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道德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火烧 2010-0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道德是否从天而降,分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指出领导讲话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强调需构建诚信社会环境,而非仅靠口号。

道德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杨安福 

谁都知道道德是个好东西。总书记胡锦涛上任伊始就提出“八荣八耻”,希望人民都能有道德,他的所有讲话都离不开“道德”和“诚信”这两个词汇。温总理更是走到哪里都要讲道德和诚信。

——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温家宝说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有人把这些话归纳为:诚信贵于金 包容宽于海 道德高于山

——在赴美国纽约参加第63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数次提到“道德”的字眼。作为大国总理,中国行政机关的最高首长,他想用道德的力量感动国人,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9月的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恶性事件,体现了公民道德的缺失。

——温家宝对学生们说:“有道德的人,才会自觉去学习,自觉去服务,自觉地去献身。”

——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日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如果领导人、企业家、金融家为人民着想,为社会公平正义着想,为世界和谐进步着想,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经济学家、金融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还有什么“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但同学们必须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坚持创新要有道德”…….等等。

从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讲话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的放矢的,说明了目前中国的道德沦丧和缺失。但有一点他们并不清楚,那就是:道德是从何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用实际的例子说话吧。本人曾经是一名干部,当有人给我送礼的时候我就想:我是收还是不收呢?收吧?人家出门就会说:“这年头‘乌鸦’一般黑,不给送礼,他能给办事吗?而且我也不想给人办事(因为送礼找你办事的大多是不该办的事)。但如果不收吧?人家会说,这小子没出息,这点东西都不敢收,这点事情都不给(敢)办,没什么发展。有人亲口就对我说:“你这样的人在毛泽东时代还行。”我认为他说的太对了,他说出了这个时代的相对真理。事实也证明,我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的确没有好下场,我现在落得个贫民百姓,成为穷困潦倒小白人不充分说明了我讲道德、守诚信的最终结果吗?所以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连几岁的小孩都知道,问题是大家为什么都不那样做?讲几句话、喊些口号就能让老百姓都有道德诚信吗?现实是,我们一方面提倡市场经济,鼓励人竞争、自私、为己,另一方面又提出“八荣八耻”,让人民讲道德守诚信这不是矛盾吗?社会到底要让我们做人还是做鬼?做鬼吧不行。因为任何统治者、领导人,都不会允许你把东西(钱财等)都贪到你那里去,最后的权利都被你掌握。而他说了不算,国家或单位失控。而做人吧也不行。因为社会腐败堕落,别人都不讲道德,只有你讲,你会很难生存,最后的结果会很惨(我就是一个例子)。所以一个社会让人做人不可,最鬼不行,这样的社会是最糟糕的社会。即使那些高官老板也不能与人平等(在更大的官员和老板面前他们依然如狗一般,要找机会溜须拍马献媚,过节还要送很多东西给人家,全无个性,心理会不平衡,人格上也会遭到很大打击。当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变态的社会会使人也变态,这个社会并不歧视他们,反而更受宠)。所以,我们不能指望爱心、道德、诚信等等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做事,制定科学合理能够使社会和谐稳定的方针政策,建设能使人们产生爱心、道德、诚信的社会环境、氛围和条件。建设一个正常的社会,使荣者能荣,耻者难耻。如毛泽东时代和现在的南街村、华西村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爱心、道德、诚信缺失的问题,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彻底解决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腐败丑恶现象普遍、蔓延等问题。现在看来什么是道德,上到国家领导,下到贫民百姓并不清楚,所以,在此我愿意抛砖引玉带头探讨一下。

我以为:“道”为道理和道路,道路在这里指政治之路。德为“双立人”旁,表示多人。右下由“一”和“心”字组成,意为人人一心一体,也表示“道”对“心”也就是人的思想起作用。“心”上面像“古”的字形,应该是表示“德”自古就有,是天生的,所谓“人心不古”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这是错误的。它也有“直”的意思,意应为人和人的心是直接相通的意思。所以,德应是指人和人心灵相通、利益共同的思想和行为。“道路”离不开道理,没有道理就建不成“道路”,没有“道路”就不会有道德。因此,德是受“道”限制的。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不能指望道德凭空而来,而只能弄清道理,建成“道路”,让人们沿着这条“道路”走,而形成道德。现在我们就清楚了,道德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为公德)能建立友好互利合理和谐关系的道理和按照这个道理建立的社会形态制度(条件环境)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简单的说,就是“道下之德”。无“道”则无德。一个社会的人如果没有道德,一定是“理”出了问题,是建设这个社会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出了问题。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2010年1月13日于大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