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一切污浊,净化国人灵魂----再读《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集锦有感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相知的人抚今追昔、谈天说地,一杯清茶,两包香烟,虽然清淡却也逍遥快活。抚今追昔全无意,谈天说地皆有缘,功名利禄过眼云烟,名利淡似水人格重如山!
让我们赶走鲁迅,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 投枪和匕首让某些人胆寒。为什么毛泽东把鲁迅称为中国新文化的主将,称鲁迅的骨头最硬?毛泽东说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他赞扬鲁迅,一是他的政治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是他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
鲁迅如果生活在当今时代,是有点不合主流社会之时宜。陈丹青先生曾讲过“当前中国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现在走红的是于丹等精英所阐释的“和为贵,顺则昌,媚而皆大欢喜”,人生座右铭是“适者生存,知时务者为俊杰”。
就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热烈欢迎“小沈阳”吧,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沉醉、、、、、、
鲁迅从天堂出发,走向“地狱”,路过人间!
我们学习鲁迅,宣扬鲁迅的现实意义,是学习和发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历史是一面镜子,鲁迅的文章,就像一面照妖镜,对当今社会映照同样入木三分。中国不能没有鲁迅的文章,更不能没有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只有发扬光大鲁迅的批判现实的精神,才能警醒麻木的中国人,中国才不会亡国,人民才不会遭难。
尽管“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尽管鹰犬走狗肆无忌惮,权奸横行鱼肉乡亲。但是为了一切爱你的和你爱的民众,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正义文人志士必须挥起滴血的笔进行战斗,让那些道貌岸然的无耻嘴脸曝光于天下,不再是非不分、颠倒黑白;让那些嚣张狂妄自欺欺人的正人君子的面孔颤抖、消亡!
当今中国需要的是人民民主而不是分化西化,中华民族需要的是安定繁荣的未来而不是意识形态上的争论不休。中国的复兴崛起关键在于建设正义、民主、和谐的高度凝聚力的中华文化。
希望仁人志士朋友们要挺起胸膛承担应当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生活除了享受,还应有付出;除了同情还应有行动,除了愤怒还应有理智。
人生有幸三万天,坦荡潇洒活一回!
纵观中国文学史,虽然有许多文人志士忧国忧民,提出不少有真知灼见的观点,但始终不能成为主流。因为那些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家伙技高一筹,要么断章取义肆意歪曲,要么指鹿为马妖言惑众,折腾的老百姓不知所措迷茫彷徨。
譬如圣人语,“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两例。稍有一些古文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几句话的原意,说的就是以善良之心对待善良之人,对那些无耻小人则要不惧邪恶坚决斗争。一句“以德报怨”愚弄了中国善良老百姓几千年不能抗争。更有奸佞小人将圣人的“无度不丈夫”恶意篡改为“无毒不丈夫”,使原本“没有度量就不能成为大丈夫”的警言,变成“心狠毒辣才能称得上大丈夫”的谬论。
毛泽东主席的著述中曾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某些人就此大做文章,鼠目寸光地评论当代中国的得失,却绝不提“时间(历史)才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某些人就据此大肆违法乱纪贱卖社会资源侵吞国家财产,却不提“如果中国的改革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受益,贫富差距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就不能算成功”。
但愿中国有更多的文人志士挥起正义之笔,揭开那些奸佞小人的面纱,声讨那些道貌岸然居心叵测的伪君子,让正义真理大白于天下,还社会一个公道,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中华和谐大家园,中华民族复兴崛起指日可待!
坚信:只要还有英明正确的党中央领导,再厚的乌云也不会永远遮住太阳!
2011年4月13日与文友探讨修改于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