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了不三则四对我《二答》的回复,我感到与他讨论问题有一种愉快感。因为我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对人民大众、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对中国今后未来走向的思考,明了作为中华民族普通一员应承担的责任。尽管我与他的观点有很多地方相左,但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所以,我愿意在这里再细说我的一些观点和我思想的心路历程。
中国在1979年开始了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改革的史无先例,又是在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的,所以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使中国的发展走在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应该说,从这方面看,我们的改革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犯下了重大的失误。因此我的观点是: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切改革都是正确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要搞市场化,当然只能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们在借鉴过程中缺乏选择和批判,缺少扬弃,更多的是照搬照抄,甚至是将资本主义的一套奉为圣经,这样做的结果是带来了不三则四网友文中所痛恨的种种社会腐败现象。尽管后来我们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过程中,市场经济取得了压倒性优势,社会主义已经退到了墙角。因此,在今天的中国,你只要看一下,凡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我们那一样没有?而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民富裕、社会公平和正义,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
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将“利润最大化”这一说法神圣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当然要在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这一点无可非议,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问题是,当时对企业应该如何追求利润,特别是如何合理地追求利润,缺乏必要的宣传和规则。特别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由于企业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仅不主动遵守已有的基本规则,相反的以“改革”为借口,有意无意地去冲撞这些规则。更有甚者,不少企业大搞假冒伪劣、对监管部门行贿拉拢等等,这就大大毒化了市场环境,并进而产生了种种腐败现象,还形成了全民都向“钱”看的社会氛围,毒化了人们的心灵。
与此同时,西方经济理论的引入,更使“一切向钱看”的风气找到了“理论根据”,因而鼓吹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成了企业的“理所当然”。大家知道,西方经济学有以下最基本的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即认为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地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二是强调市场规则具有绝对权威,每个人都会服从。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些基本假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作为万物之灵,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利益最大化”(对企业就是利润最大化)只是满足个人追逐财富的欲望,而忘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应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利润最大化很快唤醒了人性中的贪婪“这匹野兽”,并进而把市场变成了“斗兽场”。请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不正是这样的吗?不三则四网友可能会说,市场竞争有“规则”管着呢。只要竞争主体能遵守规则,就不会发生不可控制的情况。但事实说明,当人性中的贪婪成为行动的主宰时,一切规则都是无济于事的。即便世界上市场规则最完善的美国,不久前仍然发生了两房事件并随之而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正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信条下发生吗?这件事情也同时说明了资本主义规则的虚伪性与欺骗性。美国因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了西方经济学已经破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管理,但无孔不入的资本对人的腐蚀是十分厉害的,政府中很多人已经被资本所征服。他们不仅不能控制资本对利润的追逐,相反通过一波又一波的寻租求得自己私欲的满足。由此中国社会进入了所谓权钱结合的“腐败多发期”,中央一连串的反腐措施仍然无法遏制腐败的漫延,以至日前温家宝总理坦言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时毫不犹豫地说是腐败。不三则四文中所说的三鹿奶粉事件和最近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都是证明这个问题的活标本。所以,不三则四认为“市场主体(企业)要追求最大化,政治主体要追求合理化。”也只能是一种空想,因为,在现实中,两者是无法分开的。
人作为高等的生物,不仅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一面,而且由于是社会人,在精神层面也必然要受到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约束。正是社会道德和法制保证了人的精神层面的健康。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方向,主观上正是既想利用市场经济的成果,而又用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的优越性来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或者说用社会主义来约束市场经济。但在实践上,却成了反其道而行之,市场经济原则全面侵入了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人的道德大大堕落,社会法制既不健全又遭破坏,这就造成了政府中的腐败、社会上的两极分化、社会公平和正义不断丧失的局面。这实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最大失误。
我在前文中所以主张利润合理化,就是期望用提升企业家的道德水准,让他们自觉与利润最大化划清界限,也就是增加企业家中的道德血液。与此同时,再辅以法律法规限制企业走利润最大化的道路,从而逐渐消除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现象,使我们的企业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要求。
其实,以胡锦涛为主席的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力图解决这些矛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提出,使人民活得更有尊严问题的提出、追求幸福生活观的提出,等等,这些都是与“利润最大化”不相容的。但由于社会上对金钱的追求已经“积重难返”,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难以有根本改变的。但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充满期待。
总之,我认为:不三则四网友所主张的“利润最大化”,正是导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种种问题在经济方面的根源所在,而他又企图用因此而发生的种种问题,反过来证明“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合理,这实在是一个悖论。为了正本清源,纠正改革中的这个大失误,我认为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解铃还需繫铃人”所以我认为,进一步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地以利润合理化原则取代利润最大化原则,
这是现在非下不可的一着棋。
由于讨论问题的复杂性,我在上文中的表达的思想自感不能尽意,当然也未必正确,只是借与不三则四网友讨论之机,先写出来供大家研究探讨,并期望网友们给予尖锐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