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中国普通民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火烧 2010-01-14 00:00:00 思潮碰撞 1027
文章以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比喻中国普通民众,探讨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贫富差距、腐败问题及劳动者困境,揭示私有化与劳动力商品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中国普通民众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鲁保林  

从1978年以来,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在人们的质疑和争论中已尘埃落定。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给中国带来福祉还是灾难还有待实践的检验。纵观三十年发展的得失成败,让人欢喜让人忧,欢喜之处自不必多说,看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一定会让你目不暇接。忧的地方却也让人痛心疾首,此处简单做一列举:腐败泛滥,贫富差距悬殊,诚信危机、大学生就业困难,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等等。这些矛盾纵横交错,层出不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若干年以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 、中国“生病了”  

市场经济魅力之大,威力之猛,实乃不容小视,短短三十年已经让整个中国脱胎换骨。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在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同时,也走向一个腐败盛行,失业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的深渊。我们在强烈批判“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模式,砸大锅饭的同时,中国的私有化程度亦日益加深。我们在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的同时,普通民众分得的份额越来越少,身上背负的三座大山却越来越重。  

二 、病根在哪  

如果要对这些矛盾的根源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以我之见,那就是私有化和劳动力商品化,以及在二者的作用下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的逐渐丧失。君不见,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很多人利用职务之便或钻政策的空子,侵吞公有财产,中饱私囊,化公为私,短短数年便积累了一定数额的货币,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精英阶层。这种速度是欧美早期的资本家所无法比拟的,而且积累的手段也比他们高明的多,以至于蒙蔽了相当一部分专家和善良的老百姓。比如有位学者说:“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资本所有者来看,他们的原始资本都是通过自己或者上辈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这种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类似于劳动者劳动技能的积累过程,其本身没有什么不正当性。所以,凭这种资本投资获得收入如同凭劳动力支出获得报酬一样,合情合理,无可非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出路,中国《资本论》年刊(第五卷),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编)  

与此同时,在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中,广大城市工人要么被强制推向资本的魔掌,要么在“残酷的自然必然性”(生存-笔者注)的压力下,被迫走向资本的十字架。可怜的工人朋友们,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被订在那里,资本要他们永远服从自己的奴役。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资本现在已潜入农村,欲把农村“按照自己的面貌重新创造一个世界”,欲让亿万农民像城市工人一样,服从资本的统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任凭这种势头蔓延下去,必将给中国带来全面的灾难。  

三 、巫婆和神汉来了  

对于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逐渐丧失这种说法,绝对有很多人一时不能接受,尤其是那些“肉食者”。当然,还有人会说“是这些人吃大锅饭,自己缺乏劳动积极性,自食恶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稍微有一点良知的学者和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看到或体会到这种变化。  

然而,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一些丧心病狂的伪学者,一些披着伪马克思主义面纱的专家,已经并正在干着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勾当,他们和“肉食者”一道,先麻痹中国的老百姓,然后为资本家正名,为私有制辩护,为剥削者树贞洁牌坊,其“手段之冷酷,立意之阴暗,内容之无耻,夫复何言”(成都网友:毛泽东与《鞍钢宪法——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暨《鞍钢宪法》50周年座谈,乌有之乡 )。且看看他们的谬论吧,免得说我冤枉好人。  

“一旦劳动力成为商品或者采取商品形式,劳动的供求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一方面能增加劳动者的就业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另一方面,使企业成为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劳动者的潜能,最终是劳动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十四大以来关于劳动力性质的讨论综述及启示,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六卷),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编)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因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力资源归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劳动者丧失了对自己劳动力商品的所有权,这不仅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下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所有权的公有化,对生产力产生严重破坏。”(同上)  

说资本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全是骗人的把戏,可以试想一下,资本家“尊重”你是因为你可以给他创造剩余价值,如果你突然患了什么病,不能劳动,资本家还会尊重你吗?绝对不会,资本家肯定会像拖死狗一样把你拖出去,因为对资本家来说,你已榨不出油水来了。  

说“计划经济时期……劳动者的积极性下降”,简直一派胡言,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巨大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靠的是被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工农联盟。列宁说,“用为自己劳动取代被迫劳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更替”。(转引奚兆永,对计划经济的再认识——基于当前经济危机的思考,乌有之乡)  

有一个名叫罗宾斯的美国上校对苏联工人的劳动也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他用事实驳斥了关于“俄国工人懒惰”“不会工作”,“机器到他们手里就完了”的说法,把它称之为“反苏宣传”。斯大林在与他谈话时曾指出,“在西方,工人进行生产是为了领取工资,而把其他一切都搁在一边,在我们这里,生产被看做公共的事业,国家的事业,被看做是光荣的事业,这就是我们这样迅速地掌握了新技术的原因。”罗宾斯还说,“我在你们的工厂里已经感觉到了,我在那里看到了由于社会主义竞赛而产生的新的热情和新的志向。这绝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因为工人期待于自己工作的是某种比金钱所能给与的更好更多的东西。”斯大林也肯定地说,“这是对的。这是光荣的事情。”(同上)   

可恨的是,伪马克思主义者们现在一手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一手高举自由平等的星条旗,普通民众不仅被他们的假象所迷惑,而且被他们的假象所吸引,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对于变色龙,对于妖言惑众者,我们除了谩骂几声别无它法。  

四 、还是请医生吧  

 “让我们同货币占有者和劳动力占有者一道,……跟随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非公莫入”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而且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在生产领域,资本家和个人的地位完全不同,前者“昂首前行”,后者“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来鞣。(《资本论》第一卷,2004版,204-205页)  

“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98页)  

马克思指出: “一旦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的生产普遍化,商品生产就必然成为生产的普遍形式。(《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4版,42-43页)  

他(马克思-笔者注)还指出:商品生产在这时,就获得了“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像一种“普照的光”,使一切有用之物都获得了商品的形式,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对象,如名誉,良心乃至放荡的女人等等。(转引王冰,屈炳祥,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版)    

五、感言  

“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是代表资本家的利益重要,还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本来是很明白的道理,现在却已变成模糊不定的抉择。也许只有看到了棺材我们才会落泪,只有到了悬崖边我们才会勒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