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高楼昨奠基,北京又竖“通天塔”
19日上午,设计高度超过500米的北京未来第一高楼——中国尊正式奠基。中国尊建成后,将比目前的北京第一高楼国贸三期高出将近200米,并作为中信集团总部的所在地。(2011-09-19 中国广播网)
这座位于长安街和北方东三环相交的东北角楼“中国尊”,地面以上118层、地下6层,将于2015年年底竣工。其构思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外形自下而上自然缩小,形成稳重大气的形象,同时顶部逐渐放大,最终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双曲线建筑造型。建筑顶部的空间设计取自"孔明灯"的形态意象。
中国尊投入使用后,将会分为办公、服务和酒店三大功能区,同时作为中国中信集团的总部大楼。中国尊肯定会成为北京中央商务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甚至可能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会改变目前北京中央商务区天际线的景观。
只是,对于这样一座宏伟建筑,当记者于18日试图就消防安全问题采访中信集团时却被婉拒。不过,北京市消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明确表示,如果“中国尊”按照媒体此前报道的设计方案,很可能不能通过消防审批,即使建成后也不能通过消防验收。
众所周知,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在动工前是要经过一定审批程序的。可是,未经批准,“即使建成后也不能通过消防验收”的中国尊为什么就举行奠基仪式了呢?
对于“中国尊”最高层顶部为全玻璃幕墙,可供游人在新的北京之巅俯瞰京城的设计,北京市消防局相关负责人马建民也不认同。马建民说,最高层应当设置供直升飞机停靠的停机坪,这个实际上都是为了在发生火灾之后更好的实施处置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另外,对于“中国尊”采用了最先进科技的高层消防设计,塔楼高速电梯设计可以大幅缩短逃生时间的说法,马建民说,火灾时,电梯是绝对不允许使用的。
值得注意得是,在当前全世界前10名高楼中,中国占了一半。“中国尊”建成后,一下子成了世界第4,全国第1。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已有高层建筑近10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1154幢,但各地仍在争建“第一高楼”。
不错!高层建筑是工业化时代高科技的产物,既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又能带动城市综合发展。于是乎,在经济和荣誉的双重作用下,一场暗战在中国大地蔓延,什么“东北第一高”“华中第一高”“中原第一高”“华北第一高”等陆续闪现。
只是,超高层楼宇无异于一条竖立起的街道,在带给人们生活享受和节约土地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隐患。且不说火灾时难以逃生,诸如地面沉降等隐性危害也在暗中滋生。
既有如此危害,为何各地还在争建高楼?显然,一些政府官员是把超高建筑作为宣扬政绩的工程,根本不考虑实际,而一些房地产企业也在为增加房屋楼层、扩大建筑面积、追求规模效应,以及抬高地标建筑的租金、房价等,拼命求高。
众所周知,现在的官员换得勤,有的屁股没坐热就走人。不管大官小官,上任难免三把火。将一把火必烧在楼堂馆所或改换门庭上非常自然。反正都是“国家”钱,竖起“通天塔”就是“政绩”,也就有了向上爬的阶梯,向人炫耀的资本。
显然,对于在我国城市间兴起的竞竖“通天塔”热,如果没有系统的有效法规予以限制,将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但事实上,盖一栋200米高大楼的成本,比盖两栋100米高的大楼成本高许多。且建筑高度超300米后,不仅成本高,还会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已失去了所谓节约土地的意义。无论古训今示,都在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不可盲目行事。只可惜一些人,却一面打着“科学发展”的旗帜,一面仍在干着违反科学的蠢事。实在不得不防,不可不戒啊!!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