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千流:论泛左翼内部的流派及重大分歧

火烧 2011-04-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泛左翼内部不同流派的分歧,分析左倾、右倾及中间派的形势判断差异,强调斗争复杂性与历史趋势,呼吁深化反资改派斗争。

论泛左翼内部的流派及重大分歧

   最近,接到好友(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之一)两次长话,他就笔者《新思潮》一书的反思马克思主义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表明了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立场,加上与张宏良通话时谈到对号称马克思信徒们对其的围剿,促使笔者发此文。鉴于多少年来左翼内论战日浓, 谈一下泛左翼内部的派别和一些分歧,给泛左翼的同志们一个参考,不对的地方希望批评和批判。  

左翼内有分歧很正常,特别是在复辟后如何斗争是个新课题,斗争将更复杂,真理是在不断斗争中被逐渐认知的。在同志式争鸣的同时,有必要指出,左翼同志必须清醒地警惕第五纵队式坏人的有意破坏。  

一、 形势判断的分歧  

对形势的判断是任何政治派别活动的基础,而对形势判断是否正确又是各派存活发展的前提,因此特别重要。  

形势判断无非有三种  

一种是形势一团漆黑的左倾判断。他们无视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始终存在并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无视和拒绝体制内外多年来左翼的活生生现实的改良性质斗争,无视任何新的革命必须有新的形式,抱着教条主义不放,自动边缘化,全盘否定这个党和社会,抱着不切实际的革命幻想自娱自乐,大搞关门主义和内战,看不到历史正在悄悄的发生方向性改变。  

另一种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看法。他们根本看不到中国的光明前途根本在于资改派主导的改革开放基本破产,广大干部群众的人心所向是社会主义,一方面他们从理论上的不彻底,对改革的批判认识限于局部否定的认识,对改革和资本主义必然出现半推半就;另一方面从实践上、在新形势下止步不前,重弹许多过时之老调,孤芳自赏,搞小圈子政治,攻击文革派,唯我为大,试图主导泛左翼斗争。他们在胜利面前兴高采烈,争功摆好,在挫折面前惊惶失措,随时准备向右派靠拢。  

第三种认为中国总的形势是向好但困难重重。  

从国际上看,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势头变软。具体表现为美国的后院起火,经济危机日重;新帝国主义者政策因英雄的伊拉克、阿富汗人民的抗美救国运动如火如荼而垂头丧气;有骨气的伊朗、朝鲜公开与美国叫扳,美国的纸老虎本象开始暴露,并遭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反对;南美洲的左翼政党纷至沓来,在美国后院高挂起社会主义旗帜,给了右派响亮的耳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新自由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  

从国内看,新自由主义主导的改革开放以遭到历史性失败,他们的反动面目以基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论资改主流派他们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历史的反新自由主义新走向。因为改革集古今中外反动大成,人心丧尽,天理不容,物扱必反!这个道理百姓知道,学者知道,中央也会有人知道。体制内外的泛左翼在广大人民群众积扱支持下接连打了“朗旋风”、“刘旋风”、“巩旋风”批“西山会议”、“通刚斗争”、“反转基因斗争”、“反汉奸斗争”、“重新评文革”以及“唱红歌”等等大仗,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高层一些人,也逐渐识破了主流精英的反共灭国阴谋诡计,有鲜明针对性地提出两个务必、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等新思路,具有强烈反思改革的意向,形势正在朝着有利于人民大众,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形势对左派来说是越来越有利的。如果把当前的形势和前五年、前十年、前十五年相比,就会得出形势对左派有利的客观结论。因此,左派需要向前再走一步,把反资改派的斗争引向深入,而不是原地踏步不前或后退。当然,春天来了还有乍暖还寒的日子,中国的卖国的、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反动派,决不会甘心失败,万变不离其宗,还要在资改反动道路上走下去,做垂死挣扎,但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决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季节性政治变化,他们只能培育出更多的自身掘墓人,迅速将他们埋葬。  

以上三种判断那一个更正确一些呢?显然属于后者。  

二、泛左翼路线分歧  

如果左翼斗争的形势是好的,是向前的,就存在着如何掌握斗争的策略问题,就存在着不同的路线。  

正确的选择是如何将斗争引向深入,而不是止步不前,更不是倒退,要坚决克服极个别人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路线,高举马列毛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继续集中火力痛击资改路线及其代表人物和政策。在当前来说,要对和谐社会等做出有利于左派的解读,批判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右派解读,把不合谐的制造者资改派和不和谐的资本特征公告天下,将卖国走资合为一体的当权派拉下马。  

左翼战线的左倾表现为错误判断中国社会和党的性质,拒绝进行任何合法的斗争,拒绝体制内外的阶段斗争和左转,自我孤立,甚至错误地把矛头指向左翼战线内部,转移左翼反资改路线斗争大方向,满足于不切实际的革命幻想,如果依了他们,整个左翼斗争的成果和胜利就会变成泡影。  

左翼战线的右倾表现为根本不懂马列毛理论,滿足于爱国力场,满足于若干年来的左翼战线斗争胜利内容,争名夺利,不思进取,日渐脱离真正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陷入左翼新精英主义政治,甚至于和右派左翼勾勾搭搭,贬低文化革命,攻击真正的左派,随时准备投降右派,这也是应该坚决加以反对的错误倾向。  

三、泛左翼内部不同流派  

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因素,在泛左翼内部出现不同的观点是不足奇怪的,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不平衡,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一切现实的事物都是变化的,泛左翼流派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因此,简明分折一下左翼内部的不同流派及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必要的。  

泛左翼概念  

从二零零三年起笔者就经常提起泛左翼一词,并提出泛左翼理论和组织整合概念,并提出首先做思想理论的整合工作。至今为止,因为并没有泛左翼都能接受的思想和理论。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泛左翼的共同点,求同存异。至于思想和理论的统一,还要经过较长时期的论战及实践才能解决。  

泛左翼的概念,是划分左派最宽松的标准。也就是说是一个左派统一战线的范畴。成为泛左翼的基本条件是:  

对外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资本全球化;对内反对卖国主义为特征的权力资本、殖民买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路线和政策。主张社会公平和科学发展,反对两扱分化和单纯经济观点。主张缩小差别和重视民生,反对权贵、富人、精英政策。主张和谐发展侧重弱势阶层政策,要求政治民主,反对专制腐败。主张多种经济方式并存,重视公共事业,反对单一市场经济和私有化。泛左翼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泛左翼的基本纲领,也可以叫最低纲领,是各派都能接受的。在现阶段,只要同意上述观点的,都可以称之为左派。  

左派是一个泛左翼的总摡念,一切站在多数弱势人民大众一边的,反对特殊利益集团和阶级的都可称之为左派。左派不是自封的,必须接受历史的检验。真正左派的的标志是:首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上不但要承认马列主义,还必须能完整地理解运用马列主义;不但要承认整体毛泽东思想,还必须完整地理解运用毛泽东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也就是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必须进行理论创新,结合现实斗争实际,回答历史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正确处理泛左翼内部分歧和统一的反右斗争。总之,只承认马列主义不承认毛泽东思想的如托派等,不能算真正的左派;承认马列毛但不承认毛泽东继续革命的思想,同样不能算真正的彻底的左派。在实践上能否重视和主导左翼统一战线并讲究策略也是区分是否是真正的彻底的左派的标志。是否全面否定改革开放路线,同右派代表人物划清界线,同样是区分是否是真正的彻底的左派标志。  

泛左翼内部的政治和理论差别很大,很多不同点有待统一。  

1、斯大林主义流派  

这一流派是笔者对目前理论界也被称之为老左派等派别的概括,其中还包括不少中青同志。这一派的主要特征是:在政治上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拒绝对国际共运实践和理论进行反思,不承认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承认左派在社会主义社会你死我活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中有重大失误,坚持被曲解了的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政党、领袖的政治学说,视一切民主为资产阶级政治加以反对,继续鼓吹一党专政的代理式无产阶级专改,迷恋特权等级制,认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热心指令性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在文化上迷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赞成文革式的开展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斗争。  

斯大林主义流派的尚能存活和进步意义在于他们坚持公有制和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左派立场,因而才成为泛左翼的组成部分,其落后的内容表现为经验主义突出、反对社会主义大众民主,维护资产阶级法权,迷恋特权等级制,忽视文化战线兴无灭资斗争,对计划经济缺乏弹性认识,对世界革命关注不够,否认文化大革命。斯大林主义流派是泛左翼内部的保守派,日益分化,影响不大,不可能成为泛左翼的主导力量,他们应该坚持正确的观点,纠正错误的认识才有前途。  

2、马克思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流派是泛左翼最为复杂的流派,这一派的共同特征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阶段规律论,信仰物质决定论、生产力决定论、价值规律论,洋教条主义严重。而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学束之高阁,特别是不承认毛泽东的继续革命伟大理论。而不同之处又因流派不同而略有差别。  

老左派  

在现实语言符号中老左派有特定的含义,老左派是马克思主义流派中人数最多的流派。其理论特征是:在政治上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但不彻底赞成毛泽东关于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认可斯大林政治模式;在经济上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指明了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不能排除资本主义的进步一面,必须加以利用,他们也反对在中国全面复辟资本主义,主张以社会主义为主、资本主义为补充的政策,认可斯大林的特权制度;在文此战线反对毛泽东式兴无灭资斗争,但反对自由化和精神污染,但有自然主义倾向。因此,他们对邓小平开刨的改革开放有扬有弃,扬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改革开放,弃的是全盘市场经济和全盘西化。所谓的老左派分化很快,一部分成为真正的左派,一部分停滞不前,一部分滑向右派,这个派别日趋消亡。由于此派基本上赞同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因此也应列为泛左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反对毛泽东的晚年思想,特别是对文革和改革都有错误认识,急需改正,因此也不可能成为泛左翼的正确主导力量。  

体制内左派  

体制内左派要在政治上表现有很大难处,为党的资改路线所限制,很难界定他们准确立场。通常表现为相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共产党领导,提倡低层次民主;在经济制度上认可市场经济,但反对两扱分化和过渡弱化国有经济,赞同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和谐社会等新政策;文化上倾向八荣八耻等新观念,认可邓小平的改革,否定邓小平后的改革,尚未认可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和实践,对欧洲马克思主义情有独钟,有创新马克思主义之意,但陷入阶段论、生产力论而不能自拔,尚不能和新自由主义完全划清界线。体制内左派如果能审时度势,与泛左翼相结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决和资改派及新自由主义划清界线,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此派有望取代党内扱右派成为未来若干年的党内新主流派。  

新民主主义派  

此派赞同马克思主义原旨,把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式社会主义说成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空地论,意在说明列、斯、毛违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原理,脱离了阶段论和生产力决定论规律,主张搞民主式新民主主义道路,既搞介于后资本主义前共产主义之间的社会道路。因为其信仰马克思主义,反对一边倒向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泛左翼的组成部分。其前途必须重新审视和接受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否则将一事无成。  

马列毛派  

此派表面上承认马列毛的整体性,反对进行分割,维护马列毛的统一,但不大懂马列毛的联系和区别,革命实践要求有侧重点。马列毛派的侧重点有不同。其左翼以毛泽东派为主,提出高举马列毛特别是高举毛泽东伟大旗的主张;其右翼马列毛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准,淡化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作用。马列毛派的主张有保持左派团结的意图,表面上公平,但对马列毛采取庸俗的折中主义是不符合辩证法的重点论的,因此不能长久,必然要统一到毛派立场上来。  

托派  

托洛茨基派常以马克思主义正宗自居,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烈反对斯大林主义,贬低毛泽东思想,迷信工人阶级作用,主张搞纯工人运动,反对改良主义,主张革命,敌视左翼其他任何阶级和流派,宗派主义旧习不改。托派历史源远流长,一直受左右夹击,艰难生存,有其存在的内在合理性。托派坚决反对一切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因此也可算是左翼的一派。其前途必须改变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和放弃宗派立场,否则很难有大的作为。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初的马克思主义派围剿列宁和毛泽东一样,中国当今许多所谓的马克思派,扮演着围剿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可悲角色。  

3、新左派  

新左派的发展势头不减反增,是多年来参与斗争的结果。新左派本来摡念是在改革开放中期出现的叛逆思潮,是脱胎于欧洲马克思主义左派的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温和左派。该派明显区别于列宁、斯大林主义,也区别于继续革命的毛泽东思想。他们特别反对权力资本和买办资本,对改革开放有取有舍,主张反思改革开放,不赞成改革开放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观点很接近体制内左派。他们不大赞成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和社会渐变。新左派理论有许多出新,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寻找社会发展新道路趋向。新左派对西方民主保持警惕,关注民生、民权、维权和国家利益,不赞成单一性经济摸式。部分新左派的精英意识很浓,著书立说不注意广大群众是否接受,作茧自缚。公正地说,改革开放后期的极右进程,受到新左派的有力打击,功不可没,但他们如果不下决心和工农兵结合,认真接受马列毛理论,其在泛左翼战线的先锋作用就会逐渐丧失。随着历史的发展,新左派也将日渐分离,其中一部分会成为毛派,另一部分会成为右派。  

4、非意识形态派  

笔者认为,无论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还是新国家主义者和新权威主义者,都可称之为非意识形态派,因为他们不大谈论传统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不强调意识形态作用,就事论事,而以强国富民为目标。因为他们反对美国的世界霸权主义,也反对极右的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开放自我弱化政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左翼中的一翼。非意识形态派是个变数,很难同马列毛派统一认识,有可能演变成左派的对手。  

5、毛派  

毛派又分毛派和新毛派,其思想渗透各个不同阶层,渗透老中青年龄结构,是真正的左派。  

新毛派特别突出毛泽东晚年思想,反对不承认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假毛派。  

毛泽东派的主要特征是扬毛仰马,但不排斥马列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涵盖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却涵盖马列主义。是高举马列毛、特别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是右派的死敌(右派并不害怕马列主义,但十分害怕毛泽东思想),其主要社会基础是对文革有正确认的广大干部群众,包括文革积扱分子幸存者和新人。毛派认为只有毛泽东晚年以文化革命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才能激活和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胜利,单靠马列主义不能救中国。毛派即反对教条主义也反对修正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派认为必须从内部寻找国际共运溃败的原因,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反思,进行理论整合,舍此不能大踏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复活。毛派从根本上就不承认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从头至尾不过是复辟资本主义的过程。毛派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式大众民主(群众直接参与政治),在经济和文化上全面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大力培养共产主义萌芽,为彻底消灭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而不断斗争。毛派不放弃改良斗争也不排斥革命,相信事物变化要有一个过程,复辟资本主义经过几十年,反复辟也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因此积扱参加量变,对资本主义战线要进行分割包围,客现地有条件地支持党中央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新政。是从立场到理论和策略都毛泽东化的真正左派,必将成为未来泛左翼的中坚和主导力量。  

四、泛左翼的重要理论分歧  

泛左翼内的理论分歧主要反映在毛派与新左倾派和新右倾派的分歧。  

新左倾派概念提出是为了有别于右派极左派话语符号的新概念。新左倾派是随着最近若干年泛左翼斗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干扰中国反资改派和资改路线的形左实右派别,必须加以识别和批判。虽然新左倾派的左翼立场是坚定的,有许多好同志。但由于其理论的误区,断送了其良好的愿望,误导了许多同志。  

新左倾派有自已的错误理论。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他们认为完全复辟了资本主义,是左倾派的一致看法。从时间界定上扱端左倾派认为中国社会性质从一九七六年或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完全改变了,中间左倾人士界定中国社会性质改变于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保守一点的左倾派把时间界定在二零零三年以前。  

新左倾派的理论错误在于并没有真正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过渡性质,不知道新中国六十年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当前的左翼斗争是新中国整个反右斗争的一部分,是文化革命斗争的继续,不清楚一九七六年前的社会主义只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走社派占居社会矛盾的主导方面,而一九七六年后走资派占居社会矛盾的主导方面,双方都没有能够中止生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的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都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过渡社会的性质。  

从哲学上讲质变要由大量的量变做基础,并有明显的质变标志。水的温度再变化,达不到沸腾就不能算开水;小鸡再形成不破壳就不能说是小鸡,人在母体里再成熟也只能叫胎儿,不能叫人。新中国只要还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执政党还叫共产党,宪法还没有被废除,就不能说完成了质变,而只能说发生着质变。事实上一九七六年从经济基础上看并没发生任何变化,因为断言说中国在一九七六年以经资本主义复辟是不正确的,只能说一九七六年发生了主要矛盾方面的转化点。同理,说一九七八年等完全复辟资本主义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只能说确定了复辟资本主义路线,资改派占据了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迅速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反面来看,中国资本主义复辟也并没有完成。如果中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复辟,那么,右派叫嚷改革开放要毫不动摇,要继续深化改革,要攻什么坚等就不符合逻辑了,即然资本主义以经完成,还攻什么坚?改什么?难道要攻资本主义自身吗?所以要继续改革、要攻坚,说明新中国还有社会主义的东西存在,还有社会主义的堡垒,如军队、宪法、大型国企、土地、真正的共产党等堡垒存在的缘故。  

左倾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判断同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大同小异,他们用形尔上学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动态的社会,动态的共产党,看不到真正的共产党与假共产党的斗争,看不到中国共产党曾经是伟大、光荣和正确的党,看不到这个党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培育和经过文化革命洗礼的党,看不到广大党员是拥护社会主义的,看不到体制内必然会杀出一大批左派,其结局势必滑到机会主义道路上去。  

在新左倾派内部发生的关于“临界点”争论,实际上是对中国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转折点的争论。在毛派看来,一九七六年的热月政变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坏的根本变化的条件,而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开始,这种看法,和右派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作历史转折点是相一致的。  

关于当代中国的基本矛盾问题。在毛派看来,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同点在于,毛泽东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应的,但还有不适应的一面,毛泽东领导的文化革命等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不适应的一面,进一步走向适应问题;而邓小平时代后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不适应的,右派要做的就是要完成彻底的不适应,以达到完全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泛左翼的任务,就是要重新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问题,重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新左倾派一直对这个理论问题表达躲躲闪闪的。在毛派看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判断依然成立,也就是说中国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一切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文化和思想斗争都是围绕主要矛盾展开的。不同点在于,当前阶级矛盾也突出表现为民族矛盾,必需把阶级斗争同民族斗争紧密结合。在毛泽东时代,各种矛盾的主导方面是进步力量,而邓小平时代后的矛盾主导方面变成了反动力量。泛左翼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主要矛盾方面新的转变。  

毛派认为,主要矛盾方面的异同,决定着矛盾双方攻守的方针和政策。也就是说,在毛泽东时代左派处于进攻状态,是攻中有防,右派是以防守为主,创造攻防转换的机会;而在邓小平时代,右派处在进攻状态,而左派处于被动状态,应该是以防守为主、守中有攻,创造攻防转换的机会。左倾派的错误在于无视矛盾面的力量对比,无视民族矛盾的上升,一心要打进攻为主的纯粹阶级斗争战略,必然碰得头破血流。泛左翼的斗争策略在当前来说只能打防守反击而不是其它。  

泛左翼的进攻主要对象问题。在毛派看来,毛泽东在文化革命中早就指出了左派的斗争重点是直指党内走资派及其路线,解决领导权和路线问题,至今依然应该是泛左翼斗争的重点。而反腐败、反卖国、反两极分化,反复辟等,都要围绕解决领导权和路线问题斗争重点才能解决。  

左倾派由于上述理论错误,必然导致在实践上看不到活生生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路线斗争始终存在于党内党外的事实,看不到事物量变的重要性,不懂革命是改良发展的结果,不愿做深入细致的量变{改良}工作,使自已置身于合法斗争之外,不参加泛左翼批新自由主义等斗争。相反,左倾派不断挑起内战,脱离实际地批所谓“十一届三中全会派”,批左派《毛泽东旗帜网》、《乌有之乡》、《主人公》三大网站,批马宾、魏巍等坚定左派和老同志,批张宏良、韩德强等,唯我独革,以至于发展到搞小宗派活动,严重损害了左派威信。更加严重的是,左倾主义理论由于把社会性质的认定为完全复辟了资本主义社会,会严重冲击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继续革命理论和实践,放弃以打倒党内资产阶级走资派为重点的体制内外结合的群众性大民主政治斗争方式,反对任何改良斗争,而专以暴力革命对抗、推翻整个共产党,实行教条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其结果必然走到体制内新西山会议派和体制外极右派的反共、反人民道路上去。因此,左翼战线要警惕形左实右的左倾主义理论,必须明白,左倾的理论和实践至少从目前来说是完全错误的。  

对新中国的社会及共产党的性质,正确的评价应该是基本变质,尚未完成,正在发生变化。由此结论出发,应该积极参加现实的体制内外泛左翼同右派极其复杂的斗争,争取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为终结资改路线而共同战斗。左翼战线的同志必须清醒的看到,促进党的左转是中国和平解决各种深层矛盾们最后机会,要力求做到因势力导,夺回社会主导权,用和平方式向社会主义方向迈进。当然,革命的可能也决不能排除,如和平方式不成,必转为代价很高的社会革命。  

新右倾派同新左倾派一样,也是在最近若干年泛左翼斗争中形成的。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脱离实际,明显不同点在于新左倾派排斥改良,新右倾派排斥革命。  

新右倾派在理论上的错误在于不懂马列毛理论的深刻性,不懂人类的出路在共产主义,不懂改革开放从头到尾的实质是复活资本主义,不懂左中右的转换,不懂重点论。貌似公正地站在中左立场上,是理论上的折衷主义和实践上的机会主义。  

只有社会主义救中国,这以为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和改革开放的资本主义试验失败所证实。如果在策略上从争取多数力量,孤立扱右派,击败扱右派的战略目标出发,在现阶段不去批判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而有所分化的话是正确的,但从理论和目标上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半推半就有问题了。  

所谓中左理论,表面上反左又反右,实际上是无坚定工农大众力场的表现,是偷换历史概念的表现。在当前中国右派居主流地位,反右必然是斗争的重点,在现阶段把反左与反右并列,是客观上帮助右派,转移了反右斗争大方向。  

特别严重的是,在新右倾派的反极左、反左概念里,是把矛头指向的是马克思主义派,指向文革派,恰恰打击的是真正的左派,起到了右派起不到的作用。新右倾派的反右也是不彻底的,具体表现为不是积扱团结文革派及其工农大众,而是积扱的向右派暗送秋波,乐于和资改派精英握手言和,幻想争得精英主流地位;不是从策略上而是从思想理论上只反对官僚和买办资本,不反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有强裂的新精英意识,客观上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立场。  

新右倾派对右派主导的改革开放反思也是不彻底的,他们认识不到改革开放是一个把中国引向黑暗的全过程,企图把改革反思在时间段上割裂,反对彻底批资改派,势必阻碍泛左翼把斗争引向深入,客观上起到包庇隐藏在深处的右派司令部。  

新右倾派的另一个特色也值得注意,叫左转唯一论,好象中国的政治只能如此,他们忘记了党内还存在向极右派投降的可能性,即中国发生彻底质变的可能性,如果这样,那个左转唯一论也就成了笑柄,而革命将必然发生。  

我们批评新右倾派,不否认他们在同极右派斗争中的贡献,希望他们更上一层搂。
我们还要必须指出另一个问题,虽然新左倾派和新右倾派也互相指责,但他们在争夺泛左翼领导权的意识是很强烈的,正因为如此,其危害就更大,所以必须加以揭露,决不能让这两种错误思潮指导伟大的泛左翼斗争。  

新左倾派和新右倾派无疑在当前还是泛左翼的一部分,但任其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笔者衷心希望他们能改变错误的认识和行动,回到正确路线上来。  

必须指出,笔者引入了新左倾派和新右倾派概念,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出的结论;也并不是因为笔者一直受左右夹击而存心反击,而是依据泛左翼未来斗争的需要而必须挑明的,因为事实证明,泛左翼大业一直受到内部左右干扰,如不及时纠正,泛左翼斗争就会走到错误路线上去,从而毁灭伟大的新左翼运动。  

五、结论  

左翼内的激烈争论,说到底是不同路线的争论,客观上是争夺左翼领导权。  

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性的,左倾沉船路线和右倾补天路线都是错误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否定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主流从头至尾不过是复辟资本主义的过程,是—切丑恶现象的根源。肯定文化革命,认为文化革命是反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理论上高举起马、列,特别是高举毛泽东的伟大旗帜。政治上主张建立以公有制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式大众民主(群众直接参与政治),在经济上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文化上主张利他主义,大力培养共产主义萌芽,为彻底消灭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而不断斗争。策略上不放弃改良斗争也不排斥革命,主张上下互动,建立最广泛统—战线,相信事物变化要有一个过程,复辟资本主义经过几十年,反复辟也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因此积扱参加量变,对资本主义战线要进行分割包围,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客现地、有条件地支持党中央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新政,支持中央逐步告别改革开放右倾路线,逐步回到正确路线上来。  

中国历史正进入柳暗花明历史时期,只要泛左翼同志能够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人民大众立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加强团结,共同对敌,既反冒险主义也反右倾投降主义,一个经过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正反两面锻炼的中华民族一定会迎来新的社会主义春天,一定会引领全世界。让我们泛左翼同志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起马、列,特别是高举毛泽东的伟大旗帜去英勇奋斗!
 2011-1-3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