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廓清左、右的毛泽东定义

火烧 2009-06-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围绕毛泽东对左、右的定义展开,探讨其政治立场与价值判断,分析左、右派的区分标准及历史渊源,强调左倾与右倾的错误本质及影响。

廓清左、右的毛泽东定义  

这里,讲政治生活中左、右源起,其多重含义,以及毛泽东从本质方面给出的左、右定义。  

四重含义。  

一是,褒左贬右的价值范畴。  

在当年共产党的“政治词典”上,作为人物主体的政治面目、价值取向、阵营范畴,一贯这样界定:左派是进步革命派,右派是落后、保守的反动派。  

 左、右及左、右派的称谓,本源于历史。有说,18世纪未法国雅各宾专政时期;另有说,是中国古代朝廷,因忠良之士居左,持正述义;而刁佞之徒列右,作奸发难,从而使后人借此以左、右喻分人们的政治态度。  

当然,今人对此的说法,仍有不一之处。但词出有源,并褒左贬右之意,十分明显。  

迄今,我国一些地区的乡里民俗仍以左为上,以左为善,甚至以左的姓氏为吉祥。在当代的政治斗争中,左、右派的划分,以及毛泽东的“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的观点,正是这种观念的直接表述。即以左派为革命派,右派为保守、落后派和反动派。其价值标准、嘉誉责毁,各自清明,互不含混。  

所以,左的本来之意,确涵善寓良,而右,则完全相反。 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和消灭阶级的社会中,如大概地区分对立的两大政治阵营,中国人的习惯约定是,代表进步向前的阵营为左派,代表保守反动的一派为右派。今时,凡坚持社会主义的,为左派,而主张资本主义的,则是右派。  

二是,凡“倾”皆偏。  

即是说,作为形、行、势的正、倾评价范畴,凡有“倾斜”,皆为错误。  

由传统的左善右劣的规范,在人物主体范畴中,有左、右派之分,但决不可以得出左倾好于右倾的结论。因为受“倾”字规定,不管左字是带引号的,还是不带引号的(实际上,左倾一词的“左”字,除了在特殊情况下特别强调外,一般是无需带引号的,而现在却常见带上引号,实是令人费解的。因为带上引号,在这里则是对左倾本来含义的讽刺或否定。“左”就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左倾,而是指假左倾、真右倾),全在错误之列。  

因为讲到倾,则是指对平、正态势的偏离;是对科学、正确的悖逆;是在革命路线两边的摆动。无论左、右倾,都会对革命造成危害。  

不过,本来意义上的真诚的左倾,其动机还是善良的,是好人好心犯错误,是真正意义上的欲速不达。但有相反者:历史上曾有“宁左勿右”之说,就是狡猾的本质右倾的人的政治谋略。这两者的区别——即通常扬镖在历史中,真诚的左,最终总能改正错误,而右质狡左者,到头来都要撕掉面具,显其右的本质。  

三是,极左、极右,两极相通。  

作为倾斜的极度严重化的极左、极右,都在十分错误之列。而有趣的是,如今的历史长河的干滩上显露,当年的极左,其大多数,现在皆持右、极右派立埸(知情的网民不妨调查统计一下),只有极少数极左数极左者,是真诚的左!  

是的,中国的某些资英!在这一点上,也显得“博大精深”!  

   

四是,“谋略”渗透  

   

有上所说的极左,以及形左实右,实际上是反社会主义者的伪装之术,是敌人“钻肚子”战略。  

因为革命在高潮中,左派已经得势,于是出现——不是真正的左派而伪装左派;为了反对左派、反对革命进步,反对社会主义,却故意使出超越现实行为,比如,毛泽东要大跃进,他们就用“浮夸、冒进”来捣乱;毛泽东要搞社会主义教育,他们就“故意转移方向整群众,并且打击一大片”……来破坏,事后,又一股脑儿地嫁错给毛泽东,说“毛泽东的号召、发动是左倾”“搞成了大冒进,群众被整”……  

在讲了以上四个方面之后,人们会问,左、右倾究竟有无本质定认呢?回答是肯定的。  

毛泽东认为:凡是思想认识落后于形势(尤其包括提倡相对落后的伦理道德观念),甚至反对前进时,称为右倾;而思想认识超越客观形势,行动上盲目冒进,称之为左倾。毛泽东这一观点具有从本质属性(即从伦理道德观念为基点的全部认识态度、过程和结果,以及其相应的行动)给左、右倾定义的科学性,是可取的。   

毛泽东定义的科学性在于:在人们被左、右说晕了头之后,总是会去找事实作比较的。比如,有一个时期,个个都说自己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兜一大圈子后,不搞社会主义的人总要撕去伪装,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本来面目终是“图穷匕现”!如此,真左假左,必是真相大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