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宁死不屈到默认—纪念领袖毛泽东

火烧 2011-09-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顾毛泽东宁死不屈精神,分析历史人物评价与争议,涉及袁腾飞、茅于轼等人的言论,探讨毛泽东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和小说,弘扬宁死不屈的示例不胜枚举,也令那代人总在激情和高大中把自己的价值看得远比生命贵重。

            宁死不屈的前提往往都会体验诱惑,然后再是惩罚,或反复使用都难如心愿,才会出现宁死不屈的英雄。所以,有人经受了酷刑惩罚,却挺不过诱惑;而拒绝诱惑却又难以忍受酷刑,可想这宁死不屈何其难!但那时期偏偏有很多人成了宁死不屈的英雄,多数女人面对强暴采取奋力反抗或自尽以示清白,宁死不屈精神保证了那个时期的贞洁价值;多数战士为了战友和国家与信仰牺牲自己,无论严刑还是利诱截然傲气,定出了铮铮人生价值,留后人赞歌。

            时过境迁,史海沉浮。开国领袖毛泽东去世短短几十年,对他的话题就出现两极化。袁腾飞作为历史教师,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教师,用谩骂和侮辱以及离奇的造谣蒙蔽着许多愚昧得出奇的‘粉丝’,这些年纪轻轻的花朵其幼稚令人费解。袁腾飞假借西方民主自由外衣,用讲‘真话’骗的学生们如痴如醉,连起码的个人独立思考也不具备,这种现象迅速普及,所以且莫说历史,即便是身边出现的事,很多人不分好歹也不足为奇,因为无形中已经被培养成了缺乏大脑的动物。毛泽东当年在国民政府就任宣传部代理部长,就今天而言,有谁可以放弃那样的高官走向随时被杀头的造反生涯?即便在当时,假如这个职位给了其他后来的领袖,又有几个能拒绝?至少袁腾飞不会,所以单就这一件事,任何人不具备污蔑毛泽东的资格,否则你看着不顺眼可以像当年毛泽东一样揭竿起义嘛,且莫说你没那样的号召力,至少连胆量和放弃饭碗的勇气也不具备,只是一个借助伟人炒作大肆诱骗粉丝卖书赚钱的小人而已。

            茅于轼,自称经济专家,但没看出他对经济的贡献和见解有什么高明,倒是一篇【把毛泽东从神还原成人】的文章名声大噪,其后关于房价的雷语让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个耄耋老人之口。一个经济专家喜欢政治话题,且懂得时代风向和利益倾向,这大概是他活到今天聚攒的全部价值。如果说毛泽东是神,看从什么角度解释,如果从红军被围剿面临生死的选择看,毛泽东就是神。因为当时的红军队伍聚集的全部精英没有谁敢说可以让红军起死回生,也没人敢承担这个责任,想必茅于轼更不敢。从战术讲,红军突围没有可能,这是蒋介石和红军将士都明白的,除了神仙能把这几万筋疲力尽的生命挽救,毛泽东做到了。即便今天,把当初红军突围的路线和战略战术掰着手指头讲,很多人也是一头雾水,至少茅于轼糊涂。可以说,毛泽东一生经历的事情许多都需要超人的魄力和聪慧,至少共产党可以缺少任何一位,但不能没有毛泽东。邓小平说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还需要摸索更长时间。其实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根本不用摸索,至少共产党没机会摸索了,因为具有推翻蒋介石政府能力的人只有毛泽东。神不是谁想当就可以当的,也不是谁想拉下来就可以拉下来的。茅于轼崇尚的所谓自由在有生之年很难实现,他完全可以像屈原那样以示愤慨留得芳名,但他会找出一万个怕死的理由,他也可以凭自己的‘超人学识’去实现美国梦,但美国梦不像中国梦,怕他去了做拉下上帝的梦。

            上段时间看【蜗居】,你会听到潜在的幕后台词:只要我有房,让我干什么都行。为了房子干什么都行如果出自男人,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一个男人连房子都没有能干什么?卖肉都没人要。但导演偏偏安排的是女人说这样的话,这就立即引起很多人瞪开眼‘干什么都行’,女人能干什么?女人和男人都明白。无论怎样,一栋房子在今天换的‘干什么都行’也算有些价值,因为不这样房子可能会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牺牲的不过是短暂的精神价值,换取物质半斤八两,况且宁死不屈只有傻子才会。但一个女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说出‘干什么都行’就不是她个人的事了,从教育到家庭和社会都会感到耻辱,这说明‘干什么都行’成为时尚,而男人则热衷于四处布置诱惑‘干什么都行’的诱饵,然后坐在那里竖着耳朵等候。无论你在学校还是单位,无论你的生活还是工作,处处埋伏着逼迫你说出‘让我干什么都行’的陷阱,你这次宁死没屈还有下次,在无休止的威逼利诱下‘干什么都行’不得不说出来,否则怕是连亲人都不理解,甚至最亲的人。

            当我们的社会从宁死不屈转变到种种默认或‘干什么都行’,这个社会的主人是要负责的,而且是推卸不掉的。许多轰动一时的宁死不屈事件在转变态度,开始默认。这个世界发生的的激动和愤概日益更新,令人劳累厌烦,从对裸体模特的争论到时下妓女盛行,从对法律的西方化解释到今天的欠不还钱死不偿命,从对贫穷导致贪腐的思想改变到今天高薪巨贪,从对迎接世界文化自嘲封闭到今天的文化枯竭,无不处处体现着正确和错误;宁死不屈和默认。我们连儿童画的漫画都依赖模仿日本,当学生.交警.空姐甚至赵忠祥热衷M.J的舞步时,我们告别了五千年的文化——宁死不屈的精神;当我们的领导西装革履操着阿拉伯人惊讶的英语和奸笑的列强拥抱时,我们再也长不高了;当日本首相毕恭毕敬的参拜差点毁掉日本的‘战犯’时,他们没有茅于轼袁腾飞那样的埋怨和污蔑,对于这些我们能如何?只有——默认。

余晖-2011-9-1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