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作战日志(三)(1939年7月—1939年12月)
新四军作战日志(三)
(1939年7月—1939年12月)
整理者:赵连军
1939年7月23日,“江抗”第二路第二支队挺进上海近郊,夜袭上海虹桥机场日军飞机场。
1939年7月31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在苏南溧水曹村地区粉碎日军进攻,毙日军21人。
1939年7月下旬,(1)“江抗”阳澄湖支队和淞沪支队一部,在苏南青浦县(今属上海市)庄家泾地区粉碎日军的进攻,毙伤日军20余人。
(2)崇明人民抗日自卫总队一部,在崇明县堡镇以西白祠堂附近设伏,毙日军12人,伤日军8人。
1939年7月,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团连续出击,袭击驻豫东永城伪军王福来部,歼灭其两个中队。
1939年8 月2日,(1)新四军豫皖独立游击支队第一团第二大队在鄂中孝感县花园镇至安陆县城之间公路上的憨山寺伏击日军车队,击毙日军10余名,击毁汽车5辆。
(2)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部,在苏北睢宁县以西桃园地区,毙伤日军第二十一师团一部100余人,俘2人。
(3)新四军游击支队睢杞太独立大队在睢县以南宋庄伏击日军200余人,毙伤日军联队长以下20余人。
1939年8 月3日,(1)新四军第一支队新编第六团在沪宁铁路镇江附近下蜀车站袭击日军,击毙日军10人,击伤日军13人。
(2)“江抗”一部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在苏南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八土桥粉碎了日伪军的数路进攻,击毙日伪军8人,伤日伪军10余人。
(3)驻皖东滁县(今滁州市)、全椒等地日伪军500余人,分三路围攻驻张二户的国民党滁县常备队。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闻讯后,主动驰援,将日伪军击溃,毙日伪军数十人。
1939年8 月4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挺进团在鄂中安陆县赵家棚地区,粉碎日伪军1000余人的“扫荡”,毙伤日伪军数十人。
1939年8 月10日,(1)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在江苏省扬中县老郎街击落日军飞机一架,击毙日军2人。
(2)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团在皖北怀远县魏桥、张庄伏击日伪军190多人,毙伤日伪军数十人。
1939年8 月14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团在豫南罗山县朱堂店地区,阻击日军400余人的进攻,毙伤日军80余人,缴获重机枪一挺,步枪20支。
1939年8 月19日,重要的背景资料——中共中央规定关于反摩擦中局部武装冲突处理原则,是明确的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一方面不给分裂者以借口,影响统战;另一方面在自卫立场上给武装摩擦者向我进攻的行动以应有的坚决的打击与教训。”
1939年8 月20日,崇明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在崇明县上小河地区粉碎日军三路合击,击毙日军分队长以下10余人。
1939年9 月1日,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在鄂东夏家山、芦泗坳等地围攻中共领导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惨杀第五大队供给处长姚渠、政治教导员曹云露、中共黄冈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张良卿等100余人,捕去后勤人员50余人。史称“鄂东惨案”,又称“夏家山事件”。
1939年9 月2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团夜袭豫东永城、夏邑之间的小马牧集伪军据点,全歼该据点伪军200人。
1939年9 月3日,新四军第五支队伏击进犯皖东来安之敌,毙伤日伪军数十人。
1939年9 月5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睢杞太大队在豫东太康县西部之芝麻凹一带,与日伪军200余人发生激战,经一昼夜战斗,歼灭日伪军大部。
1939年9 月8日,(1)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在苏南武进县陈巷桥地区伏击日军。毙伤日军大队长以下180余人,击毁汽车7辆。
(2)“江抗”部队在江阴县马镇遭到国民党忠义救国军2000余人的进攻。“江抗”第二路司令员吴焜牺牲。
1939年9 月22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在苏南丹阳县延陵地区进行反“扫荡”作战,毙伤日伪军100余人。
1939年9 月27日,(1)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夜袭豫东永城近郊小王集伪军据点,全歼伪军王继曾部。
(2)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特务营营长马峰、连长范正大和警卫员被江苏省镇江县长庄梅芳杀害,特务营又被包围并强行解除武装。史称“镇江惨案”,又称“马峰事件”。
1939年10 月2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奔袭豫东永城县孔庄、袁楼伪军据点,歼伪军100余人。
1939年10 月4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在沪宁铁路龙潭至仓头间伏击日军,炸毁日军军车一列,共毙伤日军118人,迫使沪宁铁路交通中断3天。
1939年10 月13日,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在鄂中京山县新街地区,迎击日伪军三四百人的进攻,毙日军2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10余支。
1939年10 月29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团在豫东商丘县马头寺夜袭伪军据点,毙伤伪军300余人,俘伪剿共第二路军副官长以下数十人。
1939年10 月31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二团队一部在鄂中孝感县花园镇与安陆县之间的同兴店,伏击日军骑兵300余人,经激战,毙伤日军100余人。
1939年10 月,(1)新四军第一团在皖南繁昌、铜陵间伏击日军,全歼日军1个分队。
(2)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主力越过陇海路南下,在皖东北灵璧、睢宁交界的九顶山、张山口地区与日军一个大队遭遇,激战一天,毙伤日军100余人。
1939年11 月3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夜袭豫东夏邑以北之袁楼伪军据点,击溃伪军400余人,毙伪军40余人,摧毁该据点。
1939年11 月8日,(1)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新编第六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苏南丹阳县以南九里镇、贺甲村一带,与日军发生激战,至9日,击毙日军大尉中队长1人、小队长3人、士兵164人,俘日军3人。新四军亦阵亡220余人。
(2)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和第六团第三营在皖南繁昌县城,击退日军川岛警备队步骑兵500余人的3路进攻,毙伤日军50余人。
1939年11 月10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部于皖东北泗县冯庙击退日伪军数百人的进攻,毙伤日伪军1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1辆。
1939年11 月11日,新四军竹沟留守处遭到国民党第一战区一个团及河南省确山县、泌阳县、信阳县、汝南县常备队共1800余人的围攻,医院伤病员、军属及当地群众200余人被惨杀。史称“竹沟惨案”,又称“确山惨案”。
1939年11 月14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皖南繁昌以西汤口地区,粉碎日军石谷联队近600人的进攻,并先后重创日军800余人的增援,至15日共毙伤日军指挥官川岛中佐以下300余人。
1939年11 月21日,(1)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皖南繁昌县抗击日军石谷联队及川岛警备队步骑兵2000人的5路进攻,经三天两夜激战,毙伤日军100余人。
(2)新四军第五支队围攻侵占皖东来安县城之日军,激战两昼夜,毙伤日伪军200余人。
1939年11 月30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夜袭皖北砀山县李庄车站东南之大房庄,激战两小时,击毙日军横出少佐以下数十人,并炸毁军火库一座。
1939年12 月3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团攻克豫东商丘县济阳伪军据点,毙伤伪军300余人,俘伪军60余人。
1939年12 月4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团袭击豫东商丘县杜集伪军据点,毙伤伪军300余人。
1939年12 月5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领导机关在鄂中京山县马家冲地区,遭到日军第十三师团一部1500余人的袭击,纵队警卫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200余人与之激战终日,毙伤日军70余人,胜利突出重围,转移八字门。
1939年12 月13日,日伪军1000余人3路“扫荡”皖北萧(县)永(城)地区。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和地方武装以营为单位分散游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迫其于28日撤回原防。
1939年12 月15日,新四军第三支队进行保卫繁昌战斗。日军第十五师团高品联队、第一一六师团石谷联队、川岛警备队等部3000余人,及伪军百余人,分5路进犯繁昌。新四军第三支队及第一团在繁昌城郊顽强抗击,激战一天半,打退敌进攻,毙伤日军300余人,保卫了繁昌城。
1939年12 月18日,新四军苏皖支队在淮南津浦路东仪征县月塘集地区,粉碎日伪军800余人的3路进攻,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70余人。
1939年12 月中旬,新四军第五去除第八团一部,夜袭皖东天长县秦栏镇,经40分钟战斗,歼灭伪军两个中队,俘伪军多人。
1939年12 月21日,(1)新四军第三支队再次进行保卫繁昌战斗。集结于皖南三山、横山桥、铁矿山、峨桥等处日军第一一六师团1200余人,再度进犯繁昌。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积谷、大行冲、白马山等处与敌展开备战,至22日下午3时将日军击退,繁昌城失而复得,毙伤日军100余人。
(2)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七、第九团在徐海东指挥下,与日军激战3昼夜,击败日军独立混成旅第十三旅团附伪军一部共2000余人对津浦路西周家港、复兴集地区的“扫荡”,毙伤日伪军160余人,俘日军分队长1人,伪军4人,收复了周家港、复兴集、大马厂、古河镇等地。
(史料来源:《新四军战史》编辑室编《新四军征战日志》,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