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统一论》(4)
第三条 可知不可知大统一论
——哲学对象世界本身存在合法性问题的解决
——元认识论问题的解决
本条全称形式应该是: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和不可知辩证统一论,全面大统一论的元宇宙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
引子:
我看,对于哲学家来说,认识从混沌当中分形出来的对象世界,首先要解决的应该就是“对象世界本身存在合法性”的问题。
笔者觉得,哲学人,谁也不能绕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思考的命题对象世界本身真实存在及可知与否的问题,如果尚不具备哲学的初始注册合法性(没搞明白,没弄清,没定性。)的话,那么之后,我们人类的其它所有哲学认知与思维必然就不合法,就无意义。
世界是真实可知的吗?
世界是不真实不可知的吗?
笔者今天要为您揭示出关于这些问题的真相:其实这些问题既有宇宙天然的客观规定性,也有任何人类认知与论证的主观规定性,只有进到“主观对客观”合力运动这样的认知层次,只有把这些问题放到“主观与客观的合力运动”之中去分析,给出线性逻辑、新辩证逻辑、多元逻辑、大统一逻辑的群逻辑回答,我们也许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正文:
人类对混沌大统一宇宙所做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主客二分,多分,之后再大统一它。
那么然后第二个大动作应该是什么呢,笔者觉得应该就是“求证并注册我们这个‘主客二分’出来的世界(包括我们人自己在内的,我们这个花花世界。以下不再说明。)到底是否是真实存在真实可知的?”的。
一、笔者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㈠、问题的本质。
“求证并注册我们这个‘主客二分’出来的世界到底是否是真实存在与可知的?”,这个问题,显然应该属于哲学千百年来所苦苦追求的,众多“人类精神终极家园类”问题群当中,相当关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事关我们人类,及我们人类所身处的整个总宇宙,其全部存在,及当中的一切现象,本身的确实性。
“求证并注册我们这个‘主客二分’出来的世界到底是否是真实存在实可知的?”,这个问题,也是过去的思想家顺着宇宙万物存在的表象,纵深方向追问下去,线性逻辑推理下去的结果。这是人类对自己千百万年来,一直身处和面对的这个世界,本身的,存在真实性,发出的根本性怀疑和反思。这种怀疑性追问是哲学理性认知,开张之际的基本课题之一。
哲学家“求证并注册“包括我们人在内的,我们这个花花世界,到底是否是真实存在实可知的?”的问题,正如宇航员登月,他必需先找到一个确实的立脚点,稳稳地踏上月球大地,然后才能进行其它的一切月球工作行程一样。哲学家“求证并注册“包括我们人在内的,我们这个花花世界,到底是否是真实存在实可知的?”的问题,正如商人开店做买卖,首先要登记注册营业执照,政府认为你的买卖是合法的,会发给商人营业执照,正式取得营业执照,然后商人才能正式开张营业。哲学家开张营业也要注册,首先也要确认一下自己思维命题对象本身的元注册合法性,确认合法之后,才能思考其它一切后面的哲学问题。是的,我们必须先确认这个“客观”对象世界真实与否,然后关于它的一切命题问题的讨论才能是合法的,才能是有意义的。这个哲学开张之际的基本课题,解决的不好,包括哲学在内的整个科学,还有我们人类一切其它的全部生活、存在和行为,总之,我们人类的一切之一切,其确实性,都没有获得真正的哲学元注册合法性!
笔者要求自己,一定必须要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才能去具体讨论其它的任何哲学问题!
这里因而也就是笔者整个哲学思维的总合法性开始点。
㈡、问题的历史状况。
首先,这个问题在世界哲学史上早就已经被提出来了。
古希腊的那些先哲,西方世界的笛卡儿、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贝克莱、休谟、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中国的多种古老哲学,印度的多种古老哲学,……,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涉及了此一哲学问题(具体不一一罗列)。
但是,有人真正完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笔者觉得没有。
譬如离我们最近的维特根斯坦先生,他似乎就通过所谓“语言分析无意义”的定性,彻底宣布了这一哲学千年老问题本身的“死刑”。
对维特根斯坦冒然宣布这一哲学千年老问题本身的“死刑”,笔者是非常不以为然的。
㈢、现在。
现在,笔者将直接继续这个伟大而又古老哲学问题的追问,并尝试“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当代完满地”解决它。
二、笔者是这样来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
㈠、笔者认为,这个命题问题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内涵所指”本身,已经达到和涉及到,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认知能指功能”、“思维能指功能”、“语言能指功能”、“文字能指功能”、“实践能指功能”的,“当代(人类将来进化了,情况也许还会发生变化……)时空元极限”,与“人类的宇宙存在元极限”了。
1、什么是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能指功能”的,当代时空元极限呢?
这个所谓的“能指功能的当代时空元极限”就是说,在时空上,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其问题的解决能力,是有一定“当代元极限范围”的。我们只能在我们这个“当代人类社会历史的时空元极限范围内”,解决我们的一切问题,不可能超越。每一个世代那些“最杰出”的哲学家都可以“终结”哲学,但是也许都只能是,在他们那个世代时空,现有可见宇宙表象与全部已有人类知识,基础之上的,相对终结。
2、什么是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能指功能”的,“人类宇宙存在元极限”呢?
这个所谓的“能指功能的人类宇宙存在元极限”就是说,在宇宙大存在这样的问题上,人类任何一种解决,注定都是不可能超出,“人的小在与总宇宙系统大在,大统一互证关系结构本身”,这个总关系结构系统,之外的。 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的“能指功能”,为什么会有这种元极限呢?换句话说,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能指功能”这种元极限的根源在哪里?这种元极限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人这种“小在”与总宇宙系统的“大在”,之间,所构成的,这种,大统一的,互证关系结构本身这里。
笔者今天要提醒认知的全人类:总宇宙世界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超级的俄罗斯套娃。
我们人类自己本身是总宇宙当中万物之一,我们的全部身心都在这个总宇宙大绝对论系统(接受了后文关于相对论与绝对论的论述,您会更易于理解此地的论述。)之中,于是,我们人全部身心的小在,与这个总宇宙系统的大在之间,是大统一同在、大统一共存、大统一互咬和大统一互证的。我想,应该也正是这样一种绝对论的大统一同在、大统一共存、大统一互咬和大统一互证关系结构,使我们人类的一切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都从而有了一个与生俱来的“能指功能”的元极限,即,我们人类注定了只能在与我们人类大统一同在、大统一共存、大统一互咬和大统一互证的,这个总宇宙大绝对论关系结构系统之中,和之内,发生我们的一切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一切命题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无论有多厉害,它们天生而来,注定了最多只能做,达到“人的小在与总宇宙系统的大在”这种大统一同在、大统一共存、大统一互咬和大统一互证的,关系结构大极限极限“之内”与“临界边缘”(这个“之内”与“临界边缘”本身也只是一个假设,……)的任何事情,而不可能做任何一种超出这种大极限,极限边缘(无论有没有这样的极限边缘)之外的事情。我们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其所发生的所有故事,本质上都不过是重表与重述宇宙的一个又一个“域现象”而已,它们主体(人)的存在,及其存在所在的总在,它们是永不可超越的(也无须超越)。
㈡、如果不顺着旧的哲学思考方式,而让笔者直接来思考这一哲学问题,笔者马上就能够认定,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主观与客观大统一”的问题,即“主观与客观合力运动”的问题,即,“客观问题——主观立场与方法论”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仅取决于“客观宇宙本身”,还取决于认知主体自己主观的问题看待立场与问题回答方法论。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是分析推演这个命题问题的两个必要条件要素。这个问题必然要在“我们人类主观思考宇宙客观”这个合力运动当中解决。我们现在,正在文字进行的,正是这个运动。1、看待问题的立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相对绝对参照标的问题,人自己就是自己判断这一命题的全权独立相对绝对参照标(宇宙中任何一认知主体自己,都是自己判断这一命题的,全权独立相对绝对参照标。),人自己是怎样来思考这一问题的,人自己是从与站在怎样相对绝对参照标的角度上来看这一问题的,结论就会是怎样的。2、问题回答与解决的方法论: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那么你根本不用搞明白这个问题,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感觉走,把一天一天的小日子过过好就行了;把如果你是一个宗教信仰主义者,那么你就用你的信仰解决一切问题,你就说宇宙是上帝造的,就行;如果你认定这是一个线性逻辑的问题,那么你就要线性逻辑地去回答它,而你也会得出线性一元的答案;如果你认定这是一个辩证法的问题,那么你就要辩证地去回答它,而你也会得出辩证的答案;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多元逻辑的问题,那么你就要多元地去回答它,而你也会得出多元的答案;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大统一逻辑的问题,那么你就要大统一地去回答它,而你也会得出大统一论的答案;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非理性的问题,那你就……
笔者是走科学哲学一条路的。笔者是靠哲学逻辑方法论来解决问题的。笔者取线性逻辑,新辩证逻辑,多元逻辑,大统一逻辑四个层次的逻辑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
1、从线性的逻辑思维方法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张三可以回答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李四也可以回答非真实存在和非真实可知,总之,每一个哲学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一元论答案。【1】
老的各种各样的一元可知论,一元不可知论,【2】都可以包括在内。
但是,到这里,线性逻辑的思维方法便无用了。
是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只能送我们到达,“老的各种各样的一元可知论,一元不可知论”这里,结束。这里应该就是人类思维仰仗线性的逻辑思维方法,所能达到的,关于宇宙本体认知的,至高点。
“各种各样的一元可知论,一元不可知论”,这基本上也正是整个传统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状况写照。
2、新辩证法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送我们向前再走一步,即总宇宙世界万物是“真实存在真实可知与非真实存在非真实可知辩证统一”的。
新辩证逻辑说:“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和非真实存在与非真实可知的辩证统一”,老辩证法,并没有来这样解决过问题,老线性逻辑思维,更是无法理解这种结论的。
3、多元逻辑可以送我们再向前走一步,即,我们可以同时,或此一时,彼一时持有各种各样的多元宇宙观。
-----------------------------
1、2、3三条的附说明:
古往今来,世界上所有能思考和没有拒绝思考这一问题的哲学家,一般都是从“1、2、3”这三大类答案大范围所包涵的,可能的,各种各样的终极角度当中,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去看总宇宙,并建立自己各种各样的哲学体系的,概莫能外。康德在这里得出了一种“二律背反”,并最终导向了不可知论;维特根斯坦宣布此类问题只是文字游戏;中国古哲学则暗示这里是混沌地带;海德格尔……
-----------------------------
4、笔者最终的答案。
我们这个总宇宙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的呢?
如果要让笔者的哲学去回答这个问题,笔者最终会告诉你,在理论上我们人类必然起码要得到上面全部三条逻辑层次的大答案。这三条逻辑层次的大答案并立共存,各有各的存在理由。
就是说,笔者是持:真实存在真实可知论,非真实存在非真实可知论;真实存在真实可知与非真实存在非真实可知辩证统一论,多元存在与可知与否论,这三条大答案全面大统一论的,最终观点结论的。
三、哲学公理呼之欲出。
思维对总宇宙真实存在与否的终极思考进行到,“大统一论”这里,就结束吗?
那是不可能的,到这里就结束的哲学还在象牙塔里,还在天堂里,还没通达到人世间!还不能通达到人类的现实生活,不能解决人类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不能给人类的现实生活带来多大的福祉,不能给人类的现实生活提供哲学支持基础。这样的哲学还只能是一种哲学家玩物的空洞理论。
我们中国人认为,真正伟大的哲学不能只是给人类提供一些认知世界的理论,最终还必需能通向人间,为人类改造与发展世界、改造与发展社会历史、改造与发展人生提供超级的启示性服务。
这其实就是一个理论通向实际的过程。
它就是要求,哲学家必须要想办法把上面“二”条当中的结论通向人间。
关于总宇宙真实存在与否的终极思考,如果说笔者有比康德更进一步,那么这一步就是:笔者明确而清晰地指出,我们人类去争论自在之物真在与假在,可知与不可知,除了能得出辩证“二律背反”的结果以外,其实其它各种各样的线性逻辑结果,也都是有自己一定正确性的,于是笔者得出了大统一论的结果。但是得到这个结果远远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大统一论”推向与通向现实世界。
根据上面第“二”条当中多元的结论情况看,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理论上的答案可以有很多条,于是哲学家通向人间的哲学大道显然也可以有很多条。
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办呢?
于是我们就要提前涉及到后面才会论及的“私认与公认论”了。
哲学通向人间,是通向个人与公众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将要有个人与公众两种主体形式将要具体用到这个“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问题。
世界上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小宇宙,所以,在“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及诸如此类的终极问题上,我看,任何人都没有超越他人的天赋判断权力(在这里,笔者的一个发现是:在哲学通向现实人间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哲学家的话都不具有法律意义。诚如苏格拉底之意,哲学家只是帮您把关于该问题所有可能的判断,清晰地启示与助产出来而已。具体怎样信由每一个活人自己决定。)。我们每一个具体用到这个问题人自己是这个问题最终的尺度和终结发言权的拥有者。
是的,哲学在天上通向人间的地方,也是具体信仰,具体自认与他认的。谁用到这个问题了,就问谁怎么办(没有信仰,没有文化,没有这种问题的人,他也不用解决这个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问我们人(每一个人)自己怎么办。这其实是一个最终还需要由产生这个问题的,我们人类自己,“个人私认”或“社群公认”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每一个活人,你都要相信你自己。总宇宙世界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与否,你从任何相对绝对参照标出发,得出来的任何一种结论,都是可以的,你的结论供你消受。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与可知的,这我们不知道,或者说可以有很多答案,每一个人,你自己随便自定一个而生活就是了。克拉底鲁就是根据他的那套不可知论生活而在的。
是的,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可知,这个问题最后只能取决于发出这个问题的活主体(譬如我们人)自己的默认、认定,即靠问题的活主体用公认和私认,来解决问题。我们人类只能公认或私认我们身处的这个总宇宙世界,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此外的任何其它方法和途经,都是荒唐和幼稚无知的。这种公认出来的结论,也只会在人类自己的,生活图式世界之中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公认结果仅供公认的人类自己消受,自在之物亳发无损,永远自然地自在或自不在。
其实,人世间的一切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以当时人们的自认和公认为最终结果的。人与总宇宙世界之间构成的是一种天然的,辩证互咬、互洽和互证的绝对论关系。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可知,这一问题本身也是人类在自己,对总宇宙世界的认知、思维和语言运动之中生成的,人本身就是这一命题判断,所指向事物的,决定性相对绝对参照标。人感觉到它真实存在可知就是真实存在可知的。这一问题最终在于人类自己的“真实”指认,人指认出来什么就是什么。【3】人自己天生是一个天然而复杂的,相对绝对超级大统一的,活生生的,相对绝对参照标感知系统。花是香的(嗅觉运动),糖是甜的(味觉运动),一定波频的声波是美的(听觉运动),山川是壮丽的(视觉运动),开水是烫手的(触觉运动),……,这些都只是客观事物与主体合力运动出来的感觉,并进而得到的知识,这些感觉与知识既与客观事物相关,也与人(所有的可感知物)天然的身体构造有关,【4】两者缺一不可。世界上万事万物是怎样的,那只是它们自己的事。但是人类感觉到的与知识中的万事万物,则从来和永远都既是客观的,又是人类特定认知运动之中的判断。【5】我们人类语言、思维、文字与实践的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只不过逻辑与非逻辑地重构,逻辑与非逻辑地重演一下,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某种合力运动及其关系而已。我们人类一定要清清楚楚与明明白白的一点是,我们一开口,我们任何时候开口,我们都只是在谈我们人类自己对“自在或自不在”宇宙万物的感觉。
万物本身是真实与非真实、在与非在、全性与无性的超级统一,人从怎样的角度去判断它,这对于任何人的,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结论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
自在万物很重要,人类现场感受与判断价更高。
自在万物是逻辑开始,生灵感知是逻辑终点。
自在万物是知识之母,生灵感知是知识之父。
所谓的客观与所谓的主观永远都要辩证统一在一起才能是真正逻辑完全的。
四、哲学公理的正式提出——指向人类现实生活的最终答案选择。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就是选择一条路。
对于我们哲学人来说,这个“选择”,就是每一个哲学家,根据自己对我们这个总宇宙世界,究竟是否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的终极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喜欢,建立一个关于现实世界的元认识论。只有建立一个关于现实世界的元认识论,我们哲学家才有,解决现实世界当中任何问题的,元认识论论基础。
而这对于笔者来说,将是一个“选择和公认”的新旅程。“选择”就是在那么多群答案中,选择一个与我们人类常人,对我们这世界的相对绝对论感知和实践,能够上佳性互相支持的终极答案。【6】“公认”就是采取其它各种基础科学惯用的公理方法,把选项上升为哲学公理,然后用它来做为整个现实世间哲学大厦的元认识论根基。
最后,我个人指认一个,期望能够最终得到世界上大多数人公认的一元论结论:从普通老百姓现实生活的相对绝对参照标角度,笔者觉得,我们人类似乎只能选择,“总宇宙世界是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结论,【7】来作为科学哲学对总宇宙世界的最终现实指认。
因为:
㈠、如果认为总宇宙世界是非真实存在和非真实可知的,那么思想的逻辑本身马上就会结束,再也没有什么好多讲的了。
㈡、如果仅仅只是持不可以知道论的,那么克拉底鲁会用他亲身实践出来的各种荒唐笑话教会人类,它在现实人类生活的绝对论小世界之中,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㈢、如果是持“总宇宙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和非真实存在与非真实可知的辩证统一”论,多元论,与大统一论的,必然也不适合于我们人类这个生活现实的小绝对论世界。
我们要注意,我们要通向的这是一个“生活现实”的世界。所谓“生活现实”,核心精神就是个“真”,就是个“实”。说白了,就是群答案要通向要对接的将是一个线性一元逻辑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我们人类日常生活的具体方面是单面与绝对论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实在绝对论世界,所以,在占统治地位的意义上讲,这个世界更多的就是需要一个确定一元论的线性逻辑答案,最终,“最符合”它的,“唯一”相对绝对参照标的,世界观指定产品,显然只能是“世界是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
是的,笔者最终是选取“世界是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思想,来作为自己哲学现实总宇宙观的基本公理,并由之而将哲学从极其抽象的天界引向现实尘世的。
五、到这里,一些实在论者可能会站出来说,你绕来绕去,绕了个大圈子,搞了半天不还是又回到我们这里来了!这有意义吗?
请打住!绕这一圈非常有意义,非常必要!【8】
请注意,哲学与其它科学不同,它主要就是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它最深刻地代表着人类认知行为和知识本身的原初宗旨,那就是要为人类解惑。哲学通常就是要求自己从抽象、普遍和一般的意义上思考世界问题。那些终极性的,起源性的宇宙问题,乃是哲学最热心关注的问题之一部分。这种关注正如人类关注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一样,当中有一种求知解惑,关爱生命自我的人类深层心理需求力量在支持着。人类一旦弄清了此类问题,精神上就会达到一种坦荡和释然的做人状态。【9】达到这种集体和个人的做人状态,正是几千年来哲学家们千辛万苦营造人类精神家园的目的之一。哲学深刻反思和追问各种终极问题,目的,正是想帮助全人类,在宇宙各种问题的终极方面,获得家的安全感。而我们上面所谓的绕一圈,正是这种终极追问之一。
概略而言,关于总宇宙在终结层面上的各种情况是怎样的终极追问,人类现在有两支大军正通过不同的方式各自进行着,一支是宇宙物理学,另一支就是哲学家几千年来一直在绕的这种哲学圈子。
笔者严正声明,即使这是一个圈子,哲学也一定必须去绕。
什么是“哲”学?就是要“折”!就是深度“折入”宇宙现象当中去看一下,才有学问,才能“智慧”与“聪明”。
自然科学是什么?不也就是深度“折入”宇宙现象当中去看一下,去原子论与还原论一下吗!
哲学史上曾经有一大批人认为这个问题无聊,是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应该算是主要的一个)。
这个问题不无聊。
一定要说游戏,那么人活着及其全部,有哪一样不是游戏;一定要说无聊,人活着及其全部哪一样是“有聊”的?!
所以,也许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自己肤浅的人才会说它无聊!
要我来说,所谓无聊大概只不过是一种绝望之后的借口,是一种绝望之后回避问题的方法吧!
还有不少实在论、实证论与唯物论者还曾经嘲笑说,只有瞎子才会怀疑这个总宇宙世界存在的真实可靠性。笔者提醒您,菜场卖肉的也知道这个世界是活生生地在着的,要是象你们这样简单地去说话,那整个哲学都也不用要了!要我来说,这类人自己大体上都没有对这个问题作过深入的思考,不知道人类的精神经历这一圈子的重要意义,盲目地批判一下以为就可以绕过去了。或者为了反叛而反对,宣布过去了,以为就过去了。其实,现在看来,有些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对总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实际上要比一些实在论与实证论者思维层次更高。实在论与实证论者直接承认“客观世界”的做法,虽然也能使人获得一定的精神安息,但是他们那种精神安息是肤浅而苍白的。他们与菜场里的屠夫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今天我们已经明白,人类认知的这个哲学圈子,是一个一定要由人类当中的思维精英,代表,带领人类,必须去经历的精神成长旅历过程。只有经过了这一圈,我们才会明白,对总宇宙的终极追问,人类思想,最多能够达到什么地方,最多只能怎样选择。人类对总宇宙终极问题的精神疑惑,也只有在这种具体追问的过程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解答。人类的精神只有确实经受过这一过程的浸泡,然后才能真正建立关于这一终极追问的精神家园,获得精神的安全感,使精神得以安息。【10】没有这一看似无意义的过程,这一切都不可能获得。
笔者可以断言:宇宙物理学关于此类问题的追问,在其最后的地方也必然要求助和殊途同归于哲学。
不仅如此,我看一切基础科学在其最后的地方都必然要归于和借助公认的方法(几何公理、代数公理、物理公理、……)。
是的,我们人类终究是必须要绕过上面的圈子,让自己的精神经历一种高级的、深层次性的哲学沐浴,我们人类做哲学的目的之一部分,才会真正达到。
六、一些反思及一些值得总结出来的哲学研究经验教训。
㈠、一些有益的反思。
1、人类发出的问题有种类和追问复杂性等各种区分。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可知,这是一个主观与客观大统一的,系统性的,合力运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答既要提到宇宙客观,也要提到人类的感知,必须要明白这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的合力运动,必须要讲到相对绝对参照标,必须要讲到相对与绝对对“真”的界定,必须要讲到实践和实验检验对问题的重要性,必须要讲到私认与公认。这是一个要系统性地,来回答的问题。过去的思想家要么仅仅依赖人类的感知加特定逻辑推导,要么仅仅依靠实践或实验加现实合理性,就想解决问题了,这与科学地解决问题差太多离太远了。
2、由于我们人与这个总宇宙世界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互证的大绝对论,所以人们其实永远也不要幻想通过某种逻辑证明或证伪,就可以“真正搞清”总宇宙世界是否是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了。这种想法本身也仅仅只是一种肤浅的,线性绝对论的思想。笔者直接提醒所有的人:人类要是想用我们发明的任何单一逻辑,来解决我们身处的这个总宇宙世界,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这个问题,我们永远都只能深陷于特定循环论证的逻辑圈子里而不能自拔!我们的论证将永无边岸。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哲学“冥思苦想至今尚无结果的历史”本身,应该就是对问题的某种大说明。
3、总宙世界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超级的俄罗斯套娃。总宇宙世界真实存在和可知与否对于人来说,是一个绝对论的关系结构。总宇宙世界真实存在和可知与否,这个命题问题对于人来说,其实是一个自返关系结构的认证要求命题。人本身就处于这一有待确认,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关系结构命题世界之中。被要求发出确认证书的主体本身,就身处于要被确认的对象总范围之中,你想一想,这样一个命题,这样的一个俄罗斯套娃式的思维、确认或证明行为,其本身有怎样的前途呢?一句话,这实质上是一个可以证与不可以证、能够证与不能够证、需要证与不需要证超级大统一的问题。这注定永远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游戏。,一定要证,注定就只能是一个循环论证。
4、后面“理”的一条中我们将还会讲到,其实“真”与“假”本身,是一对还有待于人类自己,用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基本认知观和方法论,去终结界定的范畴。什么是“真正搞清”?首先要界定“真”这一范畴本身,然后才能很好地谈“真正搞清”。总宇宙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和可知本身,其实也是一个,可以“真正搞清”与不可以“真正搞清”大统一的问题。
5、人类总是想要站到“总宇宙世界之外”,去看清和证实,总宇宙是否是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想法,也是由线性绝对论的思维逻辑方法心理,源生出来的,这也是一种空洞莫须有的想法。不要想象“站到总宇宙世界外面”去,看总宇宙世界,这本身就不可能、不存在与莫须有的。
断言:无论什么逻辑,它们注定了都只能帮助我们人类,“极限之内地”,“循环论证地”,解决我们身处的这个总宇宙世界,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的这个问题!
是的,总宇宙世界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和真实可知这个问题,也就只是事关我们人类知识体系总体合法性而已,我们人类解决不解决这个问题,总宇宙世界该在还是在,该不真在还是不真在,……
㈡、一些值得总结出来的哲学研究经验教训。
1、认识论当中的同一律问题(各种超级哲学命题研究当中的同一律问题)。
⑴、问题与方法对口大统一的原则。
“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吗” ,在解决这个超级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原则,即我们哲学在任何层次问题的解决地带,都也要遵循“产生命题问题及其方法、解决命题问题及其方法、阅读并理解这些命题问题及其方法,这些问题内部及其相互之间,都要遵循对口大统一的”原则。
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说:你提问与给出哲学问题本身,就注意要遵守相应的章法;你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也注意要遵守相应的章法;还有,你去阅读、理解、接受别人提出的问题,也注意要遵守相应的章法;最后,总起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阅读理解接受问题,这三者,相互之间,在章法上都是要求对口的。四个方面,哪一步出现问题,都是不行的!
①、人类,任何一个问问题者,任何一个问题给出来,我们首先就要质疑一下这个问题本身的合法性:我们能不能问这样的问题?我们这样问问题行不行?出题者所出的这个题本身有没有问题?其合法性究竟如何?
②、人在这个世界上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的一个元道理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的,世界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是需要与它相对应的一种或多种恰当方法,才能真正解决得了它当中问题的。所以,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都要研究一下,我们应该要用怎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或这些方法,真的对这个问题的口吗?我们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本身,遵守了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需遵守的最优章法了吗?
上面两点对包括哲学家在内的全部科学家,观察、研究、认知、思考宇宙万象,这些行为本身,应该是有一定元性帮助的。
③、别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别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去阅读、理解、接受别人,这时,也还是要遵循那个元道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的,阅读、理解、接受别人也是要讲究章法,讲究方法对口的。世界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是需要与它相对应的一种或多种恰当方法,才能真正阅读、理解、接受得了它当中绝大部分内涵的。所以,在阅读、理解、接受任何一个别人的哲学问题时,我们首先都要研究一下,我们应该要用怎样的方法去阅读、理解、接受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或这些方法真的能对口阅读、理解、接受这个问题吗?我们现在阅读、理解、接受这个问题本身,遵守了阅读、理解、接受这个问题所必需遵守的最优章法了吗(保守性阅读、理解和接受的最优章法,一般只有原创作者自己才知道;而创造性阅读、理解和接受的最优章法,只有高明的读者自己才知道了。这也是笔者开文第一条就把自己的逻辑系统清晰地摆下来的原因。)?
(本条对整个科学的研究与传播都应该有一定元性的帮助)
④、小结。
是的,要是想走理性哲学这一条天路,我们哲学家在切入宇宙的时候,就不能盲目乱来,我们总归是要遵守一定章法的。哲学人一定要有强大而正确的方法论,没有强大而正确的方法论,你就不可能得出什么优秀的认识论成果,没有相当优秀的认识论成果,你后面的本体论就可想而知了,然后,就更不用说你后面对社会历史及人生问题的,各种哲学研究了。
A、我们看世界与问问题,都要根据问题本身已然内涵的“内在客观逻辑要求”来进行。虽然我们人类迄今为止,已经发展出了公理逻辑、素朴逻辑、线性逻辑、新辩证法逻辑、多元逻辑、大统一逻辑等一些逻辑方法,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能线性地来看与问,一个本身是辩证事实逻辑结构的问题;也不能辩证地来看与问,一个本身是线性事实逻辑结构的问题;……
B、我们解决问题也要根据问题本身已然内涵的“内在事实逻辑要求”来进行。不能线性地来解决一个,本身是辩证事实逻辑结构的问题;也不能辩证地来解决一个,本身是线性事实逻辑结构的问题;……
C、我们阅读、理解、接受问题也要根据问题本身已然内涵的“内在事实逻辑要求”来进行。不能线性地来阅读、理解、接受一个,本身是辩证事实逻辑结构的问题;也不能辩证地来阅读、理解、接受一个,本身是线性事实逻辑结构的问题;……
一个线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哲学家,是用线性的逻辑方法论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线性的结论的,这时您要是站在辩证逻辑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结论的,就完了!站在辩证逻辑的角度上去理解线性逻辑的东西,它们都将会显得非常肤浅,或者看起来都是片面的。
一个辩证法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哲学家是用辩证法的逻辑方法论解决这个问题,得出辩证法的结论的,这时您要是站在线性逻辑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结论的,也会完了!在线性逻辑的人看来,辩证法的话语要么是等于废话,要么是自相矛盾,要么是狡辩或诡辩。
“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吗”?我们前面从线性逻辑、辩证法、大统一逻辑所给出的群答案,也许就是理性逻辑的人类思维和语言,面对这个问题时,迄今为止,所能给出的最高、最全面、最终极的回答,应该无人能够有超出这种回答的更高答案(不信您可以试一试)。不过,就是这么一个群答案,您如果从线性逻辑的角度去理解它,则与废话显然也没有什么两样!
⑵、问题与方法对口大统一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哲学研究本身也要遵守的,线性逻辑所主张的那个“同一律”。
古往今来,整个人类哲学界又有几个人真正明白了,“事实上我们各种各样的哲学命题研究,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也是需要遵守这个逻辑法则的”,并且更明白了,明白与不明白“事实上我们哲学研究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也是需要遵守这个逻辑法则的”这个理,于我们哲学家对一切层次哲学问题科学思考本身的影响了呢?
我看不多。
过去的老哲学,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我看就在于在认识论这些超级命题问题研究的高级层次上,这个“同一律”未启蒙,不知应该去遵守,缺少世界共识。
①、回到问题“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吗?”。
老线性逻辑的“同一律”老早就有了,但是我们研究“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吗?”这个问题时,已经明白也要遵守这个逻辑了吗?
我看,我们传统哲人根本就没明白过,根本就没研究过“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吗?”这种问题,可以与应该,用怎样的一些逻辑方法去解决它。可以认为,自人类有史以来,基本上就没有人真正清晰地解决过这个问题。很多人在这里都犯了混。康德应该算是特别典型的一个。康德就只是由他那个著名的“二律背反”最后导向了不可知论,“康德式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康德先生最后也只是整了个“自在之物”,把他哲学思维的“潜在王者之车”又导回了线性逻辑的不可知论,完了事的(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康德也许还是迄今为止,整个人类哲学旧世界中,在认识论的思考和逻辑推理上,推进最深的少数一些哲学家之一。)。思维能达到“二律背反”这里,证明康德的思维几乎已经非常逼近“辩证法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就这一点而言,康德还是非常伟大的(后来的黑格尔不也还是只整出了个“绝对精神”!)。什么实在论、实证论、唯物主义、绝对精神、经验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无一不只是在客观、主观、精神、经验、现象、语言的各种烂泥塘里简单打转转的学生而已。笔者与康德的不同在于,在二律背反之后,笔者指出,再后面的问题,其实已经是大统一逻辑的问题了,最终,笔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大统一逻辑的答案(这个大统一论在这里,实际上就等于充足理由律,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哲人知道在这里要遵守这个充足理由律呢?),并详细梳理与解释清了当中方方面面的相关问题(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这个“方方面面的相关问题”梳理)!在大统一论之后,笔者又指出,再后面就要涉及到私认与公认论的逻辑了。在私认论与公认论之后,笔者又指出,再后面就要用线性一元论的逻辑,来指认出一个“宇宙是真实存在真实可知的”的答案,把哲学由“对宇宙真实存在与否问题的抽象思辩世界”,通向人类现实生活的世界了。
康德的推理之车最终又导向了线性逻辑的不可知论,说明了康德在思维的这个相对终极地带,最后也还是无意识地归宿了,线性逻辑,这种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的,实证主义逻辑思维的顽固老习惯了(人类日常生活当中,一般都是线性逻辑思维占统治地位的,老的,以日常生活经验为标准的实证主义,其主导哲学精神其实也是线性逻辑思维的。老实证主义是肤浅的。),而没能够上升到更高级的逻辑方法论。问题说明,康德先生在“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吗?”这个问题的同一律上,显然也还是比较肤浅与未真正逻辑启蒙了的。正是这种肤浅,使一代哲学大侠,在思维的这个相对终极问题地带,最终也走上了混乱迷失的茫途!康德的认识论就是,沉沦于这种痛苦“二律背反之后的不可知论”之中,而没有通向人间的认识论。
②、回到我们人类哲学的当代发展现状。
君不见,人类哲学,直到今天,一直不都还是极度混乱,正处于各派喋喋不休,毫无意义地争吵的总状态。
西方哲学研究与东方哲学研究,我看,互相根本就一“风马牛不相及状”。
象自然科学那样“世界范围内的对话与基本共识的达成”,有吗?
没看见过。
我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看,主要就是老哲学人之间,老哲学派别之间,同一律遵守的严重不好,大家互相之间严重缺少真正互相解读,互相理解,互相通达的语言和逻辑方法。你的概念与我的概念;你的立场与我的立场;你的逻辑与我的逻辑,很多时候根本不一样,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大的逻辑方法论,能使各家各派达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并立共存;……
③、我们人类的哲学世界,其实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同一律问题。
……
笔者现在将试图终结这种局面,终结这些问题。
2、认识论当中的充足理由律问题(哲学研究当中的充足理由律问题)。
人类认识世界,无论是原子论还是还原论,其实都是个把对象世界分形,“从无变有”,“从一变多”,“使问题复杂化”,然后再还原,再“从多变一”,但整个过程都是使人类的头脑“从混沌,混乱变清晰”,……的过程。
⑴、在我们人类普通老百姓“感知到的”现实绝对论世界之中,世界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这只是因为,我们人类普通老百姓的身体与宇宙万物相互之间,构成了一种辩证互咬辩证互证的绝对论关系。我们人类普通老百姓身处于这种绝对论关系的镜像存在态当中时,所能形成的,本能而直接的感知性结论,就只能是这个。
⑵、在这个问题被放入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与文字的诸多世界当中(特别是我们哲学世界)后,情况就变的要复杂的多了。可以简单一点讲,当这个问题,被哲学上升成一个将要被深入反思的问题,放进人类认知、思维、语言与文字世界的那一刹那间,该问题就由原来只是一个,“靠人类身体直接感受就能解决的”,线性绝对论的本能问题,变成了一个,可以和需要进行复杂性逻辑方法论去推导的,“相对绝对大统一的”,有意识理性类的,复杂问题。
世界就是这样,你往复杂了去想,去追究研究,它就无比复杂;你不想,或以静制动,以一御万,它就简单。当然,在这之前,我们人类必须是,已经经历了一个意识理性的文明启蒙进化过程的。但是,经过这一最原始意识理性的启蒙,我们反而就无法知道,或唯一地知道,总宇宙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了,总宇宙反而就成了一种未知和不可以知的复杂问题对象了。这当中,我们人类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一个最原始的,命题问题可能理论格式化、可能多元参照标化的过程。也正是经过这一最原始的,问题的,可能理论格式化、可能多元参照标化的过程,我们反而就无法知道,或唯一(这个“唯一化”的答案要求只是人类普通老百姓单面现实生活的潜意识要求而已,并不具有终结法律意义,即使我们不知道世界究竟真实存在与否,也是可以的!)地知道,总宇宙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了。总宇宙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反而就成了一种,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的主观思维,所能发展出来的理论格式,所能找到和倚仗的各种相对绝对参照标,才能解决的问题了!从此我们事实上进入了一个“盘古开天地”的,解决问题的程序世界,我们的大斧怎样去砍世界的,我们就会得出怎样的哲学结论。也就是说,该问题的解决,从此与我们认知世界的哲学逻辑方法论完全地挂上了钩,我们能有多少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逻辑方法论,我们就会得出多少种结论,建立出多少种哲学大厦。先前那种“靠人类身体直接感受就能解决的”问题结论,不得不被宣布为,只是多种可能性结论当中,精神家园最肤浅与苍白的一种。
在宇宙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这样的终结问题上,真是所谓的:世界本无事,一问事众生;不开窍没问题,一开窍问题众生;傻子没问题,智人问题特多。
这个世上哪些人精神最累呢?
是的,一般都是情熵高与智熵高的人精神最累。
⑶、我们只有遵守充足理由律,只有公理逻辑、素朴逻辑、线性逻辑、新辩证逻辑,大统一在一起,一起用,才能这样完结对总宇宙世界,在终极的意义上,究竟是否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问题的哲学求证与注册。
在我们抽象思辩的哲学世界,不遵循充足理由律的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得出来的宇宙观,都只能是片面的。
“世界是真实存在与真实可知的吗”?
根据笔者的研究:初始面对混沌不可以知(不知道究竟实在不实在)的总宇宙世界,我们只能得到唯一的一个“混沌大一统论”;然后“盘古”一斧(认知、思维、语言与文字的大斧。)劈下去,问题便复杂化了,二元化了,劈出来的所有问题,都只能用新辩证逻辑才能探讨了;再劈,就只能用多元逻辑说话了;……;最后的总还原,显然只有公理逻辑、素朴逻辑、线性逻辑、新辩证逻辑,多元逻辑,全面大统一在一起,形成笔者所谓的大统一逻辑,可能才能“最终”终结这种,由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实践,从未知和不可以知的混沌总宇宙中劈出来的,所有问题了。【11】
将来,我们如果还能产生新的逻辑,就还会附生新的宇宙论。
3、认识论当中的人类主观意志的问题(哲学研究当中人类主观意志的问题)。
宇宙是自在或自不在的,并且基本上也就是那个样子,没什么大变异的。
而我们人类的主观意志,里面花头就大了。
今天,我们应该能够明白了,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其实基本上只不过是我们人类自说自话的那种问题而已。
所以,哲学认识论问题解决的关键,其实主要还是在于,读者您自己主观上想要求怎样的解决。
今天的提示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特的小宇宙,每一个人自己的问题态度,问题角度,问题方法论是怎样的,这对每一个人您自己思想当中,所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具体解决进程,及最后解决结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您是想要通过本能的直觉来解决问题,还是想要通过理性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您是想用我们的抽象思维跳到“总宇宙之外”,或凭借我们的意念凌驾到“总宇宙之上”去看看,或是象康德那样,想象现象“后面的”那个“自在之物”??
您是想到怀疑论为止,还是想到不可知论为止;是想到各种精神论为止,还是想到各种唯物论、实证论、经验主义为止,还是想到各种二元论为止;是想到生命冲动为止,还是想到权力意志为止,还是想到实用主义为止,还是想到存在主义为止,还是想到维特根斯坦那样为止;是到直接承认现实为止,还是到宗教信仰的各种“主”为止,……;是想到现代西方世界的各种“反叛哲学”为止,……??
……
还是想到笔者超级大统一论这里为止?
这些问题您自己首先要想清楚!
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彻底明白过来,诸如此类的一切世界观,大家其实都是同学。天并没有客观规定过它们当中哪一条是绝对正确的,各种各样的上帝制造说、各种各样的自然说、各种各样可知不可知说、各种各样的实证主义、……,大家存在的最核心支持都是一定的人,一定个人的私认与社群的公认,是世界上一切世界观存在的核心密码。世界上的一切世界观其实都是万立而大统一的。
思想能走多远,路就能走多远。你的思维密码设定到哪里,你的思维才能走到哪里;你的精神筐有多大,你才能与就只能装下多少哲学精神,你的精神信仰之路也才能走到哪里。
你生产出了多大范围及怎样层次的哲学,就会且只会有多大范围,及怎样层次的人来利用、信仰与践行你的思想。
是的,哲学的路,应该就在哲学家自己的思维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