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着口红穿街过市的“主流”
演艺明星走穴、出场早已不是新闻,“主流”也不甘寂寞,一些经济学家春风得意“人”蹄疾,四处走穴赚场费!动辄几万十几万。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道貌岸然煞有介事,绞尽脑汁“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如:
买房爱国论:“在空前困难的形势下,买房就是爱国,而在2009年,买房甚至可称得上是救国。”“什么都可以跌,不能让房价跌。房地产崩盘老百姓更买不起房子。”
取消福利保障论:“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权力赎买遏制腐败论:“以资产换特权,促进私有化。最好干脆给这些人一大笔钱,把这些权力买下来,叫他们以后再不要利用这些权力了。” “腐败和贿赂是改革的润滑剂,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
无主之物论:“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
耕地红线论:“我们的粮食在出口,我们对粮食的担心完全没有根据。” “18亿亩耕地红线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完全没有必要,17亿亩没有必要,10亿亩也没有必要,任何红线都没有必要。”
未婚同居刺激楼市刚性需求论:“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没有!”“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论上离婚就需要两套房子住人。我们还发现同居的人现在大量增加,同居也是需要房子的。过去很多大龄青年和父母住在一起,现在大龄青年都搬在外面住了,也是需要房子。我们还发现有的人有两个三个家庭,也都需要房子!”“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
岂但“语不惊人死不休”,简直国家不乱“死不休”!
教改:乌烟瘴气,把二老逼疯。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大学毕业即失业,没关系没门路,一切让位给富家子弟。公平不存在,教育产业化的实质就是教育金钱化,就是一个敛财的幌子和招牌。
医改:提前给你送终。人们看不起病,宁可等死!请问,这样的“视死如归”羞辱了谁?
房改:把口袋掏空。房地产商上百万上千万的年薪,当然房价不高,而且很低,30年来,根本没涨。“小阳春”姗姗来迟,“大阳春”还在后头呢!
社改:让你老了喝西北风!还有,同样的国民-----农民和城镇居民,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呢?
国企改革:瓜分了国有资产,制造一夜爆富的神话。时过30年,一起一起的“商”倒连带着“官”倒,色彩斑斓的肥皂泡终于破碎了。
股权分置改革:制造出接近零成本数量相当于再造两个中国股市的大小非,使中国股市暴跌73%几近崩盘。全体中小投资人被一场荒唐的股权分置改革“强奸”了,世界独一无二的资本市场,让92%的中小投资者亏损,血本无归!数千万投资者,数十年财富、积蓄面临被一场所谓的伟大的股权分置改革洗劫一空的悲惨境地!
言不正,行不端,西装革履身上穿。只要画皮不戳破,管他地狱还是人间!钱,只管拿!经济越滑,危机越重,钱就越多。他们的职业道德何在呢?
这些“主流”经济学家多在研究机构、高校担任着公职,拿着不菲薪水。教育部门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可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们凭什么可以拿着纳税人提供的工资,利用公共资源搞经济研究,然后利用纳税人给予的经济学家身份,在工作时间频繁走穴、赶场,拿天价出场费,甚至在企业兼职、分红?而且,一些经济学家忙于经济创收,导致他们搞科研、上讲台的精力与时间被大大挤占。而学术观点陈旧、对学生实行放羊式管理的经济学家更是不在少数。徒有虚名,一门心思钻研创收学问,无暇研究关注国计民生的经济学问题。应邀出席经济论坛之类的商业活动,拿了主办方提供的天价出场费,享受了钻石级服务,乱开药方,不顾公平、公正。充当权力、资本的“二奶”,不站在百姓立场上凭良知说话。“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若不是与开发商穿同一条裤子,怎可能把屁股坐到民意的对立面呢?调查显示,网民支持率不到5﹪。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刘革新毫不客气的指出:部分经济学家应该被淘汰。他认为,很多的经济学家是在照本宣科,脱离经济生活实际,更严重的是,他们中许多人是“摸着领导脾气做研究”,因此对经济规律缺乏指导性、前瞻性,以至于“企业只消和主流经济学家说法反其道而行之就行了”。
中央经济政策决策如果再单纯依赖这种官方的、体制内的、抹着口红穿街过市的“主流”经济学家,那是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