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网上最近流传的“邓亚萍下跪”的调研

火烧 2010-0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调查邓亚萍下跪事件的真相,澄清网络谣言,分析其博士毕业仪式及法国生子背景,探讨相关争议与事实真相。
昨天,古洋斋网友发帖《我看邓亚萍下跪》,严词抨击所谓“邓亚萍在神职人员面前下跪”的行为。此帖被强坛推荐到了首页。
古洋斋网友看到的这个消息是哪里来的呢?

来自前天赵资料网友的转贴《邓亚萍下跪 殷秀梅入美国籍让人吃惊(图)zt》:
“我是难以理解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邓亚萍刻意让儿子降生在法国,取得法国国藉,还去英国基督教学校上学并在神职人员前下跪,是不是与“忘记祖国母亲,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并给出了照片:


实际上,赵资料网友的转贴中,数次以“疯疯癫癫僧”自称,因此,原创者多半是疯僧。
经本网友搜索,此帖确实是疯僧2008年11月30日在强坛深水区发的旧帖《我看邓亚萍下跪的照片,建议邓亚萍退党》,疯僧在贴中称:
“以前见帖,邓亚萍把儿子生在法国,我当时以为是意外缘故,不得不生产在外国,因为一个大中国,难道没有一张可以让邓亚萍生孩子的产床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得了儿子得到外国的国籍。

我在网上见帖:
...问邓亚萍:“你来亚特兰大参加比赛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重要 还是世界冠军重要?”邓亚萍回答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我入了党,对我来说入党和拿世界冠军都是重要的。”
我才知道邓亚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在网上见帖:http://cq.people.com.cn/NewsCenter/20081130103022.html
........
早在今年三月,邓亚萍就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二十九日下午,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生邓亚萍在毕业典礼上,如愿穿上博士袍,圆了十年前的一个梦。
拿着博士学位证,邓亚萍兴奋地和丈夫、儿子照全家福,还和朋友一起打开香槟庆祝。她说,拿到博士学位的感觉“像我登上领奖台,都是一样的,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就。”
一九九七年,功成名就的邓亚萍退役,开始另一段同样精彩的求学人生。在二00三年攻读博士之前,她先后在清华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
.......
我看邓亚萍下跪的照片,建议邓亚萍退党。因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怎么可以给基督教的神职人员下跪?”

“邓亚萍下跪”这件事情其实在2008年11月30日有报道《乒乓女皇邓亚萍获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
“中新社剑桥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拥有十八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二十九日将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收入囊中,这个曾因个子矮而不被看好的“乒乓女皇”再一次站上了新的高度。

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早在今年三月,邓亚萍就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二十九日下午,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生邓亚萍在毕业典礼上,如愿穿上博士袍,圆了十年前的一个梦。。。”

报道给出了下面的照片和注释

当地时间29日下午,中国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荣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图为邓亚萍在学位授予仪式上。 新华网发 剑桥大学供图

可以看到:上面这张新华网拍发的照片,与赵资料网友转贴中的照片一模一样。

《体坛网》当天也有报道,其标题就是《邓亚萍剑桥大学跪受博士证书 丈夫儿子到场同庆祝》:“体坛网讯 11月29日,邓亚萍获得博士学位后接受丈夫和儿子的祝贺。当日,邓亚萍在英国剑桥大学参加毕业典礼,并获得剑桥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证书。”

那么,“跪受博士证书”是不是邓亚萍自己“心情激动”所致呢?
《深圳新闻网》2008年12月1日做了《邓亚萍获得英国剑桥博士学位》的视频报道,展示了整个过程并采访了邓亚萍。在文字报道中介绍说:“邓亚萍29日同其他几十名剑桥大学的学生一起进行了毕业典礼。她的丈夫和只有两岁的儿子,以及当地的一些朋友都特意赶来,陪伴她按照剑桥的古老传统完成仪式,并在礼堂前的草坪上打开香槟庆祝她从剑桥耶稣学院顺利毕业。”

也就是说,这个“跪受”仪式是“剑桥的古老传统”。或许仍然有网友会认为这种仪式是“神学糟粕”。
不过,剑桥大学早期本来就是教会开办的学校,早期的教职员都是神职人员,著名的牛顿当年也是神职人员。
那么,“遗留”了一些“神学糟粕”的传统,也是在所难免的。

剑桥大学有个“三一学院”,因为牛顿曾在这里上学和执教,所以提起来大家都知道。那么这个“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究竟是什么学院呢?

疯僧说“邓亚萍留学基督教学校,向神职人员下跪”,似乎想暗示这个学院是教“基督教”的,入学必须先信基督教?
一些网友也说它是“基督学校”。其实它也是相当有名的,与牛顿一样被尊为“圣贤”的达尔文就是这个学院的早期校友。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这个“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以较高的学术水准而闻名。在近年的汤普金斯排名榜(Tompkins Table)中,基督学院一直名列前茅。除此之外,基督学院的橄榄球和足球队在近年来的院际的比赛中也屡有上佳表现。
  学院历史
  基督学院由建于1437年的God's House(原址现为国王学院礼拜堂)形成。它于1446年获得第一份皇家授权,1448年迁移到现在的校址,并获得第二份皇家授权。在1505年,God's House更名为基督学院,并由英王亨利七世的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Lady Margaret Beaufort)授予现在使用的皇家特许状(Charter)。
  著名校友
  * 郭伯伟,前香港财政司司长。
  * 查尔斯·达尔文,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 帕特里克·德富林,法学家,曾任英国上院大法官。
  * 约翰·弥尔顿,学者,诗人。
  * 路易斯·蒙巴顿,贵族,曾任印度总督
  *邓亚萍,中国河南郑州人,乒乓球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现任北京团市委副书记”

疯僧在那个旧帖中还声称:“以前见帖,邓亚萍把儿子生在法国,我当时以为是意外缘故,不得不生产在外国,因为一个大中国,难道没有一张可以让邓亚萍生孩子的产床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得了儿子得到外国的国籍。”

邓亚萍真的是为了把儿子生在外国,特地跑到法国去生孩子么?但是,疯僧并没有给出他“见”的那个帖子。
按照李庄案的辩护律师的说法,疯僧这种说法其实连“传闻证据”都算不上,本网友只好自己动手搜索了。

本网友经过搜索,在“摇篮网”找到了一篇2008年的相关报道《冠军妈妈:邓亚萍》:
“怀孕八个月后,邓亚萍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她的腿肿得老粗,一按一个坑;她无法弯腰,连系鞋带都很困难;有时在马桶上坐久了,如果没人拉她,她站都站不起来。但当孩子在肚子里踢打时,母性的柔情就涌满她的全身,令她陶醉,让她满足。和所有的孕妇一样,邓亚萍要求丈夫陪着她去商店给宝宝挑衣服,她像袋鼠妈妈一样蹒跚地走在街上,把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童装抱回家。

  也就从这时候起,因为身体的原因,邓亚萍有意放慢了学习的步伐。剑桥大学给予这位特别的孕妇学生特别的照顾,教授亲自到家里来为邓亚萍授课。林志刚不在家的时候,同学们担心邓亚萍寂寞,就结伴到她家里,和她一起唱歌,看英文原版VCD,陪她一起做孕妇操。所有这一切都让邓亚萍对剑桥大学充满感激之情。

  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林志刚要把邓亚萍接到法国去。邓亚萍原本打算在英国生孩子,但丈夫告诉她:“法国的乒超联赛就要开始了,训练和比赛任务十分繁忙,有时星期天都要打比赛,这样就没有很多时间来英国照顾你。”邓亚萍听从丈夫的建议,于2006年1月中旬,和婆婆随丈夫飞往巴黎。

  。。。

  2006年2月28日,林志刚把临产的邓亚萍送进了巴黎玛丽医院。他向俱乐部请了半个月长假,形影不离地守候在邓亚萍身边。

  3月6日,邓亚萍经过剖腹手术产下一个男婴。孩子身高48厘米,体重3。4公斤。整个手术期间,林志刚守候在产床边,用摄像机记录了孩子出生的全过程。看着邓亚萍苍白疲惫地躺在产床上,林志刚感慨万千: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美丽的天使,都是坚强的英雄,值得每一个人去尊敬、钦佩!

。。。

  邓亚萍和丈夫给儿子取名林瀚铭。这个名字寓意深刻:一、“瀚”与“汉”谐音;二、夫妇俩希望儿子将来多读书,学无止境;三、“铭”就是让孩子永远记住,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记住自己的出生地。”

本网友还找到了去年4月十堰晚报的一篇报道《邓亚萍:事业和家庭都幸福才算成功》,其中详细介绍了邓亚萍与林志刚的恋爱经历和婚姻:
“邓亚萍和林志刚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同时代进入国家队的队友,共同的事业和追求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

尽管两个人同在国家队算得上是两小无猜,但因为怕影响邓亚萍的成绩,本来也很有天赋的林志刚被打回广东队。但林志刚发奋努力,很快便重新回到国家队中。然而再次归来的林志刚已没有了以往一线主力的位置。而邓亚萍接连拿下数个世界冠军。一个黯然失色,一个荣耀光鲜,林志刚与邓亚萍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一次,大赛在即的邓亚萍在国内刻苦训练,林志刚则随队参加一次访美的表演赛。赛场上,林志刚一扫在国内压抑的情绪,球路刁钻,球风稳健,在美国大受欢迎。举手投足间,他的洒脱、刚毅吸引了场外一名美籍华裔女球迷的注意,林志刚走到哪儿,她就追到哪儿,女球迷的热情让林志刚又找到了那种被人崇拜的感觉。于是,背着邓亚萍,林志刚与那个女孩子书信往来,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她还从美国飞到广东探望林志刚。得知此事的邓亚萍一气之下,便提出了分手。林志刚也不解释,默默地回到了广东队。

从此,这对乒坛恋人天各一方。邓亚萍继续辉煌的乒乓球生涯,已经28岁的林志刚远赴法国俱乐部打超级联赛,这一去便是5年。

。。。

终于在2002年7月,邓亚萍顺利取得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两个月后,邓亚萍进入剑桥大学进修学习。而此时的林志刚和瑞典名将卡尔松合作,使飞跃队两次获得法国乒超冠军。林志刚也因此在法国站稳了脚跟。稳定下来之后,林志刚马上与邓亚萍取得了联系,他试探着提出,能不能见一面。邓亚萍接到林志刚的电话,百感交集,她轻声说了一句:“你来吧。”这一句承诺对于林志刚来说,如同福音。

。。。

2004年底,邓亚萍与林志刚低调地领了结婚证,他们把家安在了北京龙潭湖小区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

。。。

2005年5月,邓亚萍发现自己怀孕了。工作那么忙,学业任务那么重,现在怎么能怀孕生孩子呢?那个周末,林志刚焦急地赶回北京。不管他怎么劝说,邓亚萍就是不愿意生孩子。林志刚特别失望,他在电话里对父母说:“你们别做准备了,我们暂时不打算要孩子……”他向父母解释的时候,眼角溢出了泪花。那一刻,邓亚萍突然改变了主意:把孩子生下来。

。。。”

也就是说,邓亚萍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期间结婚,怀孕则是“计划”之外的事情。邓亚萍原本不打算要孩子,在丈夫劝说下终于同意了。
此后,她原本打算在英国生孩子,后来在丈夫的劝说下决定去法国(丈夫告诉她:“法国的乒超联赛就要开始了,训练和比赛任务十分繁忙,有时星期天都要打比赛,这样就没有很多时间来英国照顾你”),根本不是疯僧所谓“为了儿子得到外国的国籍”而专门跑到法国去怀孕生孩子。
除非邓亚萍为生孩子专门回到国内,否则她的孩子要么在英国出生,要么在法国出生。

本网友在搜索过程中发现:此事其实早就已经多次被辟谣了,大家可以自己搜一搜“邓亚萍在巴黎生孩子不为法国国籍”。

关于林志刚的国籍问题,广州日报2008年3月《邓亚萍老公:她从前现在都漂亮 儿子已经会打球》报道中,林志刚说:
“其实我和邓亚萍都是中国籍的,我们都没有想过要给儿子外国国籍,只是当时刚好我们一个在法国,一个在英国,就像广州与东莞一样,所以我们就决定到巴黎生孩子,一方面我也好照顾。”

那么,如果邓亚萍真的按照疯僧所说,专门从英国回到国内来生孩子,而丈夫林志刚无法陪伴在身边照顾,疯僧又会对此作何评论呢?
本网友认为,疯僧因此而颂扬邓亚萍“爱国”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更有可能找到别的理由来指责邓亚萍。
例如,为了作“爱国”秀而不顾丈夫的感受,或者不顾未来孩子的健康,等等。

假如邓亚萍拒绝按照剑桥传统跪受,因此闹出新闻来,疯僧是否会颂扬她坚持原则呢?
本网友认为,疯僧多半又会说她耍大牌,不尊重剑桥的学术传统,仍然是要攻击她的。

这是因为,疯僧对邓亚萍的攻击,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了。
疯僧2007年1月就曾转贴胡星斗的文章《[转贴]邓亚萍,中国特色的副厅级“村长”》,开篇就邓亚萍进行了攻击:
“最近,许多报纸上登了头版新闻:邓亚萍即将升官,出任副厅级的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我不禁哑然失笑,心情也由近日的抑郁变得愉快轻松了许多,乐呵呵的”。

当然,本网友绝对不是主张:凡是疯僧支持的就该反对,凡是疯僧攻击的就该支持。
但是,本网友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今后,凡是看到疯僧原创或者转贴的文章,网友们应该留个心眼,最好是能深究一下其内容,尤其是疯僧没有给出原始出处和参考文献的那些说法,仔细了解一下是否有隐情。

最后,本网友建议强坛今后推荐首页时应该谨慎一些,最好能够在推荐之前先抽时间将基本事实核实一下。
鉴于当值版主比较忙,多半难以做到,本网友建议:推荐首页这事最好能够专人负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