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怎样才能改善中日关系
怎样才能改善中日关系
张志坤
中日两国的关系现在相当冷酷,这令许多人感到不安,他们认为,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应该改善中日关系,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并为此做了各种设想。概而言之,这些有关中日关系改善的愿望,主要寄托于如下几种方法与途径:
其一,安倍下台
寄托这种希望的人相当看重日本国内所谓的民意,举凡什么安倍的支持率、反对党(派)的声音、学者的抗议、民众的游行都抓住了他们的兴奋点,都极大地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他们认为,这是最终推动安倍政权倒台的希望之所在,而只要安倍下台,中日关系就能迎来转机,就能得到改善了。
其二,安倍道歉
还有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安倍的幡然悔悟上,具有标志意义几件事情是,安倍承认日本当年发动了侵略;向中国等受害国道歉;拒绝参拜靖国神社,等等。只要上述事项安倍能够做到,中日就可实现首脑会晤,中日关系也就会得到改善了。
其三,钓鱼岛争端平息
还有人认为,中日关系之所以弄到今天这般地步,完全是因为肇始于钓鱼岛争端,只要把钓鱼岛争端妥善解决了,中日关系就能得到改善而回归正常了。
除了上述几种想法、观点之外,还有人把改善中日关系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他们说,中日关系严重恶化导致对抗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不希望亚太局势恶化,不愿意这个地区出现动荡,因而必要的时候美国会从中加以斡旋、干预,云云。
应该说,改善中日关系的愿望无疑是好的,但如果希望就是上述的如此这般,则纯属无稽之谈。实际的情况是,即使安倍道歉或者下台,中日关系也不可能得到改善,因为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安倍;即使钓鱼岛争端平息下来,中日关系也不会得到改善,因为还会有其它一系列争端被制造出来;美国一直在极力推动中日之间的斗争,今后还会变本加厉。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根本不在于主观人为,而是客观战略大环境、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第一,在战略上,世界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分化改组
人类世界在战略上历来有格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战略格局,每一种格局下都有既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的几个部分。冷战结束后一个时期,所谓全球化、一体化之说流行起来,似乎在美国的主导下,世界就要混元归一了,也就没有什么战略格局了。但现实是残酷的,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正在进行新一轮大分化、大改组:俄罗斯已经被西方分化了出来,中国正在被西方分化出来,中东也正在分化。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重组的过程,重新站队、抱团,这是当今世界的战略趋势,这一点在亚太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如今的亚太正以美国为轴心组成新的战略集团,所有国家要么成为这个集团的一员,要么就被边缘化、对立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同中国走向对立就是必然的,而同中国走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二,美国需要在战略上释放日本
驱疯狗咬傻子,这历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精髓,所谓盟国是美国的第一道防线,其此之谓也。现在,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是对付中国,而现如今中国的战略潜力甚至要高于当年的苏联,所以,在美国看来,如今的中国是比当年的苏联还更难对付的战略对手。对付当年的苏联美国还需集合调动整个西方的力量,现在遏制围剿中国没了帮手更不行,而日本就是美国的首选。只要把日本的战略潜力开发出来,中国就多了一个可怕的对手,就能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中国的力量,这点战略常识,美国的战略家们还是完全懂得的。所以,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必定在美日同盟的名目下让日本做大做强,并在一切领域加剧与中国的冲突,深化同中国的战略对抗,日本就是美国手里的一条疯狗。
第三,日本社会整体右转
如今的日本正在朝着当年的日本回归,并且美其名曰“正常化”,这是因为这个民族骨子里的扩张野心又开始萌发了。人们不应该为一些日本人走上街头抗议安倍的现象而蒙蔽,这其实只是日本的少数,具有投机性与暂时性,实际上现如今日本社会是整体右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实,当年的大日本帝国虽然在二战中失败,支撑大日本帝国的军国主义被打压了下去,但斩草并未除根,一个重要的标志物就是那个罪恶的天皇还好端端地高踞宝座,并没有像一战失败后德国皇帝那样被扫地出门。而天皇就是军国主义武士道的精神宿主,自二战结束以来,军国主义的幽灵就一直在徘徊,经过70年的冬眠、蛰伏,现在重又释放了出来,就要祸乱天下了。现在,日本的新军国主义者正在因势利导,他们借助美国的需求与需要东山再起,现正走在蓬勃发展的大路上,正急切地想要通过同中国的冲突捞到重出战略江湖的第一桶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指望中日关系得到改善简直就是缘木求鱼。恰恰相反,今后一个时期,中日关系将一直危险地下滑,日本方面将不断地捏造或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事端、事变来,这是其历史上一贯的路径与伎俩,今后也必将这样。也就是说,危机不断,这将成为中日关系的新常态。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日关系就永远没有改善的可能。中日关系改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前提是需要迎来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只有在新的重大历史转机中,中日关系的改善才有可能实现。
至于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是什么,恐怕谁也搞不出一张现代世界的推背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