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试着回复某网友对毛泽东时代的一些质疑

火烧 2010-0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针对网友对毛泽东时代的质疑进行回应,引用红旗频道与史海钩沉内容,讨论毛泽东时代政策与影响,引发广泛讨论。

试着回复某网友对毛泽东时代的一些质疑

   

   

   

 1月15日 ,红旗频道组织了一次谈“毛主席热”和薄熙来等现象的演讲。演讲中,嘉宾主要介绍了三十年来中国出现的两次全国性“毛主席热”,引起了强烈反响。

   

 1月28日 ,猫眼看人的史海钩沉栏目发表了该演讲的录音稿,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兴趣的网友不妨去这个网址看一下: http://club3.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64&star=1&replyid=2270803&id=3236211&skin=0&page=1

   

谈起毛泽东,声音照样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叫白衣大褂的,对毛泽东时代的质问貌似铿锵有力。下面是他质问的全部(用===号隔开):

   

======================================================================

   

文章提交者:白衣大褂1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我要质问至今仍在吹捧“那个人”的人,你们既然这么怀念他,为什么不遵照他“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认真搞清江青、林彪、康生、姚文元、陈伯达、张春桥出身在什么家庭?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自己组织起来继续大办“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办好“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为什么不遵照他一九五八年八月北戴河会议上的指示:“把资本主义的残余去掉 ,把自留地和私养牲畜取消。”?为什么不遵循他关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教导,坚决抵御农民伯伯弃农办厂、弃农经商、弃农进城打工的行为?为什么不响应他的号召,继续实行全民炼钢、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大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为什么不坚守他设立的统购统销阵地,继续使用粮票、油票、布票、煤票、肉票、糖票、煤票、豆腐票、火柴票、手表票、单车票?为什么不向他早请示、晚汇报、继续捧着红宝书天天读?为什么不像他一样,干到83岁不让位、不退休?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代言人,你为什么不按他的旨意,满足他“从天安门城楼望出去,看到处处是烟囱"的愿景?作为城里的知青,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到贫困山区接受农民伯伯的再教育?作为生长在农村的青年,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坚持 “社来社去”绣地球?作为干部,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商、学兵,坚决不搞社会化大生产而将“大而全、小而全”进行到底?作为熟知稼穑艰辛的农民,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坚持“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不动摇 ,坚决不种“救命而短命的责任田”?!

   

======================================================================

   

由于感到这个白衣大褂在质问中是既动了“情”也用了“心”的,闲着没事的洒家禁不住再作一回好事之人,试着回应一下(以●起头,代表白衣大褂的质问;以★起头,代表洒家的回应):  

   

●我要质问至今仍在吹捧“那个人”的人,你们既然这么怀念他,为什么不遵照他“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认真搞清江青、林彪、康生、姚文元、陈伯达、张春桥出身在什么家庭?

   

★阶级斗争与一些人的家庭出身有必然联系吗?众所周知,周恩来出身大资产阶级家庭,不是照样干革命?而高岗,虽然是贫苦农民出身,到头来不照样办了很多坏事?所以,一味强调搞清谁谁谁的家庭出身,犯的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  

   

●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自己组织起来继续大办“吃饭不要钱”的公共食堂、办好“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公共食堂、人民公社究竟好不好,一向有争论,在此,洒家不予置评。但无论有多少争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在运行过程中是一定存在问题的。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是不可能一点病不生的。对待生病的孩子,是积极调理还是将其一枪毙命?从“白衣大褂”这个网名来看,洒家猜他应当是个医务工作者。作为医务工作者,难道可以因为一个人有了病,就可以一下子将其全面否定、判个死刑吗?这里,他同样犯的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

再说了,就算公共食堂、人民公社好,那是你说一句话就能办得起来的吗?君不见,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那可是省财政厅派下来的“好干部”,他不照样累死也不能实现他“向南街村学习”的夙愿?

   

这样的质问,倒让洒家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面对饥荒中无粮可吃,只得挖草根、食观音土甚至被活活饿死的局面,“善良”的晋惠帝严肃地问:“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为什么不遵照他一九五八年八月北戴河会议上的指示:“把资本主义的残余去掉 ,把自留地和私养牲畜取消。”?

   

★毛泽东的原话好像是这么说的:“把资本主义的残余逐步去掉,如自留地和私养牲畜取消。”不知道为什么,白衣大褂先生硬生生地把“逐步”、“如”等很重要的字眼儿抠掉。毛泽东的梦想是建设社会主义。而建设社会主义,当然需要逐步去掉资本主义残余。而逐步取消自留地和私养牲畜,是集约化经营的方向,有什么错误可言?就算是欧美,他们也并不鼓励一家一户都各自种各自的菜园子、各自喂各自的猪羊。为什么?因为这是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以就连资本主义也一点儿也不提倡。毛泽东要逐步抛弃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只能说明毛泽东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置此,还是想起了一句诗“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为什么不遵循他关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教导,坚决抵御农民伯伯弃农办厂、弃农经商、弃农进城打工的行为?

   

★农民弃农办厂、弃农经商、弃农进城打工既造成了农业的动脉大出血,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问题。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为资本家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并把中国变成提供低附加值产品的世界工厂,使中国资源、中国人民卷入了被帝国主义剥削的洪流,加速了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消耗,恶化了中国乃到全球的生活环境。正确的做法是,有序安排农民的合理流动,而不是使他们成为绿头苍蝇般的盲流。这一点,毛泽东做得仍然是值得效法的。

   

●为什么不响应他的号召,继续实行全民炼钢、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大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

   

★提个建议:请白衣大褂先生找本吴冷西的《忆毛主席》看一看。在这本书里,吴冷西是这样自我检讨的: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叁叮嘱,还是比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随大流”了。因为当时的形式是:把宣传口的这批中央领导“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而毛泽东的“留有余地或压缩空气”的声音微弱。在当时中央领导层中,他是少数者,所以我只好“大流”跟多数中央领导走,特别是跟把宣传口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走。对于1958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鼓吹“五风”的错误,应是把宣传口的中央领导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负责。当然,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在这期间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感内疚。由此可知,原来那三年是中共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同志和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主持党与国家的日常工作,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鼓吹“五风”的错误也是他们的杰作,而毛主席他老人家已经退居二线了,这责任无论如何不能把主要的算到他老人家头上。  

   

●为什么不坚守他设立的统购统销阵地,继续使用粮票、油票、布票、煤票、肉票、糖票、煤票、豆腐票、火柴票、手表票、单车票?

   

★白衣大褂先生不妨自己先说一说所谓的票证制度到底错在哪里。如果别人说不好,你也跟着说不好;当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好,你却张口结舌时,那么,基本可以给你下个这样的评语:脑残。

   

我们不妨作一个假设:假如继续实行票证制度,一家一套房,年轻人结婚后再一套房。那么,炒房团再能,也很难把房价炒上去。房地产商呢,也不可能再那么肆无忌惮地圈地、圈钱。反之,就是中国目前的局面:严重的旱涝不均,导致穷人穷得连张火车票都舍不得买,过年了还要骑着摩托车“千里走单骑”;而富人却富得“不知吃啥玩啥”。  

   

●为什么不向他早请示、晚汇报、继续捧着红宝书天天读?

   

★现在的官僚的确可以不再向任何人早请示、晚汇报,更不用天天捧着什么书读。他们只需要“上午跟着轮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就行了。“进步”的事呢,也简单多了:德能勤绩的考察只是走过场,真正的阶梯只有一个字:钱!  

   

●为什么不像他一样,干到83岁不让位、不退休?

   

★弱弱地问一句:还记得“人民不让我退”是谁说的吗?  

   

●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代言人,你为什么不按他的旨意,满足他“从天安门城楼望出去,看到处处是烟囱"的愿景?  

   

★建议白衣大褂先生到山西走一走吧,看看现在只要有煤的地方,哪里不是煤窑、哪里不是坑洼不平的道路、哪里不是煤灰满地。建议白衣大褂先生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还有多少地方的空气未被污染、多少地方的河流未被污染、多少地方的土壤未被污染。

   

●作为城里的知青,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到贫困山区接受农民伯伯的再教育?

   

★作为城里的知青,我想倒是有一大批不反对到贫困山区接受农民伯伯的再教育。但是,凭什么你白衣大褂先生激将一声,他们就得往农村跑呢?那个时候,知青下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的。现在,谁来提供这样的组织、计划和保障?你白衣大褂先生能吗?如果你白衣大褂先生能够提供这些条件,我相信很多城里青年愿意去帮助农民。再问一句白衣大褂先生,你能吗?  

   

●作为生长在农村的青年,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坚持 “社来社去”绣地球?  

   

★“社来社去”绣地球有什么错?错在农村青年回去了,还只能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转:农村的空间很大,但都被一家一户“割据”了,在自个儿的一亩三分地上,能有什么出息?这样的“割据”,不正是小岗村带的头吗?这再次证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没什么出息、没什么前途的。既然这样的经济如此地没出息、没前途,洒家真不知道白衣大褂先生为什么还要百般地维护。

   

●作为干部,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商、学兵,坚决不搞社会化大生产而将“大而全、小而全”进行到底?

   

★现在的干部,心里想的永远是如何升更大的官、捞更多的钱、泡更多的女人,谁还肯吃“学工、学农、学商、学兵”的苦?

   

●作为熟知稼穑艰辛的农民,你为什么不遵照他的指示,坚持“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不动摇 ,坚决不种“救命而短命的责任田”?!

   

★特殊的历史时期,配给制是先进、正义而必须的。这无论在二战时期的英国还是在苏联,都曾以配给制而保住了更多人的生命。按人定量,就是配给制的一个变种。在生产力尚不十分发达、产品不十分丰富的时候,按人定量是一种保证公平的有效手段。白衣大褂先生貌似很讨厌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等健康食品,想必天天大鱼大肉,早已吃得脑满肠肥,这的确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作为医生,你收一个两千元的红包,就已经相当于很多农民工干一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的收入了。但是,你考虑过没有,那些月收入只有三五百元甚至整年讨不到薪水的农民工,就是大鱼大肉再好,他们能吃得起吗?

   

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由四五亿、而六七亿、而八亿九亿,这些增长的人口,吃的几乎全都是集体土地里长出的粮食。也就是说,集体的土地,长期以来保障了人民生活,保证了人口增长。既然如此,哪里还需要用什么“责任田”来“救命”呢?既然如此,白衣大褂先生那慷慨激昂的“坚决不种‘救命而短命的责任田’?!”的质问又有何意义呢?   

   

   

 11/02/201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