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统一论》(7)
第六条 相对绝对大统一论
——人类认知主观基本格式塔的问题
——人类主观认知宇宙客观必须遵循的主观基本游戏规则问题的解决
本条的全称形式应该是:相对论、绝对论、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全面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
引子:人类过去的科学与哲学认知,主要只是关注了客观万物,而对我们人类的主观认知本身,认知宇宙客观万事万物时,必须遵守的主观基本法则,还非常缺少深度的反思研和究。要么就是相对的,要么就是绝对的,要么就是对,要么就是错,此外都是鬼话,这些其实只是老线性逻辑思维占统治地位之下,人类思维的低级状态。今天笔者要把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行为实践宇宙万事万物”的大合力运动当中,一个叫“相对绝对参照标”的关键性工具,一个叫“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关键性格式塔,一个叫“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挖掘出来,将我们人类的逻辑系统,将我们人类的元认知本身,向前推进到一种更新的层次。
正文:
应该说,笔者的整个新哲学思想体系,其实都是从发现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本身,都必需要具备的一大关键辅助工具,都必须遵守的一种大格式塔,当中都应该内涵的一个基本认知辅助工具,一个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一条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开始走向成熟的。那就是本条所即将阐述的:“相对绝对参照标”,“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大格式塔”,“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
笔者是把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宇宙万事万物”的行为,当作人类主观与宇宙客观之间的一种合力运动来审视的。笔者的“相对绝对参照标”,“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大格式塔”,“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主要就是从我们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宇宙万事万物”,这类特殊合力运动本身当中源生出来的。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本身之中,隐藏着这些个“相对绝对参照标”,“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大格式塔”,“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由来的秘密。【23】
由于笔者觉得“相对绝对参照标”,“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大格式塔”,“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主要偏重于关涉人类主观认知的主观方面,所以笔者把“相对绝对参照标”定性为人类认知的主观关键辅助工具,把“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大格式塔”定性为人类认知的主观大格式塔,把“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法则”定性为人类认知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它们与前面“万立大统一的客观大格式塔”,“万立大统一的客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一起,构成了笔者大统一逻辑系统当中,最关键的一大认知辅助工具,最关键的两个大格式塔,最关键的两条大法则。
一、对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格式塔与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的线性解释(相对参照标与绝对参照标在里面同时产生)。
线性逻辑是把这个的问题,分成相对论的一面和绝对论的一面单独来解释的。
㈠、相对参照标,相对论的格式塔,相对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
相对论的格式塔,相对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方法论法则认为,人类的观察、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去判断世界万物时,都只有借助特定相对参照标的物(以下简称“相对参照标”),才可能得到任何相对确定的结果。正是因为这个,所以,从来到永远,人类的观察、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当中,所有判断格式塔本身,注定必然都只能是相对论模式的;所有判断格式塔本身所指向与涉及到的一切宇宙万事万物,注定必然都只能是相对论的。
笔者提醒世人,我们人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高级”的“物质存在体”,我们人类的“观察、思维、语言、文字和实验”,一切的这些认知行为,其实都是我们人类这种认知主体的主观系统,对宇宙任何客观事实,发生的合力运动。这些合力运动实际上必然都是宇宙之中“最新型”,“最高级”的物质合力运动。笔者认定,从新型高级物质合力运动这样的相对参照标层次去讲,人类的任何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它们无论是指向内在的自我感知或心理反省,还是指向他人、它物或整个宇宙万物的,外向性判断和行为实践,本质上都属于一种涉它性的、指向性的、介入性的,或发生作用性的,【24】新型宇宙物质运动。所有人今天都必须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所有认知、思维、语言和行为实践,这些运动本身的发生都不是无条件的,恰恰相反,所有这些运动在任何时空之中发生,都是有严格内在条件规定性的。那就是,当包括我们人在内的任何智慧物,【25】去指涉和认知性地介入自在之物,当自在之物“被认知性地进入”智慧物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范围之中,当智慧系统想要用语言或文字,将特定认知判断、思维判断、和行为实践判断的结果,理性地表述出来的时候,都必须要首先使用或根据一定的事物,作为相对参照标的才行。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他必然要,相对于某一个相对参照标,去审视宇宙万事万物,相对论地(遵守相对论的格式塔)去观察、思考、说话、文字表达和行为实践,然后才能形成和得到,确定的相对论命题结论和行为实践结果。这就是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运动,之发生,天然而来所必须遵守的,一个根本的格式塔法则,笔者称之为相对论的格式塔法则。
譬如:称重量,我们必须要用公斤和吨;量长度,必须要用米和光年;测速度,必须要用米/秒和千米/小时,然后我们人类才能得到准确的判定结果。如果没有这些在几千年的文明岁月之中人类所公认出来的,约定俗成的相对参照标的,我们人类在考察此类问题时,显然不能够得到任何确定的判定结果。
再如一个发光点,它本身无所谓亮或暗,人类想要说它是亮还是暗,必须首先确定好另外一个与它作比较的相对参照标,然后才可以给出一些确定的结论。否则我们既可以作出亮,也可以作出暗的命题结论,两者虽然互相矛盾却可以并立存在和共同正确。
再如自由落体。在地球的引力及其它复杂的共同自然因素系统之中,人类不仅能够看到物体都是往下坠落的,而且是质量大体积又小的物体落的更快(相对于质量小体积却大的物体)。其实这只是人类身处于地球相对论的镜像系统之中所能获取的一种相对论镜像。如果在失重的太空之中,镜像将会是另一种相对论的情况。即,物体根本不会发生一定方向的坠落,即使物体朝一个方向下落,那么一定也是等速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实也早就已经揭示:当物体的宇宙速度接近光速,那时,如果人们“还能够看得见”的话,那么我们所看见的,将都只会是高度变形的相对论镜像;我们人类现在所处和所看到的世界,其实也仅仅只是,处于一定宇宙相对论速度范围之内的宇宙镜像世界之一而已。
世界上一切所谓的大、小、快、慢、高、矮、多、少、上、下、优、劣、美、丑、善、恶、好、坏(关于它们的全部哲学),等等,它们其实都只是一种又一种相对论的解读镜像与镜像解读而已。人世间的一切“真实的感知”,语言的描述,头脑中的思考,实践中的现状,……,只有相对于一定的相对参照标,只有在特定的相对论镜像系统之中它们才能成立,才是可以理解的,不相对于特定的相对参照标而言,它们都不能成立,都是不可以理解的。
我们再看科学的分类。科学之所以分化成千万种门类,说到底,其实也正是因为人们从千万种大相对参照标出发,研究世界而形成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几何学。我们都知道,几何学起码是可以分为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但同是几何学,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竟能够在很多地方互相矛盾,还能够共同正确,这真是世界真奇妙!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的终结哲学解答是,它们观点不同却又共同伟大的根源,其实也正是因为它们研究所指向和所依赖的,相对参照标支持系统,是不同的,所致。
过去,人类基本上是将上面各种各样的事例,当作必然,而接受的,但是笔者今天要清晰地指出的是,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基于不同相对参照标,才在,才成立的,不同或互相矛盾的宇宙镜像事实。是的,只有相对论的认知格式塔理论,只有相对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方法论,才能够真正帮助人类科学而系统地解读,上面各种,那些,被我们过去的人类,当作必然来接受的那些宇宙事实,及解读诸如此类的全部宇宙万像结论。
由此可见,相对参照标对于我们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运动本身,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的,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总是要有确定的出发点,总是要有清楚的立场、视角,总是要有明确的标准、尺度和内在逻辑系统,才能得到确定的科学认识知识和行为实践结果。
我们今天的哲学新人认识到,相对参照标是人类一切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指涉世界万像时,必备的工具。自在万物自己虽然无所谓相对,但是,我们人在任何一个时空当中所看、听、或其它方式感知到的,每一个即时宇宙现象,当我们要把它们表达出来的时候,它们其实必然都是要“被”相对的。是的,我们人类所解读出来的,宇宙万物任何一个存在镜像的存在、传播和接受运动,都必然遵守相对论的格式塔与法则。
笔者从人类这个认知合力运动当中总结出来一个核心范畴叫做“相对参照标”;一个格式塔叫做“相对论的格式塔”;一个法则叫做“相对论的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
笔者今天要把这个相对参照标,这个相对论的格式塔,这个相对论的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作为人类整个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能够发生所必需的核心要素元件,确立下来,并公开推荐给全世界的人们。笔者提醒公众,相对参照标,相对论的格式塔,相对论的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及其衍生的全部结论确实非常重要。对于人类来说,从一切科学认知,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实践领域,到公众社会生活之中的每一件小事,也就是说,整个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生活实践,所关涉到的一切宇宙镜象领域,都会涉及到相对参照标,相对论的格式塔,相对论的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任何人,自觉不自觉地都要使用相对参照标,相对论的格式塔,相对论的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我们全人类,从现在开始,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认识自然宇宙世界,社会科学家认识人类社会;还是政治家、经济家、文化家、军事家、宗教家行为实践;还是普通百姓说话讲道理,你首先都得要想一下,您的观察,您头脑中在构想的东西,您将要说出的话,你将要给出的命题,你将要发生的行为实践,它们是以什么作为相对参照标的,是从怎样的相对参照标角度出发的,是站在怎样相对参照标立场上的,你已经清楚了当中的相对参照标了吗,它们有明确的相对参照标来支持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清醒的意识到,没有一个明确相对参照标的同步支持,人类事实上是绝不能进行任何规范而科学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活动的。无论有多么的心灵手巧,人类身体本能所能够发生的行为实践大部分始终都是本能和粗糙的。缺少明确的相对参照标,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运动之中必然发生着巨大的混乱,各种主体只能自说自话,思想与思想之间无法真正互相理解、通约、认同和互相评价。
没有明确相对参照标支持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是不规范的、原始的、本能性的、低级的。也许就可以说,人类过去的全部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总体上讲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
物理学之中有一个范畴叫做“参照物”,人们也许可以从这个范畴来渐近笔者这个所谓“相对参照标”的范畴。
-----------------------------
大说明一下:
宇宙镜像与它们的“镜像解读接受主体”之间,是互相咬合超级大统一而在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会就近选择基本的相对参照标来解读与他互相咬合的宇宙镜像。人类是宇宙之中无数种“镜像解读接受主体”之一。“地球”和“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是我们人类比较就近的两大相对参照标的。【26】我们人类生活与科学当中的很多判断,都是以地球和“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为基本相对参照标的,譬如作为时间的年、月、日、时、分、秒、毫秒、微秒、……的划分;譬如作为空间的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划分;譬如作为长度的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划分;譬如作为主体精神的好、坏、善、恶、美、丑、快乐、痛苦、……的划分;……
-----------------------------
㈡、绝对参照标,绝对论的格式塔,绝对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
所谓绝对论的法则就是说,人类如果从任一确定的相对参照标出发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那么得出来的结果,相对于这个相对参照标而言,一定都是绝对论性的。或者说,世界上一切被考察事物,在其确定的相对参照标考察系统之中,都一定是绝对的。
这就是绝对论。
绝对论当中的参照标对于被参照物来说,就是绝对参照标。
在这样的绝对论参照系中思维、语言、文字、实践的格式塔就是绝对论的格式塔。
譬如在数学计算之中,人类已经公认1+1=2,我现在问1+1等于几?答案2就是绝对正确的。此时声称1加1绝对等于2,这种论调就是绝对论的,这种论调是正确的绝对论。这个“1+1=2”就是一个标准的,阿拉伯数字相加的绝对论格式塔。
再如牛顿三大定律,它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绝对参照标系统。在低速运动的绝对参照标系统之中,牛顿三大定律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但是如果牛顿声称他这几个定律在任何情况下都正确,那么它就会成为错误的绝对论。在更高速的相对绝对参照标系统之中牛顿三定律是不适用的。
天鹅都是白的,飞矢不动,人两次不能跨进同一条河,维纳斯是最美的,太阳东升西落,光速是最快的,谭盾的音乐是优秀的,一切大小、多少、高矮、胖瘦、快慢、好坏、善恶、优劣、前后、左右、上下、……,这些,它们在自己的绝对参照标支持系统之中,都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请注意,当且仅当它们在自己绝对参照标的支持系统之中才是绝对正确的。
关于绝对论,我看不用再举过多的例子来详细说明。人类过去已经有过太多的绝对论。
笔者把这个绝对论当中的参照标叫作绝对参照标。
关于绝对参照标的推演及其重要性的陈述,与相对参照标非常类似,所以请读者参照一下相对参照标相关方面的论述。笔者不再重复。
㈢、综合讲。
1、万物本无名,相对论与绝对论的法则是任何认知物认知世界必须自带的工具。
笔者今天要提醒人们:从语言生成的主观角度看,相对与绝对本身是人类“开天辟地”发明出来用于解读世界万像的核心工具。自然世界之中原来并没有相对和绝对,只是在人类产生之后,并且要对世界万事万物进行判断的时候,才有和才可能有相对论与绝对论的法则。人类认知世界万像这种行为本身,是主观诉诸于客观的合力运动,此运动主要的进行方式就是用万物互相作为参照标进行比对、比划、比较和对照。正是因为把自然的万物拿起来互相比对,所以原本自然自在的宇宙万物,便在人类的各种认知运动系统之中被人赋予了相对论与绝对论的,认知合力运动格式塔的特征。在人类之前,宇宙之中绝无相对与绝对此物。即使在人类发明相对与绝对来陈述世界万像之后,一切此类相对与绝对的判断结果,也都只是在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的运动系统之中作用和运行,并且仅供人类自我消受,自娱自乐。自然万物依然自然自在,亳发无损。【27】就是说,当我们人用蚂蚁与大象相参照,得出结论说,蚂蚁是小的,大象是大的这样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实践结论时,我们这些结论仅仅只是在我们人类自己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实践小运动系统当中存在与起作用,大象与蚂蚁这样的自然物还是照样自然自在,既无所谓大,亦无所谓小!是的,人类的一切哲学成就,一切自然科学的成就,一切其它社会科学的成就,总之,一切认知、思维、语言、文字与实践,都只在人类自己的小运动系统当中存在与起作用。自然万事万物自然而来本无任何一种名,这一切都只是人自己的游戏而已!
2、相对论和绝对论就是我们“感知”万物运动时,必然遵守的两套格式塔。
相对论和绝对论是作为两套必然的格式塔,绑定给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和行为实践运动,及当中所关涉到的世界万物的。笔者今天要提醒人们:世界万物本来其实是自然自在的,无所谓相对,也无所谓绝对。但是在人类对宇宙万像进行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的合力运动时,这个运动当中的运行格式塔,注定必须是相对论和绝对论的。譬如,世界万物本无所谓前进、后退、运动和静止,等等,人类硬要说前进、后退、运动和静止,所以只有借助于相对论与绝对论这两套认知、思维、语言和行为实践的必然的格式塔工具,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这些运动才能够进行。哲学家和其他一切科学家都必需要明白,宇宙原本只是混沌,后来的一切口、眼、耳、鼻都是人类参照各种相对参照标与绝对参照标开凿出来的。【28】从我们人类的第一个老祖先第一次认知世界开始,到现在一切最伟大的哲学,都不过是我们人类用我们的语言,从原本混沌的大宇宙当中,线性、辩证、……地开凿出来的一套,我们人类自己觉得“清晰”或“混沌”的符号世界而已。到此,笔者完全确定,相对论和绝对论的方式,是人类陈述世界万像的两套必然格式塔方式。这两套格式塔和宇宙中亿万个其它格式塔,共同构成了超级大统一的,自然的宇宙系统大格式塔。
3、我们可以多透过一些例子来加深把握相对论与绝对论的普遍法则对于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运动本身的重要性。
已知的人类社会历史,有些思想认为它可以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等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29】而我们能够知道,每个社会历史意识形态时代之中的人都会各有一套自认为适宜、正确和优秀的思想意识形态。几乎每个人类历史时代都有他们的赞美家来为他们自己的时代鼓吹过。然而每个后来意识形态的人,无一不是在严厉批判并部分推翻前一时代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而确立“更完美”自我的。所以,每一个时代当中的一部分意识形态,【30】能且只能在自己的时代之中是正确的,而且是绝对真理,然而相对于另外一个时代却可能会是错误的,却可能是谬论。
过去的思想家在这种地方往往只会陷入一派对另一派,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无休止的争论和谩骂之中。其实他们的争论本身,只是“一种绝对论对另一种绝对论”的争论。这种争论注定是永无结果的。并不是对方错了,也不是自己错了,大家都对也都错。如果大家都说了自己真实的事情。那么他们每一方的话相对于自己的存在状况都是绝对的真。之所以无休止争论,是因为上苍在制造他们存在本身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把它们的存在本身,设定为有互相对立一面的,再加上人类的哲学迄今为止都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认知问题的深层,没有找到并建立互相理解的哲学方法论,然后,他们再用各自的参照标互相乱参照,结果他们之间只能是互相争吵了。笔者经常在想,如果全世界的思想家都能早一点学习一些相对论与绝对论,这个世界一定会节约很多口水和笔墨纸,还会多很多宁静。
我们还可以看看文明和文化。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当代世界正是一个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互相碰撞极为激烈的时代。相对论与绝对论的认知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有幸弄明白的是,任何不同的文化都是它们的主体在其历史之中自然形成的,一切文明对于它们的自然主人而言,其实都是绝对真理。只有异在的主体才会看另外的文明不顺眼,生活于其中会不习惯,会导致批评,会产生排斥、反对、欲除之而后快等各种感觉。这些差异性的感觉和欲望,其实是不同文明之间绝对论差异性本身导致的。处于这种人格参照标状态的人还会有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介绍、推荐和强加给异在主体的潜在欲望。这种欲望是万物共同都有的自然本性之一。当今世界,各国鹰派人物,这种欲望似乎是最强的。【31】其实,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之中,在哪一种文明和文化之中,都能够自然而然地生存和生活。没有更加先进更加优越的社会生活参照标作比较,人就不会觉得自己不幸福。在历史上,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哪一种文化、哪一种社会阶层的人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幸福。不同的主体对幸福的理解,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对参照标与绝对参照标要求和评价标准,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几国,对作为异在文化的,世界其它国家的当代动作,从一定的相对论参照标角度去讲,【32】也可以认为属于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然,当中的利益问题要另当别论。)。人类不同的文明与文化之间自然而来就是存在互相差异和矛盾的,但不同的文化相对于自己的主体而言其实都是真理。这也正是人类文明本身互相之间的万立统一性,相对论与绝对论统一性,一元与多元统一性之所在。不同的文化完全可以并列共存共同有理,只是它需要人类认知的普遍提高,多元文化互相相容性的不断发展来支持。现在就可以确认的是,不同的主体世界造就了并支持着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反之,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养不同的人。西方民主国家的人民在自己的社会制度之中活得好,其它文明的人在自己的文明之中照样也会活得好。世界各大国的精英们,现在,哲学,已经获得了一些也许有益的新发展,有空来参考参考!她也许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也许能给您及你的整个族群,消除许多精神世界之中的无谓烦恼和压抑!也许能给您及您的整个族群,治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绝对论的病”!二次世界大战刚过不久,全球化及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时代也很快就接踵而至了,我们人类每一天事实上都面临着无数的新问题。大国领袖对世界影响很大,他们这些精神方面这种绝对论的病要最先治一治。看看小布什那个混帐东西,给整个伊拉克与阿富汗社会,给美国无数参战家庭,造成了多大的误伤。
我们再看一看人类社会之中的分层现象。在同一个人类历史时代,同一个社会之中,社会成员往往会分化成各种社会阶层。譬如富豪、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这些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认知、思维、语言、文字、行为实践、世界观、人生观等很多方面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在特定的时候甚至互相敌视。这其实是一切人类社会历史世界之中各种镜像自然的相对论性和绝对论性。在每一个历史时代,在所有的国家社会之中,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其存在镜像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个阶层的人当然都会有他们那个阶层所独有的各种想法。他们所有自然而真实的想法对于自己的阶层来说一般都是真理,只有对于别的阶层来说才是无法接受的。今天我们终于能够有幸搞明白,奴隶主、奴隶、地主、农民、资产阶级、工人他们都是特定人类社会历史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美丽花朵,他们不同和共同地构成了他们每一个特定的和谐社会。过去各阶级的思想家只知永无休止地互相对立、争吵和你死我活,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统一性和共通面长期被社会各阶级和阶层都无视了。【33】请相关的人们回头想一下,如果只有当自己身处于统治阶级现场状态之中的时候,才能够明白阶级和谐和社会稳定是多么重要,【34】才能够明白过份鼓吹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可能并不恰当,并不符合人类及其历史的真实,那么你们阶级这样的思想家思想境界会很高吗(马克思主义的人们特别是要好好反思这个问题的。)?
非常遗憾,在过去的人类时间之中,竟然真的没有多少思想家能够走出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阶级与阶级,科学与科学,政治与政治,党派与党派,人与人之间这种天然对立一面的绝对论圈圈,【35】上升到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的高级层面,上升到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高级层面,实践真正科学的世界观、文明观、宗教观、阶级观、科学观、政治观、人生观。通过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社会历史之中,源于天然的阶级对立和仇恨,常常只有通过消灭共生对手的方式才能得以发泄。日积月累形成的社会差距,一般只会通过几百年一个轮回的社会大崩溃、大瓦解、朝代更替、社会流血大革命的方式,才会得以暂时的平衡。【36】这真是非常罪过的!我们人类其实是可以选择很多文明而人性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老百姓说到底全部都是他们的思想家教化出来的,所以,整个旧哲学的无能是这一切罪过的思想根源之一部分!旧哲学及全部旧哲学家,应该要为这些人类社会的悲剧历史,感到一定的羞愧与责任!
上面这些,真是学习相对论与绝对论很好的教材。
二、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
相对论与绝对论一定要同生共在,辩证统一在一起。
世界上一切都是相对的,但是世界上一切相对的东西,在自己的相对论参照标考察系统之中,又必然都是绝对的。相对与绝对,这两者其实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可以互相转化的。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不内涵绝对论,不可以化归为绝对论的相对论是不存在的。不承认相对论,不是从相对论而来,不是以相对论为前题的绝对论也不存在。这是新辩证法的相对论与绝对论观。
人类过去主要只是大量关注了认知客体,对认知主体及认知运动本身必遵的格式塔法则,显然缺少元性反思。【37】 过去的老思想人,关于“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实践运动本身,必须要遵守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等法则的根本知识”是明显缺少的。这种哲学根本认知的肤浅,已经从宏观层面上深远地影响了,过去人类所有层次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社会历史实践。譬如旧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相关认知,典型就是肤浅的,在他们那里,相对论与绝对论,总的来说,一直就是处于互相分裂状态,一直处于线性逻辑的事实解读与使用状态的。
从总体层面粗略一点讲,从人类文明之始,到包括牛顿、达尔文、黑格尔等一些人,所处的人类历史时代,为大概范围,【38】是绝对论的认知观和方法论(人们只追求与相信绝对正确的真理),在整个人类大多数成员的头脑之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类文明时代。而当中少数的相对主义者,从古至今,一直宣扬的也不过就是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他们的那些相对主义,实际上还是绝对论的。不仅如此,两者还一直互相指责,互不相容。
旧的相对论与绝对论致命的缺点就是这个,即,两者在被赋予的实际解读与使用内涵上,不是真正辩证统一的(更谈不上大统一了),而是线性互相对立与分离的。
相对论与绝对论实际上是不能互相离开的,它们必须辩证统一在一起,直至大统一在一起,才能够共同正确,并且才能够喷发出巨大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的作用。相对论离开了绝对论,确实只会成为诡辨,成为旧的相对主义。绝对论离开了相对论,确实只会成为自以为是的独断论。【39】而这一切现象本身,过去的人们已经互相批驳和揭示了很多,笔者觉得这里无须再多讲。
是的,如果没有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的方法,又有谁能够弄清上面这些令人头昏的现像呢?亳无疑问,只有懂得了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的新辩证法,只有接受过这一新辩证法教育的人,才能够理清,才能够真正理解上述种种现象,也才能够利用这个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去认识和理清更多的辩证世界现象,也才能够真正全面科学地进行辩证类的社会历史问题实践(古往今来,人类世界各国社会当中,线性绝对论思维的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军事人、教育人、……,太多太多,误个人、误家、误社会、误国家、误世界。)。
人类在过去,长期而大量浸受的是绝对论。可能是从爱因斯坦以来,也许就是他的相对论,【40】再一次引发了古老的相对主义精神在当代世界广泛地流传了开来,并且已经很大程度地深入了人心。这可能恰恰为相对论与绝对论在我们这个人类历史时代,能够被从人类认知、思维、语言和行为实践的本质深层,挖取出来,走向科学的辩证统一,直至大统一,作好了准备。【41】
辩证统一的相对论与绝对论,一定既是基本的哲学思想法则,也是基本的自然科学结论和法则。它应该有望对整个科学都有益(现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很多大争论,其实都不过就是相对论的结论与绝对论结论的争论而已。)。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共同成功让笔者坚信,相对论与绝对论辩证大统一,一定会更成功,一定会是更正确的。【42】
至此,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这个大的哲学法则,已经被笔者终结确认为,世界上一切辩证类思维、认知、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运动本身,必定遵守的,最基础性的法则之一。笔者要指出的是,我们哲学家和科学家只有先明白了这个理,然后才能谈哲学和一切科学当中辩证类的命题问题。没有这个方法论基础,那么关于人类辩证二分出来的,宇宙一切问题的命题思考,一切这样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成果,都不过是某种或某方面“低级的出版物”而已。
笔者把从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当中核心归结出来的关键词叫作“辩证相对参照标”与“辩证绝对参照标”。这两个参照标关键词专门用于辩证法类型宇宙命题的观察、思维、语言、文字、实践。
三、多元论的相对论观与绝对论观。
宇宙万物都有时、空、质、数、性的多种存在参数分化,于是我们看宇宙万物都可以形成各种方式的多元论。
我们也可以形成多元论的相对论与绝对论。同一个事物,此一时、此一空、此一质、此一数、此一性可以认为是相对的,彼一时、彼一空、彼一质、彼一数、彼一性可以认为是绝对的。
四、大统一的相对论与绝对论——“相对绝对大统一论”。
环顾已有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人类认识世界所得出来的具体结论与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观方法论,无非是某种绝对论性的,或某种相对论性的,或某种肤浅“‘相对与绝对’论”性的(达到笔者新辩证法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逻辑的人,也不会很多,更不用说大统一论的相对绝对论了。)。
所谓大统一的相对论与绝对论,就是说相对论,绝对论,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全面大统一论。就是既承认相对论在自己特定语境当中的一定正确性,又承认绝对论在自己特定语境当中的一定正确性,更能看到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的更高层次正确性,还能看到这些“论”各自一定的“特定语境”片面性,最后达到把世间的这些“片面论”都超级大统一起来,形成最具系统性的一种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的境界,即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境界。
这是超越相对论,绝对论,超越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之上的,更高级,更全面的新哲学成果。
笔者还归结出“相对绝对参照标”这个超级关键词,供人们在大统一层次的命题问题思考当中使用。
五、人类过去老认知人认知套路当中的关键缺陷地带。
人类过去的老认知人,主要还只是已经大量地关注了认知客体,他们对认知主体本身,关注与认识的显然还远远缺少。
在笔者之前,基本上没有人已经认识到,“认知”本身是宇宙中一种最新型的合力运动,是人的主观认知系统与客观万事万物之间的合力运动。没有人把“客观”与“主观”两大基本问题分析要素确立下来,并用它们来科学地分析研究人类的认知,并由它们而导向“语词内涵层次的哲学研究方法”,并透过它们与这种新型哲学研究方法,看到人类哲学世界当中,很多基本范畴与命题问题的本质深层。
在笔者之前,基本上没有人已经特别高层次而系统地认识到,人类不同逻辑层次的认知,所需要的,不同的,“相对参照标、绝对参照标、相对绝对参照标”辅助工具(物理学当中的那个“参照物”范畴,是素朴的。);基本上没有人已经特别高层次而系统地认识到,人类不同逻辑层次的认知,所需要遵守的,不同的,逻辑格式塔;……
于是很多人的逻辑都停留在一元论的状态,总是站在一元论的视角上来评判一切逻辑层次的哲学结论。甚至,线性的日常生活经验,也还会经常被人拿来作为判断各种逻辑层次命题结论,正确与错误的“事实标准”(日常生活经验主要只能判断一些线性逻辑的哲学结论)。
其实,在过去的哲学史之中,有很多人,特别是很多辩证法论者,也已经一定程度地认识了对立统一、矛盾、相对与绝对、……。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他们的思想没有能够进到笔者今天这样的哲学认知层次。结果,他们的对立统一、矛盾、相对与绝对、……,总的来说都还是非常混乱与素朴。马克思主义者,貌似在辩证法一块成绩不小,但是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总体上还是比较素朴与混乱的。上面讲的两个“在笔者之前,基本上没有人已经特别高层次而系统地认识到,……”状况,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里面基本都有。爱因斯坦虽然创立了相对论,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当中,或多或少也还是有这样的一些问题。爱因斯坦一生张扬相对论和也只是张扬相对论的哲学思想,可能主要也是因为他自己对认知主体本身、对相对绝对参照标、对各种各样格式塔的认识,有一定的不到吧!
-----------------------------------------------------------
附:把“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两大条总结一下。
关于哲学因“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而可能将走向终极统一的结论。
哲学是最早的学问,她孕育了无数的其它科学,不幸的是她自己直到今天仍然处于那种“相对论对相对论、相对论对绝对论、绝对论对绝对论,永无休止的,分裂状,争论态”之中。【43】
人类文明直到今天事实上也仍然处于这种“相对论对相对论、相对论对绝对论、绝对论对绝对论,永无休止的,分裂状,争论态”之中。【44】
我看,哲学无能是人类文明肤浅的直接原因之一。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正在走向全球化。
人类文明要想真正走向全球化,我看,哲学必须首先要在总体上达到大统一。
这么多年来,旧哲学自己已经明示,它是没有办法使整个人类历史上所有有益的,主要哲学思想,达成统一的。旧哲学显然没有能力使世界各大门户之见的哲学流派走向大统一。 但是,把亿万个哲学家,站在亿万种角度,看世界,所得出来的亿万个哲学体系简单地加起来,我们的宇宙观应该就比较全面了吗?
那不可能,这种加,绝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相加,绝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有它们内在的系统联系,而是要找到,能真正把它们内在地系统联系起来的,强大的大哲学方法论。
而笔者的超级大统一论,也许真的就是具有这种能真正把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内在地系统联系起来功能的,强大的大哲学思想。笔者的超级大统一论,貌似就能给所有哲学和哲学家的大统一,建造一种元哲学方法论的终极平台。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方法论,是笔者“超级大统一论”当中,两个最具重要性的思想。万立大统一论从宇宙客观存在的意义上,允许了各种不同且自有体系的哲学及哲学家之间,哲学立场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及哲学家之间,在终结的意义上,可以对立、并立、中庸、……大统一,即可以“万立”“大统一”的可能性。而相对绝对大统一论则从人类主观认知的意义上,提醒了世界上每一个有自己体系的哲学家,您只不过是站在您自己角度和方式方法(哲学思维的某种相对绝对参照标)上,独立看世界的一个哲人而已。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本身相互之间,只有在某些相对绝对参照标的意义上,才有认知高低的区别。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遵守万立大统一,遵守相对绝对大统一的,世界上所有哲学本身与所有哲学家本身必然也遵守万立大统一,遵守相对绝对大统一最终走向大统一的。
很显然,相对绝对大统一论与万立大统一论,应该能够筑成一个人类世界一切哲学、宗教及其它科学,对立统一,并立统一,中庸……的公共方法论平台,应该能够筑成一个人类世界一切哲学、宗教及其它科学,线性、辩证、多元,全面大统一的公共方法论平台。
是的,笔者坚信不移,“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应该是两个能够大规模地较正、统一、促进人类全部知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随着“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初步理清,哲学史和科学上很多争论不清的元问题,现在有理清的希望了。手握这两把宇宙之剑,笔者应该有能力使世界上各种主要有益的思想,在终极的意义上,达到某种沟通,能够使全部哲学(及全部其它科学),走向某种更高层次的统一。
是的,任何哲学家,最终都要站到“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哲学大平台上,意识到世界上的一切哲学思想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相对绝对参照标,对立统一,并立统一,……而在,即,是万立大统一而在的。这里应该是哲学“某种最后的天堂”。
笔者觉得,在今天的哲学世代,“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哲学思想,应该成为每一个高级哲人的基本哲学素质。不具备这两个基本的哲学素质,您就out了。
所以,现在,在哲学上,笔者倡议,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柏格森、皮尔士、维特根斯坦、波普、新托马斯主义者、胡塞尔、萨特、索绪尔、马尔库塞、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爱因斯坦、孔子、老子、韩非子、“释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稣”,等等,还有当今世界的思想家们,大家请走到一起来,办个万立大统一论与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互相学习班吧,让我们一起促成哲学的大统一!
当然,一种相对绝对参照标就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超级大统一论本身,也许是只适合“我们这种生命”、“我们这个宇宙世界”的认知方式。
----------------------------------------------------------
回应读者一。
在本文前期(前期主要是《哲学新十条》一文。)发表之后,有很多人询问,笔者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与旧哲学的“相对与绝对“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略作回答。
1、笔者首先发现,人类认知宇宙万象的行为,本质上也只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合力运动,进而发现,这种合力运动同世间的任何一种其它合力运动一样,即都是要遵守符合其运动本身内在当中,结构性要求的那些“游戏规则”的。我是把相对绝对大统一论,作为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这些运动本身,当中必需遵守的,结构性要求的“游戏规则”,我称之为“格式塔”,我称之为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即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格式塔,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主观元世界观、元认知观和元逻辑方法论法则,而重新发现,重新认识,并全新奠定它的。
今天,在我这里,相对绝对大统一论,首先是作为我们人类的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这些运动本身当中,必需遵守的,运行主观格式塔,运行必遵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而在的。
2、似乎可以粗糙地界定说:我不仅已经将老辩证法推进到了,站在“辩证相对参照标”与“辩证绝对参照标”的层次上来理解的,相对与绝对辩证统一论的新辩证法层次,更推进到了,站在“相对绝对参照标”这样大统一的层次上来理解的,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新层次,这是一个叫作大统一逻辑的更高逻辑层次。
3、也正是因为相对绝对论大统一论(还有“万立大统一论”),这个关于人类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行为实践,这些运动本身的,主观大格式塔,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的发现,笔者从而达到了一种大统一的元逻辑思维能力,笔者从而达到了一种大统一的人格。这种元逻辑思维能力和人格,对笔者能建立出全新的,更强大的哲学大厦这件事本身,有根本的影响,笔者所建出的这个大厦,非常可能将是一个真正的,带有某种终结大统一性质的哲学体系大厦。
……
后面还有更多相关的附发现,也可以算作是区别吧。
-----------------------------
回应读者二。
在本文前期发表之后,笔者看到,有很多人把笔者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仍然只是解读成一种相对主义。这些读者批判“我这个相对主义者”,说我将会陷入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善恶不辨、……,或虚无、或诡辩、……的主义当中去。
首先申明:这主要也许不是笔者错了,而是读者自己具体的解读肤浅或错误。
读者朋友们,解读笔者的文章,是有相当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法则要求的。
1、读者朋友们,读笔者的文章,你们心里也许有一个最过不去的魔障可能就是,你们感觉笔者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与现实生活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
是的,现实生活很多地方,往往是要求丁就是丁,卯就是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但是笔者提醒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人类现实生活,绝大部分的问题,往往就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线性绝对论,我们人就是在这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线性绝对论当中存在和生活的。是的,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世界,这主要只是一个线性逻辑的问题世界,最简单的一些线性逻辑思维能力,往往也就足够应付这当中的很多生活问题了。丁就是丁,卯就是卯,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这些都是线性事实。这些事实我们只能用线性逻辑来梳理它们。
2、“1”这些只是常人都易于注意到和做到的,尘世生活的一面,而我们活生生的生活还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辩证法的一面。
低级线性思维能力的武人会追求打遍天下无敌手。有高级辩证法涵养的宗师往往会明白,武术的终极意义恰恰在于非武,即在于永远的和平。
低级线性思维能力的政治家往往会想方设法毁灭自己的政治对手,有高级辩证法涵养的政治家才会明白,自己与对手都有天然的权利问鼎政治,大家是平等的,意见(真理)不同不要紧,很正常,关键是大家应该互相尊重,在宪法规定的民主竞争模式中和平共处,和平竞争,能上能下,可上可下,自然上下。
当真正伟大的领袖看到两个民族发生纷争的时候,他最大的感觉不应该是多杀了人,或把别人踩在了脚下的快乐,而应该是心痛,因为大家都是人,甚至都是血肉同胞。因此他们一定想方设法平息这种纷争,让两个民族走向共同的永久和平。所以,在终极的意义上讲,最伟大的人类(领袖、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一定都是和平主义者。
这些就是我们人类生活活生生的,辩证法另一种层次的,一些例子。
这样的层次,低级线性逻辑思维能力与涵养的人是做不到,也达不到的,更无法理解的。
丁就是丁,卯就是卯,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它们需要一种新辩证法的逻辑方法论和人格才能解决问题。
3、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是一种更高级而又更全面的新哲学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
这种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指出,只有素朴逻辑思维方法与人格,线性绝对论的逻辑思维方法与人格,新辩证法的逻辑思维方法与人格,多元逻辑与人格,大统一在一起,形成大统一的逻辑思维方法与人格,才可能是更“全面发展”的逻辑思维方法与人格。
这种思维方法和人格要求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们,不仅在线性绝对论的生活情境中能够知道和做到丁就是丁,卯就是卯,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地而在、而活,而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实践;更要在辩证法的生活情境中,能够知道和做到丁丁卯卯,卯卯丁丁,高高低低,低低高高,是是非非,非非是是,难得糊涂,胸怀如谷,大智若愚,……地而在、而活、而认知、思维、语言、文字和实践;更要求我们哲学家能够超级大统一全部的这些丁、卯、高、低、是、非、……,达到大统一论的更高逻辑思维方法与人格层次。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不仅早就清醒地看到了人世间线性逻辑性的一切事实万像,还看到了人世间辩证法性的一切事实万像,……,最重要的是它还将各种这些人间万像大统一了起来。
用游戏的语言来表达笔者复杂的思维能力世界可以是这样的:世间万像都不过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一个又一个“境”的游戏,当游戏规则只能是“答案唯一”时,我们就要知道和能够做到,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该恨就要恨,该爱就要爱,该杀就要杀,……,高低就是要有致,是非就是要清晰,爱憎就是要分明;当游戏规则是辩证二元的时候,我们就要能够知道与做到,丁丁卯卯,卯卯丁丁,高高低低,低低高高,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亦是非,非亦是是,难得糊涂,胸怀如谷,大智若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能够进到万立统一,多元共存,尊重异己,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超级大统一境界。
是的,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决定真理,但是笔者提醒读者朋友们,宇宙事实本身是分为素朴事实、线性事实、辩证事实、多元事实、大统一事实、……,还有非理性的各种事实的;真理也是有各种相应逻辑层次划分的。读者朋友们,哲学史上有人对我们思维所面对的宇宙万像本身作过不同层次的逻辑划分了吗?恐怕千百年来的哲人都没有做过这件事吧!大家都只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笼统相信了一个“事实决定真理”的肤浅元科学研究法则了事了。老思想人的这种“宇宙事实决定真理”,其实只是一锅大糨糊。只是牛顿搞不懂爱因斯坦;只是欧氏几何搞不懂非欧几何;只是霍布斯搞不懂黑格尔;只是公搞不懂婆;只是佛搞不懂道;只是资本主义搞不懂社会主义;只是极权搞不懂民主;只是白人的美搞不懂黑人的美;……
就是说,至少现在看来,笔者相对绝对大统一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貌似已经达到了,“当代”,认知的“某种最高最全哲学极限”,思维的“某种最高最全哲学极限”,语言的“某种最高最全哲学极限”,文字的“某种最高最全哲学极限”,实践的“某种最高最全哲学极限”。它是洞察了人世间和宇宙中,到目前为止,为我们人类所能知道的:“一切可能的”,人认知、观察、解读、解释、评价宇宙万像的大哲学立场和方法论;“一切可能的”,人自己生活、存在、实践的大哲学立场和方法论;以及“一切可能的”,人认知、观察、解读、解释、评价人自己的大哲学立场和方法论。这种“至高无上”的认知层次、思维层次、语言层次、文字层次、实践层次,确实是常人一般所不易达到和不易理解的。
笔者今天这个高级而全面世界观、认知观与逻辑方法论法则的思想,显然是要求读者朋友要用高级而全面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解读它的。我注意到,很多读者朋友要么往往都是无意识地站在那种线性逻辑思维的,次级而又片面的方法论立场上;要么都只是站在某种“辩证”的片面立场上;……,来解读笔者相对绝对大统一论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的。你们以这些逻辑方法论来解读笔者全面逻辑层次的哲学思想,无异等于用一个立方形的箱子,来装一个个球形的西瓜,到最后注定了,你们只能得到一个你们的,一个个立方形的,西瓜。那些,只是你们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笔者的!
读者朋友们,离开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肤浅逻辑世界吧。
再次申明:相对论与绝对论辩证统一的元世界观,元认知观与元逻辑方法论法则,绝不是相对主义,也不是虚无主义,更不是诡辩论,更不是废话主义。把它解读成相对主义,虚无主义,诡辩论,废话主义,这主要应该不是笔者错了,而是读者自己具体的错误。
-----------------------------------------------------------
相关文章
- 中国哲学人要勇敢突破“哲学的千年困境”
- 德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接龙 服字结尾的成语
- 《超级大统一论》(4)
- 《超级大统一论》(8)
- 《超级大统一论》(6)
- 从小到大没有一个朋友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从小到大我都是在家自己玩,我从小一个人睡一个屋,一个人做作业,很少跟院里的小朋
- 从小到大都是自己一个人 要怎么跟一个从小到大都是自己一个人独立的女孩子交往
- 从小到大没有一个朋友 我从小到大很聪明,不管是说话还是办事方面都不错人缘很好,可是大学毕业以后进入社会我的脑子很笨重反应
- 从小到大没有一个朋友 我很苦恼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一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 别人都不爱和我一起玩 我很真心的和他们交朋友 但是
- 从小到大都是自己一个人 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喜欢过一个人、都上完学了还是没有喜欢的人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