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杭州教师发博文,“宁可为妓不为师”

火烧 2011-09-1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杭州女教师在教师节期间发博文称‘宁可为妓不为师’,引发网友热议。文章探讨教师收入低、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反映教育行业现状及社会价值观争议。

  正当老师们满心欢喜过节,学生们以各种形式感谢师恩之际,“网络上却惊现一杭州女教师雷人语录,该女教师在博客中发博文直言不讳道:‘宁可为妓,绝不为师’。博文一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原本不‘太平’的网络更加动荡不安。”(2011年09月09日 中国广播网)  

   

  这名现居杭州、持有名牌大学双学位、曾在好几个学校执过教的陈姓教师在博文中写道,“选择从妓,工作时间自由,不必为了每个月少的可怜的工资大半夜备课、准备教案,吸着粉笔灰、管着一大群调皮的学生,我不是随叫随到的夜店小姐、三陪,不会为了几十元的消费摇尾乞怜、故作媚态”。  

   

  “在杭州这样的高消费城市,我无法让自己的生活那么惬意,可以晒着爱马仕的名牌包包、可以开着豪车炫富,我有的只不过是每个月两千多的代课工资,住在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摔掉了门牙也没钱去补的“狼狈生活”,于是让曾经以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她产生了“还不如去做妓”的感慨。  

   

  虽然博主开博不久,博文不多,但因其身份特殊,只凭“宁可为妓绝不为师”一文,就引来无数网友围观评论。有网友称,现如今教育行业黑暗,各种潜规则横生,女教师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也有网友称,这名杭州女教师肯定有点姿色,否则不会轻易放话宁愿做妓女,都不要当老师。更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女教师不早不晚正好赶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说出如此“反动”的话语,她此举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提升个人名气?  

   

  尽管网友对此事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尽管陈姓女教师到底是为生活所迫,还是为了炒作出名还有待查证,但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当今社会和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说实话,如果仅从收入讲,很多职业都不如妓女高。且不说“天上人间”的头牌能够拥有千万家财,就是普通的发廊妹,也不比小白领挣得少。再说,教师卖身的“炒作”早有实例。《南方周末》若干年前曾以《平时是天使周末是魔鬼》为题,报道乡村女教师徐萍周末卖身,含泪供三个弟弟上大学。报道直指乡村的凋敝,家庭伦理的透支。  

   

  看当今,人们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衡量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幸福不幸福,也都是以金钱为标准,妓女则更是“床上一躺,黄金万两”。在如此笑贫不笑娼风气下,教师队伍里一些人被铜臭化也似乎理在其中。  

   

  事实上,在改革利益面临分配不公的情况下,“宁可为妓,绝不为师”现象,在诸多行(职)业风险加大。类似说法有:“宁当妓女,不当律师”,“宁当妓女,不当记者”等。且不说还有官员的潜规则在催化。君不见,很多女教师往往被迫出席一些并不想参与的应酬交际,如陪各级领导喝酒吃饭跳舞唱歌等。官员要求她们参与那些活动,当然不只是图图热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不知道那些被迫参与的女教师跟“应召女郎”还有什么区别?  

   

  当然,对于杭州陈姓女教师而言,说和做毕竟是两码事,说了雷语并不代表真的要去做雷事。真正做了妓女的人通常是不会在网上大呼小叫的。由此想来,所谓“宁可为妓,绝不为师”,只不过是对待遇不满的一种抱怨。既反映出整个社会都在为钱疯狂,还反映出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教师整体待遇亟待提高的尴尬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女教师能够过上普通市民的小康生活,也就没有了愿意去做“挎名包、开豪车的妓女”的雷语。国家应该让教师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不要让生活逼迫她们真的去做妓,这才是对这句话的正确解读。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