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道德,从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

火烧 2011-10-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通过小悦悦事件反思道德缺失,批评座谈会误导民众,探讨社会建设中道德规范与见义勇为的重要性,呼吁正视制度与人性问题。

媒体披露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往医院看望小悦悦,并向其家属及救助小悦悦的拾荒阿婆表示亲切慰问的消息,朱明国指出,“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要深刻反思如何在社会建设中注重重塑道德规范等问题。他要求省有关部门近日围绕“小悦悦事件”,组织召开“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座谈会。  

这无疑是一个好主意。人从哪里摔倒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中国的道德摔倒的始作俑者就是“座谈会”。  

我们剪辑几个“座谈会”的片段: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初,一场震撼人心的“座谈会”。“谈资”:某名山旅游区,一小青年由老人背着上山;“话题”:市场经济要不要同情;“直接参与”:专家,市民;“间接参与”:直播,全国观众;“现场结论”: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这场座谈会对结论的推导是在专家的引导下步步“深入”的,逻辑推理方法:小青年花钱旅游,买的是服务;老人出力,得到货币报酬,以维持生活。如果大家“有道德”,老人一家会饿死。影响:从此有钱就有德。  

△为抢救落水者牺牲了大学生,座谈会“话题”:市场经济要算投入产出比,用将来的社会精英的生命换取一个价值低得多的人的生命值不值?结论:不值;影响:从此中国少了罗盛教。  

△有小学生受骗,座谈会讨论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问题,结论: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影响:儿童虽然“无邪”,但从此不“天真”,“问路问学生”的老经验再也行不通。  

△广州市一位老人帮助警察制止有人跳桥阻碍交通,由于意外造成跳桥者骨折,这老人顿时从一位见义勇为的大英雄逆转成为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座谈会讨论:“义”是什么,“勇”是什么?结论:“义”是封建思想,“勇”是莽夫。法律专家告诫:义与法有矛盾时,见义勇为就是以身试法。影响:不得而知……  

就是这样的一次次“座谈会”,加上彭宇案的司法效应,再加上专家学者肆言雷锋、张海迪等都是造的假,还要加上主流舆论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上并无旗帜,道德逐渐黯然离国人而去。  

佛山市两次碾压小悦悦的肇事司机、见死不救的冷漠路人,与拾荒的阿婆形成20:1的反差,正如网友所说,道德,只是残存在没有接受现代文明教化的底层里。  

挽救中华传统道德,必须多管齐下。中央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是一个宏伟的工程,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座谈会”不失为好形式之一。让那些曾经误导民众的专家们再登台表演看看,展现一下嘴脸,让他们在大庭广众面前说一说,中国道德的缺失是制度问题还是民族劣根性问题?也要让法律工作者说一说,“现代法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正义力量冲击着传统的道德势力”是什么意思?更要让官员们说一说,金钱和人性哪个更高尚?还要让那些在举国庆祝国庆之际,大力鼓吹性满足是比吃饭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的败坏道德者说一说,你三天不吃饭和一天不性满足哪个更民生、更道德?同样,冷漠的市民也很有必要说一说,“现代文明”让你学会了什么?  

几十年来,那么多的座谈会,“嘉宾”们让我们的社会失去了太多,还应该用座谈会的方式让全民参与。道德,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