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杂文报》宣扬怎样的幸福观?——读郝帅的《我的幸福观》有感
看《杂文报》宣扬怎样的幸福观?
——读郝帅的《我的幸福观》有感
杨景水
郝帅先生的《我的幸福观》(2011年4月5日《杂文报》1版),以自己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为由,拼凑了一大堆“有奶便是娘”的低俗得使人作呕的语言,像“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着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身上穿了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先蹲到那里了,你就比我幸福。”“坐在马桶上看书就是幸福,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就是幸福……”之类。看似颇具“人性”化,实则把“人性”化贬低为动物化。比这“高级”一点的还有:“我认为,谁是官二代谁就幸福,谁能搞腐败谁就幸福,谁还没毕业就能把名字写进政府某个单位的花名册或者领上一份工资谁就幸福……”“请不要给我讲道理,也不要给我讲主义。”这从动物化回升到“人性”化。然而,不知郝先生以腐败为荣、视腐败为幸福,如真那样做了,被绳之以法时是否还感到“幸福”?在“响当当的”《杂文报》只发表精粹之作的第一版上,公开鼓吹、响亮兜售如此幸福观,所为何来?
不仅如此,郝先生并不满足于“有奶便是娘”的幸福观,说什么,“由此我总结,上世纪人们的幸福与不幸福,多是在精神层面上,不乏Q”。请问,这“Q”意指何人?这难道不是说,那些为战胜国内外强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惜牺牲自我的人们,那种以革命为荣、以奉献为乐的“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精神,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是“Q”吗?所谓“精神层面”之说,难道还有什么幸福观与精神无关的吗?难道“有屁就放”的“幸福观”就不是精神层面的了?不是“Q”了?
至于郝先生所说“现代人的幸福与不幸福,是多元复杂的,也是因人而异的。”不错,你有你的“幸福观”,我有我的幸福观,他有他的幸福观,不可强求。但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具有怎样的幸福观,绝不是像郝先生所说的是“多元复杂”的。“有屁就放”的“幸福观”、“有奶便是娘”的“幸福观”,说穿了就是即时行乐的资产阶级的享乐幸福观。这只不过是郝先生所炮制的一种精神鸦片,是作人的一种悲哀罢了。
至于郝先生“心里有话憋在肚里,如鲠在喉,或者给了我个平台,让我有意见到厕所里倾诉那就是痛苦”之说,足见郝先生牢骚满腹。按此说,郝先生所倾诉的平台,不就是在《杂文报》上吗?这样,《杂文报》岂不是为了宣扬郝先生的《幸福观》,而自己却一脚踏入了一个找骂的境地吗?顾此失彼呀,可悲!
固然,不可否认,当今社会矛盾多多,人有怨气,杂文是就要针贬时弊的嘛,好像无可指责。但是,可惜郝先生所针贬的并非都是时弊,而是包藏着妄图否定上世纪大公无私的社会主义的精神财富的险恶用心。 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