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周易》的 既反左又反右的思想
毛泽东和《周易》的 既反左又反右的思想
何为“左”?何为右?毛泽东说:“过头了,就叫‘左’倾,不及,就叫右倾。”(注1)
在《周易》中,总认为,凡正确的行为,都是既不偏左,也不偏右,适中为宜。这一点和毛泽东在革命征途中既反“左”又反右的思想又有了某些相近之处。举例如下:
(一)关于反左的思想。
《周易》在恒卦初六爻辞中说:“浚恒,贞凶,无攸利。”
这是说,永恒的运动过了头,即“浚恒”,纯贞的正确思想就会遭受凶险,因而不能悠然得利。
《周易》在节卦的卦辞中说:“节亨,苦节不可贞。”在上六爻辞中又说:“苦节,贞凶,悔、亡。”
这是说,按照纯贞正确的思想节制自己的行为,就会亨通天下。但过分的节制,就会吃尽苦头,故称为“苦节”,苦节就会给纯贞正确的思想带来凶险,这样做不仅要后悔,而且要灭亡。
以上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周易》是反对“过头”行为的,即反对“左”倾行为的。
在共产党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曾犯过三次较大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而每次错误毛泽东都和他们作过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在他们得势时,总把毛泽东排拆在中央领导之外,直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大多数人才开始产生后悔,但已造成了革命根据地一个又一个的丧失。若不是毛泽东重新走向领导岗位,拨正航向,革命早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而灭亡了。这正说明着“左”的行为不但会给革命带来后悔,而且也确实会给革命带来灭亡。所以毛泽东一直反对“左”倾行为,说:“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思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开始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注2)
(二)关于反右的思想。
《周易》在恒卦六五爻辞中说: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这是说,只知永恒地坚持道德,不敢有所突破和有所前进,并规定了数不尽的清规戒律来当作是纯贞的正确行为,这对妇女来说,或许是吉事,但对要创大业的大丈夫来说,就成了凶事。
这例子实际在说,《周易》认为右倾保守思想是开拓前进的大敌,因此是凶事,所以应该反对。
在反对右倾保守问题上,毛泽东说:“在反对第五次‘围剿’中丧失了江西中央根据地。这里的错误是从右倾的观点产生的。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击的进攻,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结果丧失了整个根据地,使红军做了一万二千多公里的长征。” (注3)又说:“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农村中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正确方针。否,这不是正确的方针,这是错误的方针。” (注4)
这都是毛泽东反对右倾保守的表现行为。
《周易》中的恒卦,可以说是专门研究左右倾思想和行为的一卦。文章是从反左开始,结果产生了右,于是又开始反右,这说明《周易》是主张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以适中为宜,而毛泽东也正是这样,比如他说: “反对党内‘左’右倾向,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方针,例如,军队在打胜仗的时候必须防止‘左’倾;在打败仗或者未能多打胜仗的时候,必须防止右倾。土地改革在群众尚未认真发动起来和尚未开展斗争的地方,必须防止右倾,在群众已经认真发动和已经展开斗争的地方,必须防止‘左’倾。”(注5)即做到“具体的分析具体的情况”(注6)。
以上所举,说明《周易》和毛泽东都把左和右的行为当成了错误行为,因此都应该纠正和反对。
然而怎样的行为才能叫作正确呢?几何学证明,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是直线,根据这个论证就说明,从旧中国通向共产主义最正确的路就是每一个脚印都落在从旧中国射向共产主义的这条射线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叫作最正确,但事实上,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不能正好都落在这条射线上,而是沿着这条射线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左右摇摆的波浪式的曲线运动,由此可知,所谓正确,也只能通过比较,看谁的脚印离这射线最近,就证明谁的行为最正确,因此上说,这种正确,只能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
在实践中,也常常遇到“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 (注7)以及“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注8)的等等行为,实际这些行为的脚印都不在射线上,却正是为了使脚印能落在这射线上才这样做和这样努力与奋斗的。再从效果上看,通过这种努力,即使脚印没有落在射线上,至少能使脚印离这射线越来越近,所以是正确的。同时说明,凡正确的行为,即使脚印不在这射线上,但通过努力奋斗之后,必能使脚印离这射线越来越近,这就是正确的行为,反这,就是不正确的行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革命征途中,毛泽东的既反“左”又反右的思想在《周易》中已经萌芽,而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虽是毛泽东自己根据革命亲身实践而产生,而发展,但也说明两者之间还是有着一脉相传的某些关系。
注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 1 4页,人民出版杜出版, 1 9 77年7月第1版。
(2)《毛泽东选集》第—卷,第2 84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 2年7月,北京第2版。
(3)《毛泽东选集》第—卷,第1 9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7月,北京第2版。
(4)〈毛泽东选集》篙五卷:第1 6 9页,人民出版杜出版,1 9 7 7年7月第1版。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l 2 68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 6 0年9月,北京第一版。
(6)《毛泽东选集》第—卷,第181;30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i 9 5 2年7 月,北京第2版。第三卷,943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3年5月北京第二版。
(7) 〈毛泽东选集》第—卷,第:189一19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2年7月,北京第2版。
(8)《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 5 2年7月,北京第2版。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