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邓小平在“二线”上超越毛主席

火烧 2011-10-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邓小平与毛主席在二线工作的成效,认为邓小平在二线期间推动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稳定,成就更为显著。

   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毛主席和小平同志都有在“二线”领导工作的经历。比较两位伟人在二线时的作为,笔者感觉小平同志更为成熟,对“一线”的指导也更加得力;同时在纠正一线的某些失误时,付出的代价也更小。总而言之:小平同志在二线确实比毛主席更为成功。

  毛主席的退居二线,大体从1953年底提出,1956年党的八大后逐渐开始,到1959年刘少奇同志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后,基本上已成为常态。毛主席在这一段期间主要是搞调查和理论研究,同时还主持金门炮战和后来60年代初的对印自卫还击战等重要军事行动。在这期间,毛主席在高岗等人、彭德怀等同志的问题上,坚决维护一线同志主要是刘少奇同志的权威和威信,并且在对外对内多个场合旗帜鲜明地明确指出刘少奇同志就是接班人。但正如小平同志多年后回顾的那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时期,毛主席头脑发热,但当时一线的同志们其实也在发热。特别是当“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搞得民怨沸腾的时候,毛主席虽然通过直接向基层单位写信的方式给他们泼凉水,但效果相当有限,有的地方甚至扣下毛主席的信件不予传达。后来在庐山会议上,也是为了维护一线的威信,毛主席不惜改变本来纠“左”的初衷,让彭德怀等同志受到很大的委屈,和高岗等一样,因反对一线负责同志就成了“反党”。后来为了继续巩固党的团结,维护一线威信,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还主动承担了最大责任。毛主席对一线的拼命维护,一直到他和一线的一些同志产生关键性原则性分歧的时候,那就是在中国究竟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搞马列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搞官僚主义还是搞人民民主的问题。毛主席为此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又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搞成了十年浩劫,让党和国家和人民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尽管对毛主席有着无比的崇敬,但笔者依然认为:毛主席在退居二线上确实不能算成功。

  在二线上大有作为搞得有声有色的是小平同志。虽然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担任党和国家最高职务他老人家不是没资格,恰恰是理所当然和众望所归,但为了实现领导干部的年轻化,也为了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研究党和国家根本性、方向性的大问题,小平同志还是始终在二线担负着核心使命。通过小平同志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掌舵,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傲然前行,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未来奋勇前进。特别是中间虽然有三位一线主要领导人(华、胡、赵)发生意外变动,但并未影响党内的坚强团结,在社会上也没有引起根本性的重大影响,保证了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小平同志在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之后,仍然洞察和掌握着国内国际动向,比如在苏联东欧巨变发达国家对我进行集体制裁的逆境中,通过南方谈话等指示,给了一线同志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英明指导,使改革开放伟业迎来第二个春天。小平同志在二线期间仍然起着坚强的核心作用,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稳定。所以笔者认为,小平同志在二线上的作为,确实比当年毛主席搞得更成功。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小平同志在二线上之所以会比毛主席有更大的作为,毛主席作为开创者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小平同志能够搞得更好的重要因素。小平同志后来的一些作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减小可能的震荡,也不能不说是毛主席当年教训的启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