有传统中 “斩煎烹刮”等各种无法无天的残酷刑罚,养成文明竞争,按法律规范办事的思想和意识,而不是通过错误的翻译将当今西方文明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错误地、背道而驰地理解成为想干啥就干啥。这种错误的翻译实际上在中国人与西方文明中筑起了一道认为的篱笆,妨碍了中国对世界先进文明的吸收,而这种错误的翻译是西方人所乐于见到到,因为中国人在这个观念上学习是“驴唇不对马嘴”,便于他们迷惑和扰乱我们的思想和社会稳定。因此本文认为这个错误的翻译危害极大,应该加以纠正并通过宣传矫正中国人心目中的这种养成百年的错误观念,阻断“自由斗士”胡乱鼓噪的道路。
对于“Equality”翻译为“平等”是正确的。平等是西方文明旗帜中最重要的一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与Liberty”的关系,那就是对人性的解放所有的人都平等的,从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从人的尊严及社会机会等方面也应该是平等的,这是西方向人类文明作出的最大的贡献,虽然我们也有过“君轻民贵”的思想提法,但前提还是有君有民的不平等前提,我们要创造更加文明的社会形式就一定要吸取这样的优秀人类文明成果。
对于“Fraternity” 翻译为“博爱”是合适的。西方文明基本上是肯定达尔文《物种起源》中提到的生存竞争的思想的,他们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竞争是自然规律,但是人类毕竟不是动物,在肯定竞争的基础上应该对竞争作出一些规范和原则,对与自己无直接竞争关系的人应该有一些关爱,要不然这样的社会就太冷漠了。事实上这样的思想也是法制思想的一种道义基础,也是激烈的竞争这会安抚胜利者和失败者的一种精神良药,但这毕竟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竞争的良性和持续。在“博爱”的理解上要与传统的“仁爱”思想相区别,两则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肯定竞争。“博爱”是在肯定竞争基础上对竞争的规范和对弱者的关爱;而“仁爱”本身并不包含肯定竞争的因素,是在安排好等级和秩序基础上的相互爱护,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维护手段。“仁爱”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有以上对下的这种姿态,体现了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安抚或妥协,这事实上是对竞争的一种回避,是对规则的一种回避,是人治的理论而不是法制的理论。
对于“Democracy”翻译成为“民主”则是一个最大的偏差。历史上西方实施“Democracy”制度从来就不是全民的,只是有选举权的人通过投票来选出他们的领袖来执行权利。或许希腊最早的“Democracy”能够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演变,西方社会已经通过各种方法成功把它变成了“民选”,那就是给选民们一张选票,让他们选出大资本家推荐和支持的候选人,这些人真正代表的是支持他的大资本家的利益,对人民而言主要是缓解和不激化矛盾而言。一张选票赋予了选民投票的权利,同时也政府也推卸了对个人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责任,个人的发展则主要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参选的时候对选民口若悬河,当选以后主要是资本家的利益为核心开展工作,对于选民的承诺却大多难以兑现。反正你已经选了我,不满意下回再选别人吧。美国的共和党上台就要打仗,支持军工集团和石油集团的利益,甚至不惜架空国库绑架全球经济和环境,就是再好不过的例证。因此将“Democracy”翻译为“民选”是合适的,西方文明的成果还佩不上“民主”这个词,因为“民主”这个词从中文的字面意识上讲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的利用为核心。
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才真正配的上“民主”这个词,当然中国要实现更广泛的民主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是走在真正正确的民主道路上,而不是简单的“民选”这种形式。当然中国的民主发展并不回避“民选”这种形式,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作出的一切决定,我们的工作中心是不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是才是真正的民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广大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同时中国也已经有了一批拥有大量个人资本的阶层,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我们要善于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国家政府能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以整个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中心来工作。中国人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也应该认识到,只有整个国家发展了,前进了,任何个人才有希望,才有荣光,否则我们将很难超越现代的西方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伟大的国家,而不成为最强大最伟大的国家,西方国家也不大会允许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有再次的发展机会,而会想尽办法让我们破落甚至四分五裂,而如果是那样,个人再有财富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因此在翻译上,我们应该西方的“Democracy”活动统统的翻译成为“民选”而不是具有诱惑性的“民主”,对于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应该大力宣传为“民主”。我们应该主动占领这块宣传的阵地,而不是因为错误的翻译把西方实际上的民选活动当做“民主”这一人类道义高地进行免费地宣传和粉饰。还有必要将汉语的“民主”一词翻译成另一个能体现其真正内涵的英文单词,如果没有合适的,可以用汉语拼音“Minzhu”之类的词来进行对外思想宣传
事实上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可以将“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术语翻译为“人性解放、平等、博爱”,如果觉得“人性解放”与“平等、博爱”不对称,可以直接改为“人性、平等、博爱”。这样的翻译既准确体现了英文原意,又可以消弭中国人对“Liberty”的错误认识,斩断所谓“自由斗士”对西方社会文明的肆意鼓噪。对于“Democracy”就翻译为“民选”,不再为西方的这种活动冠以“民主”的美名,而我们的活动才使用“民主”的术语。
中国要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国家,就必须树立世界文明道义的大旗,而这面旗帜的树立应该是吸收和传承当今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对于西方已经树立的“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的大旗我们能不能为我所用呢,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提出别的术语或理念,但是我们的文明是应该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明包括西方的文明,目前“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Democracy”在西方社会广为流传,甚至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得到认同。应该认识到这几个理念从其本身来将是伟大的、是没有错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也应该算是人类思想文明的一大成果。这些理念是人类道义的高地,它是人类善良美好愿望的一种表达,从理论上讲它比较抽象,没有什么教条,应该是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
社会主义社会也有权利用自己的社会方式去演绎和诠释它。只要我们要牢牢地把握对这些理念的解释权并使之真正的深入人心,就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精神的力量,重新铸就我们的民族品格和自信。另外,从迷惑资本主义对手的角度上讲,我们是可以用它来做大旗的,他们会认为我们和他们有共同的道义最求,殊不知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将能把“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演绎和诠释得比西方资本主义更好。到那时我们就等于从西方那里夺过这这面大旗,让中国占据成为世界文明的道义高地,创造一个属于中华文明的伟大时代,实现中华民主的重新崛起。
当然我们要能最终夺过“人性、平等、博爱、民主”这面大旗,就要求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勤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新诠释并吸收这种人类文明道义的思想,运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促进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全面创新,用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事实证明占据了人类道义高地的中国人民将自信满怀,中国社会将更加文明,经济将更发达、社会将更进步、人民将更幸福、环境将更美好。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