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没有地震时人类是个什么体?

火烧 2011-03-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通过地震事件探讨人类团结的重要性,反思地震后国际互助与和平共处的现实,指出在无地震时人类并非总能保持团结,强调警惕性与合作精神的必要性。


  面对地震人类是一个整体。所以,当中国汶川地震发生时,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给予支援,包括日本政府和人民。同理,当日本发生地震的时候,包括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给予支援。


  有学者指出:日本的地震、海啸与核设施危机再次提醒我们,人类的共同威胁远远高于人为的国别威胁,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难以分割的。多数国别威胁是人为的,而且可控;而非传统威胁却非任何单一国家所能控制,必须联合应对才有解决的可能。所以,日本在监控、预测地震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属于全人类,日本在救灾抗灾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属于全人类。因为“在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类还显得十分渺小和脆弱,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加大面前,人类除了合作别无选择。”


  这当然是正确的。可是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地球上并不是天天都在地震。相对来说,有地震的时间比没有地震的时间少得多,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研究没有地震时人类应该怎么相处。


  有资料表明,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中国北洋政府号召百姓忘却战争前嫌,不再抵制日货、转而救助日本。北平、天津、成都等城市成立救灾团体,演艺界筹款筹物,梅兰芳还进行了义演。景山公园卖票助赈,连中学生也把零用钱捐出,赈济日灾,红十字会救护队赴日救灾。日本来自国外的首批救灾物资是中国人捐助的米面和生活必需品。结果呢?5年之后发生济南惨案——中国外交官在自己的国土上被日本军人割舌挖眼;8年之后发生9.18事件,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14年之后发生了77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所以,不要夸大“面对地震人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当没有地震的时候,人类往往并不是一个整体。如果你放松有应有的警惕性,如果你把“让我们超越种族之别、超越歧见、超越地理时空的界线,把无论是地缘的、经济的、军事的或历史的纠纷都搁置一边,在共同的生死存亡的时刻,化解积怨,救民于水火”的良好愿望不恰当地推广到没有地震的时候,那也是对中国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人类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据介绍,“费厄泼赖”是英语Fairplay的音译,原为体育比赛和其他竞技所用的术语,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赛,不用不正当的手段。一些体面人士特别推崇英国人的“费厄泼赖”精神。然而,鲁迅先生却认为“费厄泼赖”精神应该“缓行”。鲁迅先生这样写道: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已经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但我以为尚须附加一事,即敌手也须是刚勇的斗士,一败之后,或自愧自悔而不再来,或尚须堂皇地来相报复。而不是使用暗器等卑鄙手段前来报复。也就是说,对付并不刚勇的拳师,是用不着对之“费厄”的。否则,你要“费厄”、他不“费厄”,最后吃亏的总是你自己。所以鲁迅先生主张“费厄泼赖精神应该缓行”。


  所以,我们不要片面夸大“面对地震人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否则,就会将这个美好的概念异化成自缚手脚、自欺欺人的樊笼了。必要的警惕性我们还是应该有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应该不会错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