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真的错了吗?
计划经济源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社会平均水平。
为什么要谈这个社会平均水平?这个也很重要,而且是很很很很很重要!马克思的《资本论》谈来谈去,一个本质问题就是认为劳动产品的价值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以人的能力多大,技术多好,学历多高、权利多高,多有钱多高贵,或者长的多漂亮。因为劳动的社会平均价值,就决定了人作为社会一份子,个人所应该获得的物质回报是社会平均水平。因为这个概念的实现,才可能实现真正人的平等,平等是目的。这个平等思想彻底否定精英和下等人,只有都属于劳动阶级(working class)的人才和群众的差异。
所以也就造成了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才会有“社会绝对平均”的一个历史现象结果,因为这个原因,才产生后来“大锅饭”一说。
有人说“大锅饭”?那不是很错误的事情吗?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便宜了懒汉亏了勤奋者,会造成勤劳的劳动者都失去积极性,最后造成整体的劳动效率低下,社会平均水平劳动生产力会变得低下,那不是恶性循环吗?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错了,绝对的错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没有直接因果,平均主义不是绝对的平均,这个平均是建立在合理的差距基础之上,也就是从最好到最差4倍之间的差距!普通1-2倍的差距, 物质激励在平均主义里是有的,因为这个物质激励是建立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很多人理解的平均主义非此平均主义!
那为什么过去确实大锅饭造成了积极性低下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当时的计划水平很低,赶不上我们生产生活对计划管理水平的要求,这一点只是相对落后,事实上现在众多西方跨国企业一样大锅饭,越老越大锅饭,本质上是管理学这门科学发展不完善,但这个可以提高也是必然会提高!
这么说,举个例子,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企业70年代开始追求,到现在很普及的信息管理系统,它被崇洋媚外的中国私有制企业的管理精英们视为管理工具的图腾,如何先进如何了得,因为有了西方私有制才有了ERP。可从本质看,ERP系统是彻底的计划经济系统,彻底彻尾地否定个人能力,而强调工具能力,也就是《资本论》里谈的机器能力,ERP只不过时代进化到现在以计算机、网络、存储等信息系统代替脑力的“机器”。这么说吧,ERP系统实现好了,任何一个有基本知识的人(义务教育水平),不分经验、学历、何种能力,只要按照类似工厂“普工”性质的“普通劳动”就可以做世界上任何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的白领可以做的事情,一个中学生照样做!标准化操作不会出现差异。
ERP系统运用最典型行业就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制造业,按行业分,还有其他:教育、医疗、金融、物流、航空、军队等等一切行业;按资本主义工种分,董事长、总经理、业务部门、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人事人员等等一切工种。事实上现代企业都是以ERP系统思想来实施的,只不过是落后还是先进的问题,系统以不同的名称命名而已,统称学名:计划信息自动工作系统。现代企业把ERP奉为“先进力量”,这恰恰说明计划经济的伟大和价值!这个价值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谈到的计划经济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计划避免无用劳动的浪费,尤其是流通领域,因为人类社会之本就是生产劳动,不是交换!
谈到计划经济,再多谈点,就是现在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工厂的产品会直接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撑和物流的快捷,直接实现点到点的购买产品,中间供应链(工厂、分销、总代、经销、门店、用户)的流通领域,也就是过去说的“投机倒把”,以后必然消亡。好玩的是,现在大部分人发财却是靠的这个,尤其是80年代的经济活动,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只是分配改变了,而且因为流通过程的不透明,真正生产财富的工农群众(working class)却获得甚少,两极分化就是如此产生的。这个也恰恰证明了共产主义认为的计划经济是正确的,只是过去方法不对,技术不成熟!
流通领域才是最大的剥削,因为本身不创造财富!这个和金融本身不产生财富一样,是通过潜规则的剥削产生资本积累而已。
再谈为什么过去大锅饭造成了积极性低下的第二个原因。
因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不成熟,这也就是文化思想革命的不成功,至于这个就不多谈了。上面下面谈的就是这个思想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的思想本质,毛泽东思想。这里就强调一点: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认识,精神远大于物质,人的积极性是靠思想来提高的,靠物质提高那是次要的,而且最终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其他社会形式的人类社会,实质是猪狗不如的动物社会。可能有人不认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永远谈的是大多数人!非只有少数精英和精英狗腿子可以做人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