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中国创新能力的“三板斧”!
文章指出英语教育 成套引进 知识产权三大因素严重制约中国创新能力。强调创新需实践平台与开放环境,批判当前教育与引进政策对创新的阻碍,呼吁重视本土创新与技术自主。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离不开创新,这也正是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而创新,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她需要一系列的内外部的条件。
就内部条件,需要创新者能淡泊名利,能耐得住寂寞,具有为国奉献的精神;就外部条件而言,需要一个好的舆论氛围,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需要为创新者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
而在目前的中国,笔者感觉,这些条件非但都不具备,反而有三大因素,就如同章鱼的触须一样,死死扼住中国创新的咽喉。
笔者以为扼杀中国(创新)的三板斧就是: “英语教育”、“成套引进”、“知识产权”!
先说说第一条:“英语教育”,切莫说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的基础,现行的“英语教育”有推行殖民教育之嫌。单就英语在大中小学中所占用的时间:三分之一强,英语对阻碍中国的创新就罪莫大焉!
其二,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实践,没有一个基本的实践平台,任何创新都是不可能的。而我国目前推行的“市场换技术”,动辄“引进”甚至是“成套引进”,彻底摧毁了创新的平台。
其三,“鹦鹉”、“精英”们摇旗呐喊的“知识产权”更是扼杀我国以及其它后发国家的罪恶锁链。就像一般人从爬行到自如行走都要经过一个蹒跚学步的阶段一样,对前人成果的吸收、借鉴都是必不可少的。套用一句洋奴们的主子倍加推崇的科学大师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换言之,任何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洋奴鼓吹的“知识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扼杀了后发者创新的可能性。
笔者才疏学浅,这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够面世,谢谢!
很赞哦! (1034)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