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谨防损国不利己的“洋买办”

火烧 2010-03-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洋买办通过贿赂跨国公司损害国家利益,影响市场公平,强调防范此类行为,维护国家技术自主权。

谨防损国不利己的“洋买办”  

   

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29日下午对力拓案胡士泰等4名被告作出一审判决,分别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至十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一定数额的罚金。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随后发表声明,宣布解聘胡士泰等四名员工。  

(新华社2010年3月30日)  

其实“胡士泰”者早有其人。相关资料表明,这些年外国公司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往往聘请了解国内外行情的“洋买办”,以年销售收入的2%至3%作为公关费用,让他们到处活动窃取国企秘密。如果从国外引进设备,一些部门的关键人物可以借机经常出国旅游或把子女安排在国外读书或就业。这些人员被收买之后,从国外进口大量设备,进一步限制了国产技术和设备本来就有限的市场空间,推动自主创新将难上加难。作为跨国公司来说,行贿正在成为其打开中国市场的一个“潜规则”。跨国企业在中国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上升,中国近年内调查的大量腐败案件,其中相当数量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重庆社科院研究员胡玻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通过商业贿赂的办法垄断市场、垄断技术,催生了一个新的买办阶层,他们为个人利益不惜疯狂地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严重阻碍了国内的自主技术创新。胡士泰等4人都是中国人,一旦成为“洋买办”后,竟然想着法不择手段的帮着外国公司损害中国公司的利益,进而扰乱市场,这类“洋买办”损国不利己的乱市行为,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记得15年前老作家冰心在病榻之上,殷切嘱咐要去海外留学的外孙:“要有骨气,不做奴才”。此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让人回肠荡气。冰心老人对她外孙的殷殷叮咛,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谆谆告诫?“不做奴才”,决不只是沉淀在民族痛史之中的话题,在强调法治市场诚信经营的新时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虽然没有了“殖民现实”,但也会有“殖民文化”的沉渣泛起一样,尽管已无“洋主子”的卵翼和奴才的“专业”,然而“奴才心态”作为一种死灰,只要给点“闪光”,同样还会复燃。像胡士泰这样的“洋买办”,为了在外资公司谋得一个差使,便不惜贬损国家利益以取悦洋人;仅仅沾了“外资”二字,就以为皮肤易色,血统换种,在国人面前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究其主观原因,盖因有一个“奴才心态”矣!此次力拓案的尘埃落定,再一次警示我国的企业,不管是姓公还是姓私,在与外国公司打交道时,必须拿出有效办法来提防胡士泰们,谨防他们乱市。否则,“胡士泰”们还会不断滋生,“损国不利己”还会频繁发生,果如此,“鲁难未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